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帅被喷:节约才是真教养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某电视综艺节目来了一位男嘉宾,号称自己是个吃货。“有时候,专门为了吃飞到一个地方,点一桌菜,自己一个人吃。”場上赶紧有女嘉宾附和:“我也是,我也是,点好多想吃的,每个吃一点。”这画面,颇有当年慈禧用膳时的既视感:面前摆了几百样菜,老佛爷雨露均沾。
  节目现场一派有情人相见恨晚的融洽,倒是主持人保持清醒:认为爱吃是个人兴趣,但节约关乎品德。“钱是你的,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可资源是社会的。”
  2
  在台湾学习的时候,发现很多台湾学生喜欢用旧物。一部破手机,大陆早五年前就淘汰了,还在口袋里揣着。
  聊天时,台湾同学说,你们大陆学生好有钱,个个用新款的苹果手机。也许问话的人没有恶意,我却感到汗颜,因为我知道,这动辄几千块的高科技,没几个大陆学生是自己挣钱买的。倒是我认识的这些台湾朋友,每天放了学去打工,一个月能挣两三千。越挣钱越知道挣钱不容易,所以这些孩子都一顶一地“抠门”:出门很少打车,搭公交地铁,骑自行车或者小摩托;很少大吃大喝,即便聚餐,也都非常简单;什么都讲回收和反复利用。
  在连个垃圾桶都不容易找的台湾,谁要是一桌菜剩下一半,反倒会让人瞧不起。


  3
  工作原因,去拜访一个老总W。谈到一件事需要记录,他随手从一叠纸里抽出一张。这纸一面有字,一面空白。我特别看过去,桌角码着整齐的一叠纸,都是无字的面朝上。干净又整洁,应该是秘书定期整理收纳,但这件事,必然是有人授意秘书这样做的。
  那一刻,我对W的印象好似突然拔高了一个程度。节约,其实不是节约钱,也不完全是节约资源,节约,是对自己欲望的控制。
  4
  很多人习惯把节约跟小气画上等号,这大概是贫穷年代留下的烙印。其实“节约”,就是节制,有约束。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品质。节约的人,与人友善,遇事圆融,与自然和睦相处,让人舒服,让自己舒服。而顺带的,因为节约,人变得简朴、谦虚,而这些,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成为有教养的一种表现。
  (作者系厦门大学硕士,清华大学NBA,糖豆学院创始人)
  【素材运用】正如节目主持人所言,爱吃是个人兴趣,但节约资源却是人人都应保持的品质;台湾学生一顶一地“抠门”,不是缺钱花,而是懂得资源的有效利用;老总W用二次纸,看似随心,实则有意。个人的节约,惜物爱人,是真正的悲悯情怀,更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和教养;社会的节约,体现的是则物尽其用,更能实现循环利用的高效和绿色。其真正的实质是改变了人的内心,让心有猛虎的现代人学会谦虚、体谅、朴素。
  【速用名言】
  1.君子忧道不忧贫。
  ——春秋时期教育家 孔子2.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美国诗人 爱默生
  【适用话题】节约;教养;品质;价值观
  (特约教师 康哲峰)
  【同类素材库】
  莫言少年时想当作家,是因为听说“腐败”的作家一天三顿都能吃饺子。等到声誉日隆,他最大的享受仍是在家吃夫人包的饺子。2012年12月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莫言与夫人杜勤兰在当地华人华侨举办的欢迎宴会上,与众人一起包饺子,他说:“今天是我来瑞典吃得最好的一次,感觉像回到了家里。”在没有成名之前,吃一顿饺子也许是他对自己最好的奖赏;成名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这种朴素的品质,并大方地将这种朴素展示出来,这就不能不让人敬佩。
其他文献
TED里有个演讲,说人们70%的精力都用于“思绪”,这很惊人,同时很可信。因为我的朋友Mona就是一个没有思绪的人,她有一个“秒判断”的特异功能,而她看起来真的总是那样举重若轻。  她坐出租车,看到司机在吃东西,突然感到很饿。于是她就伸头问人家:你在吃什么?司机说:辣条,其实就是豆腐干。Mona说:给我吃一点好不好?司机大骇之下,把整包都给了她。  还有一回,她去食杂店买东西。柜台上摆着一包打开的
期刊
朋友请了一桌人吃饭,餐馆经理过来打招呼,听出朋友下礼拜还要再请一桌,而且是同样的菜式。“为什么不一次请两桌呢?”我好奇地问。“因为机遇不同。”朋友說,“今天请的都是台面上的,得意的、有钱的。下礼拜请的都是台下的,失意的、比较穷的。”“何必这么分呢?”我笑说。“为了避免尴尬,失意人夹在一群得意人之间,感觉很不好。不如让失意的一群人谈失意,得意的一群人说得意,同样人吹同样的调!”  小时候常听母亲说她
