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着重介绍了河南省二代火炬松母树林的规划、营造与管理技术,包括造林地清整、火炬松母树林的营造、二代火炬松的管理等内容,并将二代火炬松与一代火炬松3年的生长势进行对比,以期为二代火炬松良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火炬松;二代;母树林;营造技术;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S791.2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88-01
火炬松为高大乔木,火炬松是从美国东南部引进的针叶树种,20世纪60年代引进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用途广等特点。河南省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种,造林后表现较好,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河南省南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特别从90年以来,火炬松被列为世行贷款造林、长淮防林、日本政府贷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业原料林基地和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等国家和省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项目的主要树种,呈规模发展之势。该树种还被运用到湖北、安徽等省份造林,由此可见火炬松良种生产、苗木培育市场潜力巨大,良种壮苗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前景广阔。
为了更好地发展,进行了二代火炬松育苗造林。与一代火炬松做了对比试验,经试验证明二代火炬松与一代火炬松生长势对比有明显的差异。二代火炬松具有苗壮、生长快、病虫害少等优点。二代火炬松母树林良种繁育基地处于驻马店市西部,泌阳县东南部,北纬32°34′,东经113°42′;位于马道林场的铜山湖南岸,属浅山丘陵区,海拔200 m左右,土壤为微酸性山地,棕色森林土,土壤厚度达到70 cm以上。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气温最高40 ℃,最低-18 ℃,无霜期220 d,年降水量920 mm,多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时数为2 110 h。母树林基地,地势平坦,占地面积为100 hm2。
1 造林地清整
整地前应认真清理造林地,一是全面清理。即清除全部的杂草、灌木和残留木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可用火烧。二是带状清理。沿种植行成带状割除灌木、杂草。三是团块状清理。清除长势不良、没有培养前途的原有林木,然后在团块状的地块进行整地造林。整地的最佳时间为定植前一年,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一般在夏季整地对营造火炬松母树林最适宜,春季不宜整地,否则会造成成活率低。夏季整地的优点为:一是高温炕土。由于夏季气温高,整地挖出的内土经过高温伏炕后有利于土壤风化,增加土壤热容量。二是铲草增肥。在夏季铲草挖穴,秋后及时回填,冬季时杂草就会腐烂,此外还可以使土壤松软,有利于火炬松的生长。三是蓄水保墒,挖土晒穴。夏季蓄水,然后回填,冬季冻土,穴土下沉,穴内土壤中水分充足。四是易挖省工。冬天冻土难挖,伏天土质松散,若墒情合适,挖穴工效可提高2~3倍。按带状或反坡梯田整地:带宽1~5 m,整地深度50~60 cm;穴状整地,穴径80 cm,穴深60 cm。或按网格定点,采用挖掘机定点穴状整地,规格为1.0 m×1.0 m×0.7 m,把土置于坑穴边,利于土壤风化,拣出石块、草根等杂物。株行距为5 m×5 m。
2 火炬松母树林的营造
2.1 造林季节与苗木选择
适时栽植,这是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关键,2月中旬至3月上年气温低,苗木处于体眠状态是适宜的造林时机,以立春至惊蛰期间进行造林最好,最迟在3月下旬以前栽植结束[1-3]。植苗造林主要选择根系完整、主根深侧根发达、根系大、栽植后恢复较快的苗木。造林时所用的苗木采用一年生、高20 cm以上、地径0.5 cm以上的一、二级苗木,稍带宿土为好。
2.2 起苗蘸桨
火炬松苗子由于枝叶繁茂,主根长,须根不发达,容易失水,因此要根据季节的需要,选择无风或阴雨天,造林地透墒的有利时机,随起苗随栽植。起苗时要用锄头挖苗,不可用手拔,以免伤根。起苗后,应马上泡制泥浆,把苗根蘸浆,蘸浆时应注意泥浆的稀稠度,以苗根能沾着为好。并注意不要把泥浆蘸到针叶上,以免堵塞气孔致苗木死亡。根部的泥浆蘸住拇指粗细为宜。然后用小桶盛小半桶泥浆,把苗木置于桶中,运到造林地栽植。
2.3 栽植
因火炬松苗木枝叶较大,为防止过量蒸腾失水,要掌握“深栽实埋不窝根”的要点。栽植时,每穴栽3株(3株呈正三角形栽植),每株栽至苗的1/3~2/3的深度(不要窝根),当填土到1/2时,用手轻轻提一下苗,使其根系伸展,避免窝根,然后砸实,再填土,砸实后上面覆盖1层土,以防止水分蒸发[4-7]。
3 二代火炬松的管理
3.1 锄草及施肥
