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故事阅读教学,激活英语学习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j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并且“初中毕业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据此,笔者于2014年3月和9月,分别以《典范英语7》第九册《蒙面清洁女工与海盗》和《典范英语8》第十册《精灵简姆斯通撞击事件》为授课教材进行了两次研究课。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设计相似环节
  1.“阅读导学案”:问题导学促理解
  笔者在《蒙面女工》的导学案设计中,将女工和海盗的三次交锋作为阅读活动的主线,引导学生关注每一次交锋中人物的行为、语言及带来的影响。通过填充人物行为表格,学优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通过完成事件排序的简单任务,帮助学困生更直接、清晰地理解故事发展。《撞击事件》的导学案设计则是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为主线,各个部分辅以问题导学,帮助学生理清事件的发展过程。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探究造成事件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分析人物语言及性格。
  2.联系实际:德育渗透点主题
  在《蒙面女工》课堂结尾,笔者提出如下讨论问题:Do you think the pirates will go on working as cleaners? Why?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同时利用当天是“学雷锋日”的契机,将故事主人公公正宽容、与人为善的美好品德与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的期望自然结合起来,渗透了素质教育,即用英语“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
  而在《撞击事件》课堂结尾,笔者根据主人公在成功解决事件之后说的话“I've got a hole in my carpet that needs fixing”,向学生提问:Do you often have problems that need fixing in your daily life?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m?并由此引出一句谚语作为总结:“Fix the holes in your life. Better late than never!”激励学生正视学习生活中犯的错误和遇到的问题,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二)教学设计改进环节
  1.引入环节:独立启发式VS情境代入式
  在《蒙面女工》的引入环节,笔者采用独立的 “海盗”动画,设问启发学生思考海盗的相貌、性格特点,为之后的教学难点——人物分析奠定基础。而在《撞击事件》中,笔者则代入了《哈利波特》电影中第一次上飞行课并且发生坠落事故的情景。电影和授课故事主人公都会使用魔咒,且事件发生背景相似,因此能够快速激活学生已知信息,带领他们走入故事。
  2. 情节回想: 环节拼接式VS故事整体式
  笔者将《蒙面女工》的情节回想环节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图片、问题引入情境,学生在找出答案的同时进入故事。二是在The Pirates Came章节,邀请几位学生分别模仿海盗在城堡下威胁喊话,学生根据惟妙惟肖的朗诵表演,理解了海盗们“抢劫皇家财宝来攒钱买海盗船”这一目的。三是提炼出蒙面女工与海盗的三次交锋,用图片和关键词引导学生复述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逐渐体会了海盗由执着贪念到感动于获得劳动报酬这一情感变化,从而形成了对假扮成蒙面女工的国王公正品格的欣赏。
  在《撞击事件》中,笔者从引入一直到事件结局始终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即由故事发展推动活动环节。笔者先结合哈利波特飞行课视频引入精灵学校的课堂,接着引申魔毯破洞 “hole”这个词的涵义,暗指“problem”,以此引导学生回忆Jem之后遇到的“麻烦事”——撞击事件。在回想事件环节,笔者采用了全班听录音模仿、小组分角色朗读、图片和问题导学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不断激活学生对“撞击事件”的记忆。
  3. 表演体会: 为表演而表演VS以学生为主体
  在《蒙面女工》及之前教学中,笔者都是严格按照“朗读—复述—角色扮演—角色分析—话题讨论”这五个通用环节教学,却总感觉学生缺少热情,表演时显得紧张拘谨。偶然听到学生抱怨,课下辛苦排练后却在课上轮不到展示机会,感到这就是渐渐磨去学生参与热情的原因。
  于是,在《撞击事件》课上,笔者改为鼓励学生自选环节、自主参与。同时,在教学设计中,更加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将培养语感的朗读、复述和角色扮演活动充分与故事融为一体:课前提炼出能体现主要人物Pearl和Jem性格的情节,以及能引起争议的“考试作弊”话题所对应的情节,然后由各个小组确定表演的故事情节,再与笔者关注的情节一一对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将这些活动按故事发展顺序进行排列,保证所有的活动都能够忠实故事愿意。
  三、案例反思
  在《撞击事件》之前的典范教学中,表演、人物分析和讨论这三个活动和情节回想环节的朗读、复述是独立的。这样的教学虽然过程清晰,但缺乏逻辑性和整体美感,同时,学生在进行深层次思维活动时需要重新回想相关情节,既加大了跳跃思考的难度,又无法获取根据情节发展顺势而生的自然思维的产物。最后的角色扮演就显得是为了show而表演了。
  而在《撞击事件》一课中,学生在朗读、观看角色扮演中等同于亲历了相应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一手体验,自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细节并由此体会人物性格和情感,同时肢体语言也帮助学困生理解了文中的生词难句。由情节衍生出来的话题讨论也不再突兀,当学生解决了有关事实的提问,逐步就过渡到了对争议话题的思考。虽然笔者授课对象因词汇量不足而略影响了观点表达,但是从热烈的讨论和急切想要表达观点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确实经历了由浅入深、挖掘故事情节的思维过程。英语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用英语思维的过程,只有保留了阅读的完整性,才能保持学生英语思维的连贯性并培养逻辑性,进而减少中式思维的侵入。
