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品德与社会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品德课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学时,教师应以教科书为载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请老革命家现身说法、结合学校活动等多种策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爱国主义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牢固的观念、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情感目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品德课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校园里有许多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认识不清,在爱国行动的落实上也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广大品德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此进行贯彻落实。那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怎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策略。
  一、以教科书为载体,渗透爱国思想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是我们民族的内聚力、凝合剂,是形成其他优良品德的基本因素,是道德课的起点。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青少年是重点教育对象,而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教学时,教师应以教科书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综合利用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在接触开放的文化环境时,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爱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集体,最后上升到爱祖国,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以提高德育的成效。
  例如:在教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中《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一节内容时,教材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生活中有哪些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对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假如生活中没有老师,没有环卫工人,没有警察,没有农民,没有……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于是,学生们开动脑筋,争着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听完同学们的发言,笔者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名生活在小康社会的小学生,我们要十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定要遵纪守法、诚信爱国、勤劳节俭、勤奋学习,将来才能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才能为国争光。这样,这节课就自然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爱国热情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本身就是充满情感的行业。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在首届全国德育教学研讨会上说:“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育,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它纵然能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但不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不能给学生以情感的关爱,不能引导学生去追求真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歌曲激情
  音乐能给予人美的享受,还能充分激发人们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现的歌曲,或播放与教材有关的歌曲,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在教学五年級上册《长江的诉说》这一课时,笔者播放了《长江之歌》。歌曲气势宏大,高低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从而对长江产生热爱之情,进而升华为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教学《黄河东流水》,笔者挑选了歌曲《黄河颂》,让学生了解了黄河的发源地和发展历程,接着在指导学生探讨黄河凝聚民族精神时,播放几首抗日革命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保卫黄河》《游击队之歌》《太行山上》等。这些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了优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影视录像励志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游子回家》这课时,笔者就播放了香港回归时中英两国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以及澳门回归时中葡两国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录像。当学生看见国旗冉冉升起,被侵占多年的香港、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时候,好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他们同时也明白了“祖国落后就要挨打,祖国强大就受人尊重”的道理,从而提高了对祖国的责任感。
  三、邀请老革命家现身说课,激励爱国情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可以影响人的思想,影响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成长。成功的典型最容易打动人心,最容易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邀请一些榜样——老红军、老八路等老一辈英雄人物到学校做报告、讲课。这种现身说法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榜样激励作用,使学生学习英雄模范为国家作贡献的意愿更强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这一课时,笔者邀请了一位学生的爷爷到课堂现身说法。这位爷爷参加过抗战,他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学生神情激动,心情跌宕起伏。当听到老百姓被日本侵略者欺负时,孩子们充满怒容,还有些学生紧握小拳头;当听到日本侵略者被游击队打得落花流水时,孩子们两眼放光,掌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来。笔者想,在这一节课中,爱国的种子一定会深深地埋进孩子的心中。
  四、结合学校活动,培养爱国行为
  伟人邓小平曾发出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由此可见,爱国主义不是高不可攀的大而空的口号,它可以是我们对父母的爱,对班集体的爱,对社区的爱,对家乡的爱。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结合学校活动具体化,对于正处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也会使爱国主义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笔者很注重结合学校的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爱国行为。如:学校每星期一都有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要求所有学生升国旗时,要肃静,眼睛注视国旗,敬礼,唱国歌要响亮。学校每学年都会开趣味运动会,笔者会要求他们团结互助,提出“为班集体荣誉而战”的口号,激发他们热爱集体的感情。每年清明节期间,学校会组织学生去扫墓,笔者会建议学生给烈士送花、送诗,表达对烈士的崇敬和热爱之情。这些习惯虽小,但处处彰显学生的爱国行为。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我们要认真选择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巧妙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在教育教学载体的运用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需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积极倡导的,也是符合当前我国人民根本利益需求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教科书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综合利用身边的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把他们逐步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二〇一六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法发[2016]1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二〇一七年七月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司发通[2017
党的十九大后,国有企业的发展伴随着改革与转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证,势必会面对新挑战,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清醒认识
《盛京时报》第一代社长是中岛真雄、第二代社长佐原笃介,他们在办报过程中都和日本的几种势力有密切联系.中岛真雄是日本在华办报的老资格报人,创办《盛京时报》主持了20余
近日,从内蒙古经信委获悉,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核心技术为依托的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线,日前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建成,并实现首批产品
期刊
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下,教育方面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与方针,这种策略对于我国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同时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实际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
练书法,其实也是修心。徐道安小时候,看到有位做私塾先生的叔伯写得一手俊逸的好字,羡慕不已。他也想学书法,可是想想自己的家境,他只能叹息一声。那时候徐道安有兄弟五个,一
本文在分析我国跨境电商和传统外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传统外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了跨境电商对于推动我国传统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及跨境电商在推动
本期“风云大讲堂”推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保障”和“该不该对腐败群体分类”两大话题。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法治社会中,司法如何保障这种平衡?在构建和谐社会、打
1.育雏温度rn育雏温度要适宜、平稳,波动范围不宜超过5℃.一般平面育雏第1周温度应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接近常温.笼养育雏因密度大,第1周温度可控制在29~30℃,
本期“风云大讲堂”推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保障”和“该不该对腐败群体分类”两大话题。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法治社会中,司法如何保障这种平衡?在构建和谐社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