松土除草宜在造林当年夏、秋2季进行,冬季割灌1次,一般在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在松土锄草的同时,每年都要在幼树30 cm外,呈半圆形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2勺促进幼树木质化。不可离树木太近,以免使肥料直接接触树根,并且随着树木越来越大,施肥沟离树干也要越来越远,施肥深度以10 cm以上,在沟内分散开,施肥后立即用土覆盖、浇水,或在下雨前后施肥。
3.2 病虫害预测预报
注意松针褐斑病、松赤枯病、松毛虫、松材线虫、松梢螟、松梢小卷蛾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尽量将灾害减少至最低程度[5,8-9]。
3.3 护林防火
切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以火炬松纯林经营的相邻小班界线布设防火线,防火线宽度15~30 m,并种植阔叶树构成生物防火林带。
4 结语
经过3年观察火炬松幼树的生长情况,在同一地块内,措施相同条件下,一代与二代幼树的生长情况差别很大。一代火炬松一年生树高、二年生树高、三生年树高分别为24.4、35.3、65.2 cm;二代火炬松一年生树高、二年生树高、三年生树高分别为56.1、103.7、195.3 cm。可以看出,二代火炬松为一代火炬松的2.8倍,通过3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二代火炬松的病虫害情况明显减少,比如松针褐斑病、微红斑梢螟和松梢小卷蛾、赤枯病等不曾发生。
5 参考文献
[1] 陈明海,董淑荣.红松母树林疏伐技术[J].遼宁林业科技,1998(6):56.
[2] 潘立斌.火炬松母树林密度的初步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1992(2):16-17.
[3] 台德理,孙光新.火矩松母树林经济效益的调查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1978(9):1.
[4] 刘书金,谢昌松.火炬松母树林营造效果[J].湖南林业科技,1991(1):15-16.
[5] 刘国安,冯明功,王素荣,等.马道林场火炬松母树林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03,23(1):55.
[6] 罗治建,汤梦林.国外松母树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1991(3):25-31.
[7] 胡蝶梦,龙应忠.火炬松母树林开花结实调查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1996,23(4):14-16.
[8] 胡林坡,王凯,朱德刚,等.火炬松造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59.
[9] 徐德平,乔国壮,班龙海,等.高纬度地区火炬松母树林营造与良种繁育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63-164.
关键词 火炬松;二代;母树林;营造技术;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S791.2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88-01
火炬松为高大乔木,火炬松是从美国东南部引进的针叶树种,20世纪60年代引进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用途广等特点。河南省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种,造林后表现较好,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河南省南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特别从90年以来,火炬松被列为世行贷款造林、长淮防林、日本政府贷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业原料林基地和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等国家和省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项目的主要树种,呈规模发展之势。该树种还被运用到湖北、安徽等省份造林,由此可见火炬松良种生产、苗木培育市场潜力巨大,良种壮苗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前景广阔。
为了更好地发展,进行了二代火炬松育苗造林。与一代火炬松做了对比试验,经试验证明二代火炬松与一代火炬松生长势对比有明显的差异。二代火炬松具有苗壮、生长快、病虫害少等优点。二代火炬松母树林良种繁育基地处于驻马店市西部,泌阳县东南部,北纬32°34′,东经113°42′;位于马道林场的铜山湖南岸,属浅山丘陵区,海拔200 m左右,土壤为微酸性山地,棕色森林土,土壤厚度达到70 cm以上。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气温最高40 ℃,最低-18 ℃,无霜期220 d,年降水量920 mm,多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时数为2 110 h。母树林基地,地势平坦,占地面积为100 hm2。
1 造林地清整
