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缺陷病并发肝硬化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抗体缺陷病并发肝硬化患儿的病因、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并发肝硬化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以"抗体缺陷病""肝硬化"作为关键词对2015年1月以前15年文献进行检索;应用Pubmed医学检索,以"primary hypogammaglobulinaemia""liver cirrhosis"为关键词,检索由1988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的文献,对文献病例资料进行总结。

结果

患儿男,12岁,因"确诊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7年,吐血3次"于2014年12月入院。患儿有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6年病史,无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自身抗体阴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及核心抗体阳性。胃镜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脏病理示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入院后接受肝移植,术后口服他克莫司3 mg/d,甲泼尼松5 mg/d,拉米夫定150 mg/d及阿昔洛韦900 mg/d,随访3个月,患儿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13篇,共计19例患者,其中12例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3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2例高IgM血症,2例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17例丙肝病毒感染,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7例丙肝病毒感染者中有15例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9例病例中,7例存活。肝移植治疗5例,死亡3例。

结论

除了传统认识的丙肝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性两大因素是抗体缺陷病并发肝硬化病因以外,乙肝病毒感染也是病因之一。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可能是传播丙肝及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抗体缺陷病并发肝硬化预后差,病死率高。

其他文献
近两年来,有关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理念、技术、材料特别是临床试验结果的最新报道,使神经介入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动脉闭塞造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获得指南的推荐,可谓里程碑式的进步。相比开颅夹闭,介入手段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优势获得进一步证实,新的动脉瘤闭塞装置不断出现。头端可离断微导管的应用提高了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安全性,经静脉入路栓塞也有学者进行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支架成形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颅颈段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覆膜支架治疗的20例颅颈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0岁。动脉瘤诱因自发性10例、外伤史5例、手术史5例。术后进行电话、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评估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共置入24枚覆膜支架,均顺利释放至载瘤动脉。术中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61例接受ECMO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男性43例,女性18例,年龄3~66岁。ECMO病因包括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病毒性心肌炎、等待肺移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梗死及其他,包括49例静脉-动脉ECMO及12例静脉-静脉ECMO。结果61例患者辅助时间2~6
目的探讨应用单纯多支架重叠技术治疗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例经MRI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4~62岁,平均46.8岁。8例患者全身麻醉下根据瘤体最大径和迁延长度重叠置入2~3枚不同型号的Solitaire、Neurofor
目的探讨主动脉-髂动脉旁路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对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接受主动脉-髂动脉旁路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31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6±12)岁。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先建立主动脉-髂动脉旁路,通过人工血管旁路,逆行灌注内脏动脉、脊髓节段动脉;然后分段替换病变的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术中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复合体(ACoAC)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的66例破裂ACoAC动脉瘤病例资料。男性50例,女性16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1±8)岁。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13例,Ⅱ级36例,Ⅲ级11例,Ⅳ级6例。动脉瘤瘤体最大径≤3 mm者14例,>3 mm且≤7 mm者36例,>7 mm者1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急诊接受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的17例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44~75岁,中位年龄60岁。基底动脉闭塞8例,椎动脉闭塞4例,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闭塞5例。分析取栓治疗的再通率及并发症,采用t检
目的探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的适应证及个体化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个体化手术连续治疗的31例海绵窦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41±14)岁。神经鞘瘤18例,脑膜瘤4例,海绵窦状血管瘤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2例,脊索瘤、软骨瘤、转移性鼻咽癌、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