  总而言之,笔者在不断改进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时刻谨记典范教学的宗旨——英语语言“不是教出来的,不是单词的堆积,不是语法的符号,而是生活,是情感,是孩子对世界逐渐认知的完整表达”。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实践中最正规、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沉闷,缺乏生机与乐趣,不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问题驱动式教学强调用问题来驱动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中获得新知识。  一节新课能否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关键看导入。而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合理创设新课导入的
期刊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质疑意识及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良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在现代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教师首先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尤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
期刊
一、前言  学生体质连续20年下降趋势,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提高学生体质的文件、政策,但效果仍不明显,为什么每天给予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了,体质还处于下降趋势呢?这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实效性在哪里?本文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内容、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情况、组织形式进行调查。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达川区地处我国西部,经济不发达,人口稠密,教育发展水平亟需提高。同时,我们也发现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科研能力不强;教师缺乏职业反思,专业发展受阻;优秀师资部分外流,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达川区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二、 西部农村青年教师职业现状  本章研究聚焦西部农村青年教师身上,从职业素质现状、职业生存现状两方面分析
期刊
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列表法”是一种不错的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列表法简单明了,可以清楚地理清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 下面结合青岛版八年级数学课本上册80~81页的两个例题,谈谈“列表法”在数学应用题建模中的运用。 为了便于叙述,笔者给出以下定义。  定义1: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量关系式,其中被选作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叫做基本等量关系式,其余的称之为辅助等量关系式。  定义2:
期刊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校园内常遇到学生不和你打招呼,校园内如此,校园外更不用说了。大多数老师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觉得心里不舒服,说这个学生真没礼貌,或是不尊敬老师。其实有些孩子不是不尊敬老师,有的甚至很喜欢老师,可是他就是没有勇气和老师打招呼,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交往能力很差;《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著名的心理
期刊
最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教育的广泛关注和教育改革迫切期盼,特别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这无疑在教育界刮起了一股改革的风暴。我校也欣欣然地加入了课改的洪流,拉桌子,分小组,助学稿,课前预习……而我们的传统复习课,大量的题海战术使得师生身心都感到疲惫,学生在初三的毕业班中,复习题的类型多,复习的范围广,这样导致学生知识点混乱,无所适从,再加上复习课又枯燥无味,这样学生的复习效率低下,得分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倡导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直接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各行各业之间是什么关系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达到的基本目标。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拥有人人会学习的方法,番禺区大石中学推出了基于讲学稿的“先学后教,分层发展”小组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充满印尼风情的叫卖题材民歌。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简捷、段落规整清晰、歌词通俗上口,描绘出“印尼果农带着新鲜美味的热带水果到集市上叫卖销售、城里人都争着前来品尝购买(木瓜等)”的热闹景象。歌曲内容生活化,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学生演唱。歌中有介绍水果品种的赞美吆喝声,独具浪漫色彩和潇洒风趣。特别是衬词“恰恰恰”的运用更有特色:既增添了欢乐活泼情绪,又显露开朗豪放的
期刊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松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通过四个小伙伴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荷叶的美以及荷叶给它们带来的惬意和喜悦。在教学时我主要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荷塘的美丽,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进而通过洋溢在课文的童真、童趣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智慧,并把这种情感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然而在《荷叶圆圆》这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