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童小说《离婚指南》的狂欢化色彩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suorenj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苏童小说《离婚指南》中,有一种独特而鲜明的“狂欢化”色彩,这成为这部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这部作品不仅在题材选择上富于狂欢化色彩,而且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以及语言叙述和表现手法上也同样具有鲜明的狂欢化特色。
  关键词:苏童;离婚指南;狂欢色彩
  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将作家苏童带入我们的视野。这个电影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苏童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对女性细腻逼真的描写著称,被小说界戏称“红粉杀手”。同时,作为中国先锋小说家的代表,苏童以现当代社会问题为主题创作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离婚指南》即是其中代表性的一篇。这部作品以主人公“杨泊”为中心,各类人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而强大的“狂欢化”场景。而“杨泊”内心的挣扎与作品中种种“有悖世俗”的反常行為,又形成了一场精彩无比的狂欢化表演。
  “狂欢化理论”作为前苏联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巴赫金所创立的核心理论之一,一直为当代学者所推崇。其作者米哈依尔·米哈依洛维奇·巴赫金(1895-1975),是20世纪原苏联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和文论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极富历史意识的美学家。他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间诙谐文化进行了突破性研究。①在其代表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巴赫金提到,史诗、雄辩术、狂欢节是小说题材的三大来源,与此相应形成了欧洲小说史上的三条线索——叙事、雄辩、狂欢体。狂欢式是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礼、形式的总和”。②狂欢化,是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与渗透。巴赫金指出:“狂欢的民间文化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人民活动,在许多方面都和严肃的官方文化截然对立,代表了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亚文化,狂欢的民间文化中所特有的反体制、反权力、反规范,代表了自由的充满活力的文化力量。他指出了民间狂欢文化的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全民性;二是无等级性;三是颠覆性。四是粗鄙性”③同时提出狂欢化理论核心是人,注重个体的生命历程,个体和世界的关系。他认为狂欢化的人是有着双重人性的人,却比坚守单一人性的人更完整、更真实、更快乐。④
  由此,我们可认为,小说《离婚指南》中,苏童正是用较为鲜明的“狂欢化”来抒写“自我而真实”的人。小说本身也非常符合狂欢化这一特征。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离婚指南》中的另类思考模式,分析其狂欢化因素。
  一、题材选择的狂欢化
  钱钟书先生关于“围城”的隐喻,展示了人在婚姻关系中的两难处境。《离婚指南》的主人公即是这一两难处境的体现。文章主人公杨泊在经历了毫无激情的婚姻生活后,意图追求精神的超脱,重沐爱情的甜蜜,离婚成为突破困境的唯一方法,然而现实与精神世界的冲突不得不让他重回生活的原点,离婚也就成了一场闹剧。小说弱化了亲情、责任和道义,突显了杨泊的内心感受——离婚仅跟心灵有关。
  离婚问题作为现代社会敏感而又渐趋普遍化的问题,所关涉的要素已远超当事人本身。就小说而言,参与杨泊离婚过程的,除了杨泊和妻子朱芸外,出现的人物还有:杨泊的儿子、杨泊的恋爱对象俞琼、儿时好友大头、朱芸的哥哥们、公司老板和同事、大学的哲学教师老靳,以及仅露面一次的火车站售票员和北京公交车司机等,这些人物与他们各自的社会角色构成了整个狂欢化背景。作品中出现的各场景,如杨泊与朱芸家中斗气、杨泊被朱芸哥哥殴打、杨泊为借钱被大头羞辱、朱芸到公司申诉,以及杨泊拜见老靳、火车站买票等场景,都可看作狂欢的场。这些场内,人物各有其性格特色,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离婚”将似乎毫无交集的这些人物串联起来,在离婚的场景中,每个人物形象都变得鲜活,整个故事的主题也更加深刻。
