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部落“蛋疼”的割礼仪式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x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影《沙漠之花》中,女主角华莉丝出生于索马里沙漠的游牧民族。三岁那年接受了当地习俗要求的女性割礼。女性割礼是为了保证女子在婚前的纯洁。而在现实生活中,非洲男孩因为宗教的原因也得忍痛接受割礼。
  割不好会要人命
  澳大利亚新闻网7月8日报道,在南非东开普省郊区部落举行的成人仪式上,有30名年轻男子在接受割礼仪式后死亡,逾300名男子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报道称,南非的一些部落每年都会为十几岁的男孩举行传统割礼仪式。男孩们将身披毛毯置身野外接受割礼以宣告成年。
  我国古时有“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之说。非洲的男孩子不论岁数大小,只要经过这一刀,就算成年,可以“列丈夫”。不经这一刀,无论活多大年纪,也被视为“孩子”,不算成人。因此,每个男孩子都要行割礼。即使在外地学习或工作,到割礼时也要赶回家乡挨此一刀。
  “一刀割出个男子汉”,不是戏言,而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概括。
  所谓成年礼,就是割礼。长到一定年龄的男子必须割除阴茎的包皮。在非洲,50多个国家中有30多个在不同范围内实行割礼。其中,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等国家,大约有80%的男性实行过这种手术。
  东开普省卫生部发言人西兹韦·库佩洛向媒体确认,截至7月7日已有30名男孩死于割礼仪式,293人因伤口感染、脱水、生殖器坏死等相关疾病入院治疗。当地官员7日还从东开普省一处丛林里的割礼仪式上救出10名年轻男子。“这10人的生殖器官已经腐烂,情况非常糟糕。”库佩洛说。
  南非卫生部长阿伦·莫措阿莱迪表示,“一些部落已经将割礼仪式变成了一种犯罪,而非一种传统,一些年轻的生命因此被摧毁。因害怕被扣上违背传统的罪名,一些死亡孩子的家长甚至不敢向警方报案。”
  传统由来已久
  割礼这种习俗据说起源于犹太教,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犹太人中间,割礼实际上是履行与上帝之立约、确定犹太人身份、进入婚姻许可范围的一种标志。现在,割礼早已不局限于犹太人,也不限于男子,而是盛行于世界很多民族的少男少女之中。
  不过,也有人指出,割礼这一危险的文化传统对人的身体和心灵造成的创伤不可估量,国际人权主义者就曾屡次呼吁叫停。不过,权威的威慑力在信仰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南非很多部落都认为,男人被割是尽义务。
  同女子割礼的情况相反,男子的割礼不但没有人要求废止,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在乌干达和肯尼亚的许多地区,男子割礼一般在偶数年份举行,而个别部族,如乌干达西部的布孔乔族,则是每隔15年才举行一次。
  非洲的恩德贝勒、梭托和科萨部落,还依旧继承着当地传统习俗:当该部落男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他们将被送往丛林里生活8个星期。其间他们将聆听长辈讲授本部落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此外,作为成人典礼的重要一项,他们还将进行割礼。
  一般男孩在五岁或七岁接受割礼,岁数不能是双数。时间都在春秋季,这时候伤口容易愈合。孩子的家人要为割礼举行隆重的仪式,邻里亲朋都要前来祝贺。割礼由有经验的宗教人士主持,进行庄严的祈祷,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亲友们还会为割礼送上一些贵重的礼物。
  尽管如今的医院完全可做这样的手术,但是在当地,割礼是一个重要仪式,多数人还是选择在家里进行这种传统仪式。
其他文献
因为自己同家人出行受到巡警的帮助,山西大同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勇向警方寄了一封感謝信。由于这封感谢信加盖了公章,有网友质疑李勇公车私用。对此大同市检察院予以否认,李勇辩解说,加盖公章,是为了证明所叙事实真实可靠。  这起事件中“公车私用”,目前还只是个疑问。但是“公章私用”却是铁板钉钉的——检察院的公章,是公权力的象征,只应在公务行为中使用,这位副检察长既然并非驾驶公车执行公务,而只是个人因为私事,
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指出,粗略估计,北京约有16万“蚁族”,生活在高校周边或人口流动聚集区。这些人月平均工资为4133元,近七成人居住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  16万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这只是一种数字化的关注,这种关注只是一种整体上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能够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呈现出来——如果达不到一个惊人的数字,也就算不上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这种反映也有其局限性。