期刊
热点聚焦  《扬子晚报》2016年4月10日报道,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们遭遇“横祸”,他们做实验用的竹笋被人挖走了。实验竹笋被挖走后,研究生们的项目被迫中断。然而这并不是他们第一年遭遇“横祸”。据了解,这个项目他们做了好几年都没有做成,原因是每年培育的竹笋都会被人中途挖走。为了防止竹笋被挖,学生们还在竹类研究所实验林地上用一块小牌子写着醒目的告示“实验用笋,求放过”。对此,有人建议能
期刊
你知道,对于现在“95后”“00后”的欧美名校毕业生和准毕业生来说,最“潮”的事是什么吗?  NO,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一头扎进高盛、花旗、麦肯锡工作,也不是休“间隔年”去肯尼亚、柬埔寨当义工,而是——到中国去实习。  如果全世界以国家为单位组成一个股市的话,中国就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潜力股。所以呢,年纪轻轻,简历上就出现“中国”两个字,是一种足以秒杀身边其他学霸的人生经历,让未来雇主刮目相看。  我
期刊
“过质朴的生活吧。”“节俭过日子吧。”和别人聊到“恰到好处的生活”这个话题时,这两个概念经常出现。而当我试着思考实际上应该要怎么做之后,腦中浮现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慎重对待金钱。”  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我认为这正是过“恰到好处的生活”的根本。如果你像面对朋友一般地珍视钱,那么,或许金钱也会转而珍视你。质朴节俭,不只是不奢侈。不乱花钱,也可以说是让金钱喜欢上你的一种思维方式。  我的父母一直都很慎
期刊
人生恰似行山,处处都是局限。记得宋人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说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层层山峦、万山圈子恰似束缚绵羊的绳索,像一把沉重的桎梏,牢牢箍死了我们成长的手脚。  我们想望见山岚外的楚天万里,唯有尝试做些能力之外的事情,突破心灵的枷锁,不畏失败,才可能见到能力之外的瑰丽、新奇!我们的人生,不能满足山腳下的这一点儿“绿色”,不要为这一点儿风光
期刊
大学时代,室友C姑娘始终坚持“不将就”的原则生活着。在四人寝室里,她的生活是最精致的。面膜雷打不动地一周两次,基础护理日日不停,防晒美白产品摆满一抽屉。夏天出门必须全副武装,冬天出门依然抹着防晒霜。  军训时,我们仨黑了几个度,蜕了两层皮。她,拒绝变黑,涂着高度的防晒霜,把帽檐压到最低,在太阳底下站了20分钟后装生病,和教官说了一下,就躲到树荫下。军训两周,除了两三天阴雨天气,她基本都在树荫下。为
期刊
张培钰,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文科状元,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考入清华大学  “我最喜欢《红楼梦》,这部书我先后读了不下九遍。我最喜欢的红楼人物是贾探春,她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同时又不孤芳自赏,很能融入社会。”说这句话的,不是某个文学评论家,也不是某个文艺工作者,而是文科状元张培钰。  在父母影响下喜欢上看书  张培钰的母亲是一位大学教授,父亲是一名工程师。爸爸妈妈都喜欢看书,家里面最多的就是书
期刊
鞋底与白色阶梯轻轻碰撞,敲击出轻灵的踢踏声,平静的脚步声在开阔的世界里显得异常空灵,空灵得让人不禁寒战,露出阴影里的温暖双眸。眼眸里倒映着白色阶梯四周开败不定的斑斓花朵。岁月果然神奇,让鲜嫩的青草干枯发黄;让苍翠的青松颓败衰老;让白嫩的脸颊刻上一条条岁月的沟壑。  曾经的我,一朵渴望开放的花骨朵,外头还包着青色的绿衣。但,没有花朵能有永恒的花期,開放后,吸引着世上所有爱美的生灵;花期已过……再美丽
期刊
这个故事与一个叫Jason的艺术大师有关。他一个人就集齐了雕塑、潜水和摄影三大技能包。  Jason有20年的潜水经验,平常除了爱玩水下摄影之外,在地面上还主修雕塑。直到后来有一天,他第一次把这三门爱好结合在一起。  Jason的第一件海底作品叫“迷失的通信员”。当他发现雕塑能成为人工珊瑚群之后,从此便专注于海底雕塑的创作。  2006年Jason在加勒比海的格林纳达,打造了世上第一个海底公园。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