  文中杨泊向大头借钱的场景,大头露出不可理解的态度,“满世界都在闹离婚,我不懂既然要离婚,为什么又要去结婚?如果不结婚,不就省得再离婚了吗?你们都在浪费时间嘛。”在公司杨泊与经理会面时,经理也同样表现不赞同,“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妻子那么贤惠能干,孩子也很招人喜欢,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也要赶离婚的时髦?”对此,杨泊都冷静地予以同样的回答,“离婚不是时髦,它是我的私事,它只跟我的心灵有关。”在此,大头与经理代表的是整个世俗社会、伦理道德下人们的惯常思维。他们认为,辛辛苦苦持家,从未与杨泊吵过架的妻子贤惠能干,有妻如此,要离婚的杨泊是神经病。而深受叔本华等哲学家思想熏染,对自己的思想和信仰不容一丝背弃的杨泊则与他们想法大相径庭,也与整个世俗世界的伦理道德背道而驰。他要的不是“世俗”的家庭生活,而是诗意的栖居,精神上的富足,这些在“庸俗而又虚伪”的朱芸那儿都是找寻不到的。于是乎厌烦情绪日益增长,最终想用离婚突出重围。
  二、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的狂欢化
  文中,主人公杨泊是一个终日读着叔本华、尼采和黑格尔等哲学家的著作,对精神生活要求远高于物质生活的知识分子。他在婚姻历经五年春秋,渐趋平庸甚至丑陋之时,断然选择离婚。而现实生活、社会伦理等各方面的压力最终导致他离婚未遂,生活一团糟的悲剧。其内心的挣扎显得与世俗格格不入,他屡次被骂做“神经病”、“疯子”,仍固执的坚持自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而他种种“有悖世俗”的行为,从另一角度看,却是一次精神上的解放,一个自由灵魂的狂欢。杨泊的“狂”是对纯净精神世界的痴狂,亦是对庸俗世界的反抗与蔑视。
  除杨泊外,文中其他主要人物,如妻子朱芸、恋爱对象俞琼、好友大头、朱芸哥哥等,在通篇小说中,围绕离婚事件,恰到好处地将杨泊在各个阶段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纠结表现出来。在整个狂欢场中,杨泊作为主角,是文章的核心,是将狂欢思想发挥淋漓尽致的人物。其他人物作为场中不可或缺的配角,也一步步将整个狂欢推入高潮。
  文中人物的行为充满了狂欢化的色彩与特征。在杨泊表明离婚意愿,与朱芸冷战时期,为惹怒朱芸,曾作出“若无其事地从她身边走过,挖了挖鼻孔,然后举起食指凝视着上面的污垢…将手指上的污垢噗地弹到了地上”;在借钱受到大头侮辱,又索性豁出去低身任由大头跳山羊;在售票厅买票时,又“用粗鲁下流的语言咒骂铁路售票员以及整个社会的不正之风”,这些无不表明,杨泊已进入一个癫狂状态。为挽回杨泊,朱芸曾哭闹—讨好—自杀—伤害俞琼;为逼迫杨泊在立春前离婚,俞琼每天寄一张明信片提醒其“离立春还有几天”;俞琼被朱芸划伤脸,又拿出发夹要求杨泊以同样方式在朱芸脸上划出9道伤,还要到家里确认等所有这些也无不昭示着这些人物也已近乎歇斯底里,他们变得极端,完全不似平时的“自己”。这些荒诞而有悖常理的行动正是狂欢化的体现。尤其是杨泊,人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体,生存就要发出声音。杨泊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向整个世俗婚姻发起挑战。这正是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中注重个体生命历程,重视人性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杨泊在整个离婚过程中,逐步战胜对世俗真理的恐惧,向社会展示自我,从而表现出比为世俗社会绑架的“杨泊”更为完整、真实和快乐,更具质感的“杨泊”。   三、语言与表现手法的狂欢化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狂欢节是广场化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人与人无高下之分。同时,民间狂欢文化也具备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粗鄙性,即各种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谈表达、行为动作,甚至污言秽语,全都在狂欢表达中出现。纵观整部小说,“语言暴力”随处可见。这些暴力语言在各个场景将情节推向一个个高潮。
  仔细研读《离婚指南》,“狂欢式的自由不羁的语言(亲昵的、露骨下作的、插科打诨的、夸獎责骂的)”深深渗透其中。杨泊提出离婚初期,朱芸就曾多次骂出类似“我操你妈的X”、“没良心的畜生”、“放屁”之类的脏话。杨泊在向大头借钱遭辱后,同样有“我操你妈,我操你的每一分钱”之类谩骂。大头借钱给杨泊后,也对其给出“为达到你的目标,我就是让你吃屎你也会吃”、“滚”等秽语评价,文中多次出现的俞琼的口头禅“恶心”,与售票员互骂中出现的“混帐”、“你他妈才混账”、“傻X”等语言,都带有较强烈的暴力色彩。此外,文中很多语言也给人一种阴暗低沉之感,如“在梦中杨泊看见孩子的条形粪便在四周飘浮,就像秋天的落叶”,哲学老师老靳的话“思想是什么?是狗屁,是粪便,是一块被啃得残缺不全的西瓜皮?”等掺杂污秽之物的语言描绘也烘托出人物心境的苍凉与整个狂欢场背景的阴暗。这些下作而又粗鄙,亦或是阴沉的语言描绘在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方面起着必不可少的画龙点睛作用,可以说,语言越“暴力”,人物情感的描绘就越畅快淋漓。
  同时,作者在文中用的大量篇幅的环境描写也尤为引人注目。在苏童在背景环境描写中,结合拟人手法和夸张手法,将主人公的灰色情绪和悲剧命运更鲜明地衬托了出来。如在杨泊离婚遇挫后的描写,“当一个人的精神轻如草芥的时候,狂暴的北风就变得残忍而充满杀机。杨泊觉得大风像一只巨手推着他在街上走,昨夜挨打后留下的伤处似乎结满了冰碴,那种疼痛是尖利而冰冷的”,“他觉得他的思想随同红色汽球越升越高,而他的肢体却像一堆废铜烂铁急剧地朝下坠落”,这种拟人、夸张的环境描写不仅将整个文章基调定了下来,还使整个文章的悲情色彩更为浓重,人物的情绪也通过悲烈的环境和萧瑟的北风表达出来。这些描写也定下来狂欢的整个情感基调。
