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来源 :海洋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了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介绍了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以及海底地名命名规则和标准的演化过程。在介绍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海底地名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的发展趋势。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对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跟踪和分析海底地名命名分委员会(SCUFN)历史及发展的基础上,结合IHO—IOCB-6《海底地名命名标准》和IHO—IOCB-8(GEBCO海底地名词典》等出版物,研究了SCUFN海底地形命名的规则,
研究了基于线性海浪模型制作三维动画海浪预报产品的制作方法,并制作了首个三维动画海浪警报产品。基本步骤为:由线性海浪模型生成一系列不同波高和波长的二维海面高度场,以及
利用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1988-2009年的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风场资料,对北印度洋海域的风候特征进行深入统计分析,为防灾减灾、航海、海洋能开发等提供参考
海冰光场分布特性的研究是冰区大气—海冰—海洋能量交换和生物特性研究的基础,通过设计"L"型辐亮度探头,运用自主研发的海冰高光谱辐射仪器于国内首次现场测量了辽东湾海冰内
海洋锋是重要的海洋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尽管台湾以东与黑潮之间表层无明显的锋区,但在水下却常年存在较强的海洋锋,这一现象的研究至今尚少见,本研究采用再分析手段,
通过对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在长江口30°20′N-32°30′N,122°15′E-124°20′E范围海域开展的7次综合海洋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了解长江口海域低氧现象
基于中国数字海洋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制定了海洋数据要素的分类方案,将海洋信息分为5大类:海洋点要素、海洋线要素、海洋面要素、海洋网格要素、海洋动态要素。采用基于特征的
利用2003-2009年春季的MODIS影像,基于修正的TASSAN模型反演了胶东半岛近岸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悬浮泥沙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2003-2009年研究区内整体含沙量逐年递增;区域含沙量近岸高、外海低;半岛北部毗邻海域含沙量自西向东依次递减,南部海岸带地区无规律性变化。胶东半岛海岸带悬浮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海岸线类型及用海类型有密切联系。
浅海沉积物分类方法已比较成熟,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谢帕德分类和福克分类两种方案。然而,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国内浅海沉积物分类定名方法和方式并不完全一致。
通过对长江口泥质区18#柱样进行137Cs和210Pb同位素测年分析,得到了柱样站点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沉积速率较大,且呈现阶段性差异:由137Cs时标计年法得到柱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