从厦门PX项目停建之后,民众发现,原来自己的声音是有力量的。当然,发出这样的声音,需要身体力行,散步的民众确实具有强大的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于一种理直气壮,一种绝望,因为自己要求的并不多,只需要一个可以安全生活的城市而已。  之后有了很多其他城市的类似行动,广州反对垃圾焚烧,宁波反对造纸厂项目,什邡反对化工项目,上海松江民众反对蓄电池厂的上马,而这些被称为“邻避运动”的场景,不久前的成都与昆明,绝对
皮克斯终于也拍王子公主的故事了!谁都知道这是迪士尼的招牌菜!作为皮克斯的脑残粉,真不知道这是堕落的开始还是创新的尝试!美国各大电影公司都追求多样化的电影风格,你很难说什么是华纳电影的风格,什么是派拉蒙电影的风格,什么是20世纪福克斯电影的风格,唯独迪士尼电影可以成为一个名词解释,他们一定是欢乐温情的,人生观价值观绝对是主流的、积极向上的,常常出现可以媲美宝莱坞的华丽歌舞秀,不少电影都有发展成主题游
中国休假制度起源于官员休假,初多与节令、时令日庆贺活动有关,后渐出独立休假制度。  汉朝官员“五日一休沐”  休假制度,早在中国的秦汉时期就已有之。西汉时期,休假制度基本形成,汉代官吏供职期间,一般居住在官府修建的舍中,不与家人同住。因此《汉律》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汉书》也记载:“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对于“休沐”,唐朝《初学记》解释得很清楚:“休假亦曰休沐。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
看他不爽又不能取消关注,怎么办?  关注一个人,又偷偷屏蔽他,这项功能有人称之“虚伪”,有人称之“贴心”。  如何礼貌地回答熟人的这个问题:“你为什么取消了微博上对我的关注?”相信这是很多玩微博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取消或不取消这时候成了哈姆雷特之问。  不过,在新浪微博推出的一项新功能——“屏蔽但不取消关注”上线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你根本就不用取消关注。而这一切,都是在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情
王泽邦在道光十七年(1837)将自己熬制的凉茶命名为“王老吉”之初,恐怕未能想到100多年后此名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无论是外包装还是广告语,乃至产品配方,红绿之争愈演愈烈。在营销大战中不断增加的投入,消费者对两方争斗的厌倦。试问谁又能成最后的赢家呢?  随着王老吉与加多宝红罐官司开庭,各大网站都开辟了自己的专题页面进行跟踪报道,某网站也发起“红罐包装、装潢纠纷开庭,你支持谁?”的网络投票,相关媒体
2013年6月6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宣布,与结发妻子柳德米拉离婚。  这一消息,旋即引起了公众与媒体的广泛关注。《莫斯科共青团报》称,“消息既完全可以预测到,同时又是晴天霹雳。”而德国《图片报》说得更干脆,克里姆林宫传出“爆炸性新闻”。公众与媒体为何这么关注普京的离婚?除了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本身带有的特殊新闻属性外,还有对国际政要婚姻的好奇。  分析起来,在由传统模式主导的婚姻生态之外,因婚
有能力却无法获得职场信任感?是不是你的一些行为造成了“不靠谱”的假象?如果说商业电影总有一个固定套路的话,那么《碟中谍4》里的配角特工班吉就是常见的套路组成部分—卖萌,被调侃,负责各种插科打诨,偶尔办砸一些小事以博观众一笑。除了被编剧安排在关键时刻为即将大出风头的主角扫清一些小障碍外,他存在的意义大概只是为了衬托男主角更显英明神武而已。  看他像不像办公室里的某些人,或者干脆就是你自己—不是没有工
中国武装力量由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克里的任务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4月11日  约翰·克里将作为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北京,届时他主要任务是化解朝鲜半岛危机。不过,华盛顿和北京的分析家均认为,他最好花一些时间解决一个潜在且危险得多的问题,即困扰两国关系的日益严重的不信任。  中美在多个领域存在摩擦,比如网络间谍指控、贸易争端等。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李侃如称,这些摩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