整地前应认真清理造林地,一是全面清理。即清除全部的杂草、灌木和残留木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可用火烧。二是带状清理。沿种植行成带状割除灌木、杂草。三是团块状清理。清除长势不良、没有培养前途的原有林木,然后在团块状的地块进行整地造林。整地的最佳时间为定植前一年,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一般在夏季整地对营造火炬松母树林最适宜,春季不宜整地,否则会造成成活率低。夏季整地的优点为:一是高温炕土。由于夏季气温高,整地挖出的内土经过高温伏炕后有利于土壤风化,增加土壤热容量。二是铲草增肥。在夏季铲草挖穴,秋后及时回填,冬季时杂草就会腐烂,此外还可以使土壤松软,有利于火炬松的生长。三是蓄水保墒,挖土晒穴。夏季蓄水,然后回填,冬季冻土,穴土下沉,穴内土壤中水分充足。四是易挖省工。冬天冻土难挖,伏天土质松散,若墒情合适,挖穴工效可提高2~3倍。按带状或反坡梯田整地:带宽1~5 m,整地深度50~60 cm;穴状整地,穴径80 cm,穴深60 cm。或按网格定点,采用挖掘机定点穴状整地,规格为1.0 m×1.0 m×0.7 m,把土置于坑穴边,利于土壤风化,拣出石块、草根等杂物。株行距为5 m×5 m。
2 火炬松母树林的营造
2.1 造林季节与苗木选择
适时栽植,这是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关键,2月中旬至3月上年气温低,苗木处于体眠状态是适宜的造林时机,以立春至惊蛰期间进行造林最好,最迟在3月下旬以前栽植结束[1-3]。植苗造林主要选择根系完整、主根深侧根发达、根系大、栽植后恢复较快的苗木。造林时所用的苗木采用一年生、高20 cm以上、地径0.5 cm以上的一、二级苗木,稍带宿土为好。
2.2 起苗蘸桨
火炬松苗子由于枝叶繁茂,主根长,须根不发达,容易失水,因此要根据季节的需要,选择无风或阴雨天,造林地透墒的有利时机,随起苗随栽植。起苗时要用锄头挖苗,不可用手拔,以免伤根。起苗后,应马上泡制泥浆,把苗根蘸浆,蘸浆时应注意泥浆的稀稠度,以苗根能沾着为好。并注意不要把泥浆蘸到针叶上,以免堵塞气孔致苗木死亡。根部的泥浆蘸住拇指粗细为宜。然后用小桶盛小半桶泥浆,把苗木置于桶中,运到造林地栽植。
2.3 栽植
因火炬松苗木枝叶较大,为防止过量蒸腾失水,要掌握“深栽实埋不窝根”的要点。栽植时,每穴栽3株(3株呈正三角形栽植),每株栽至苗的1/3~2/3的深度(不要窝根),当填土到1/2时,用手轻轻提一下苗,使其根系伸展,避免窝根,然后砸实,再填土,砸实后上面覆盖1层土,以防止水分蒸发[4-7]。
3 二代火炬松的管理
3.1 锄草及施肥
松土除草宜在造林当年夏、秋2季进行,冬季割灌1次,一般在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在松土锄草的同时,每年都要在幼树30 cm外,呈半圆形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2勺促进幼树木质化。不可离树木太近,以免使肥料直接接触树根,并且随着树木越来越大,施肥沟离树干也要越来越远,施肥深度以10 cm以上,在沟内分散开,施肥后立即用土覆盖、浇水,或在下雨前后施肥。
3.2 病虫害预测预报
注意松针褐斑病、松赤枯病、松毛虫、松材线虫、松梢螟、松梢小卷蛾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尽量将灾害减少至最低程度[5,8-9]。
3.3 护林防火
切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以火炬松纯林经营的相邻小班界线布设防火线,防火线宽度15~30 m,并种植阔叶树构成生物防火林带。
4 结语
经过3年观察火炬松幼树的生长情况,在同一地块内,措施相同条件下,一代与二代幼树的生长情况差别很大。一代火炬松一年生树高、二年生树高、三生年树高分别为24.4、35.3、65.2 cm;二代火炬松一年生树高、二年生树高、三年生树高分别为56.1、103.7、195.3 cm。可以看出,二代火炬松为一代火炬松的2.8倍,通过3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二代火炬松的病虫害情况明显减少,比如松针褐斑病、微红斑梢螟和松梢小卷蛾、赤枯病等不曾发生。
5 参考文献
[1] 陈明海,董淑荣.红松母树林疏伐技术[J].遼宁林业科技,1998(6):56.
[2] 潘立斌.火炬松母树林密度的初步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1992(2):16-17.
[3] 台德理,孙光新.火矩松母树林经济效益的调查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1978(9):1.
[4] 刘书金,谢昌松.火炬松母树林营造效果[J].湖南林业科技,1991(1):15-16.
[5] 刘国安,冯明功,王素荣,等.马道林场火炬松母树林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03,23(1):55.
[6] 罗治建,汤梦林.国外松母树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1991(3):25-31.
[7] 胡蝶梦,龙应忠.火炬松母树林开花结实调查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1996,23(4):14-16.
[8] 胡林坡,王凯,朱德刚,等.火炬松造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59.
[9] 徐德平,乔国壮,班龙海,等.高纬度地区火炬松母树林营造与良种繁育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