  最后,狂欢在杨泊对老靳的新书《离婚指南》的谩骂声中拉下序幕。“狗屁”的谩骂昭示着这场“离婚”大狂欢以悲剧结束。对与朱芸单调婚姻生活的困惑,与俞琼美好爱情的向往,使他一意孤行的踏上离婚之路。然而最终他“痛感以前对俞琼的了解是片面的,也许他们的恋情本质上是一场误会。”杨泊的离婚悲剧意蕴在于,婚姻埋葬了爱情,而爱情最终又将婚姻推向悲剧的深渊。
  四、结语
  苏童的《离婚指南》以其“狂欢化”独特品质为我们呈现了杨泊的整个离婚过程,杨泊的心路历程也为我们展示出生命个体的“狂欢本质”。可以说,作者苏童从小说的题材选择、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极力体现了“狂欢化”特色。在小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人性的自私懦弱同对个人内心自由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解放交织碰撞,带给我们阅读与体验的强烈快感。这些个人本性的释放与追求也可看作苏童在其小说创作和书写策略上的“狂欢”。总言之,《离婚指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围城”之内奇异的狂欢世界,在这一世界,每个人物个性都在狂欢中展现无遗,同样也注定了他们在狂欢之后的命运悲剧。(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注解:
  ①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②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③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④ 李勇梅,<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科技信息》,2010。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李勇梅.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32):566。
其他文献
云计算是由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储蓄、虚拟化、负载均衡等计算机与网络计算相结合的产物,是继1980年代后网络领域有一大转变。云计算是互联网时代相关服务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及其服务现状直接导致资金大量外流,使得资金本来就十分短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雪上加霜。因此有必要建立促进农村资金回流的税收机制,采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当前我国人权状况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人民享受的权利越来越多,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夏勇主编的《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
法律制度作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生成的规范体系,它不仅要在致力于解决现实社会秩序的种种矛盾中经受考验,而且,要在回应社会变革所提出的挑战中发展与变革。纵观劳动教
混凝土裂缝防治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作业人员只有通过深入系统地观察工程作业情况,从各个方面加以控制,并确保其裂缝预防与监督工作具有相互之间地联系支持作用,才能更好
摘 要:东晋南朝是一个崇尚美的时代,士大夫们傅粉施朱、步行顾影、神情潇洒、风流倜傥;他们的心灵和艺术殿堂更是一个美的天地,王羲之父子之书法,顾恺之、陆探微之绘画,陶潜、谢灵运之诗文,戴逵、戴颙之雕塑……“美”已成为时人所标举的时代和社会群体意识,无论是对个体人格还是自然山水都有着独特的审美体验。东晋南朝处于文化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对美有着独特的认识,也对后世诗歌的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国家加大了在建筑工程方面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使混凝土在工程应用方面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可
司法是一种职业化的活动,是精英主义思维支配下对于常情常理的审判.司法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不仅仅在于“罚当其罪,惩治恶人”,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种“因势利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