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ei_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足以说明诗词对我国文化的重要影响。中职古典诗词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重点研究强化古典诗词教学效果以促进中职学社审美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审美能力 民族文化
  一、引言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古典诗词文化,又被称作诗的国度。诗词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诗歌文化就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基因。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同样非常注重古典诗词教学,并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古典诗词超过80篇。这说明了当前中职对古典诗词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也充分说明了学好古典诗词对于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古典诗词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品味诗词的语言韵味
  诗词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是因为其精练的语言背后往往表达非常丰富的美学韵味,这对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句“应是绿肥红瘦。”时,很多学生就表达了对于颜色的表述的准确性疑问。老师可以根据这个疑问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式教育,让他们感受到肥和瘦在表达颜色上的不同体验。让学生联想“肥”的感觉,油腻而光洁,丰满而润泽。这体现了树叶的繁茂且圆润。而瘦则能够有效表达花朵的稀疏和凋零,也能够表达诗人对花朵的怜惜之情。仅仅通过这两个字就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同时对于景致进行了极为精妙的描述,让学生感悟了其中的语言之美。
  (二)让学生感知诗词意象
  诗词的意象极为丰富,这些意象往往只能够通过心灵的感知获得。其实诗词中的很多意象都是通过诗人的艺术加工而展现出来的犹如精美的画面,能够让人领悟。而且古典诗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典型意象,被赋予了很多特定的意义。比如在古诗词中,“柳”这个语言就是一个典型的形象,古人常常将“柳”喻为“留”,因此就有了杨柳依依的惜别不舍的意象。折柳和吹笛就和恨别及乡思等同起来。对于这些意象词,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古典诗词中进行寻找,很多学生找到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著名的以柳喻别离的诗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这些诗句的意象及潜在的文化内涵,从这种貌似平常的语句中感受到美,从而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三)感受诗词的意境
  所谓意境主要是指通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客观景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意境。具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审美效应,进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并在情感上受到文学作品的感染。老师在教学古典诗词时,必须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的审美,让学生利用自身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感悟诗词中独特的意境之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比如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曾用细腻的语言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出早春时节的风景大片。一面湖水堪舆堤平。微风拂过的湖面荡起层层微波。如一面吹皱的轻纱随风飘向远方。堤旁的树枝拥抱着黄莺,黄莺在这里争相嬉戏歌唱,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南方的候鸟重新回到了这里,燕子在快乐地构筑自己的小窝。缤纷繁茂的春花已经遮住了行人的眼睛,而葱绿的嫩草才刚刚掩盖了马蹄。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据此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到“早莺争暖树”、“新燕衔泥”及“乱花迷眼”的自然美景,通过美景和心情的融合,自然体会到作者此时的愉快心情。
  (四)感悟诗词的意蕴
  在古典诗词中,很多语言都有语带双关,既能够展现自然的美景,更能够体现哲学韵味及审美意蕴。诗词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感悟和体验的教学,通过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蕴体会这种意境之美及情感之美,甚至能够据此感悟哲学之美,进而形成和读者情感上的交融。
  要想学好古典诗词,一定要对诗人的创作背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体会其风格的变化及相应的审美意趣。比如王摩诘在安史之乱之前是王右丞。年纪轻轻就已经官居高位,但是由于安史之乱,被迫成为降臣,此后就开始对官场厌倦,40岁之后,他开始一心向佛。纵情山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田园生活,因此王维的山水诗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审美。杜甫作为“诗是吾家言”传承者,年轻时一直践行“下笔泣鬼神”的创作特点。其诗文立意新颖且别具一格。但是同样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在48岁时,他开始颠沛流离,体会到民间疾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了著名的《三吏》和《三别》,创作达到了巅峰。在解读诗词体会诗词意蕴时,必须代入这些作者的生活感悟来体会,从而让自己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
  三、结语
  古典诗词在中职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提高中职学生审美能力更是如此。教学古典诗词时,一定要从意蕴的感悟,体会到语言之美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坤.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初探[J].语文天地,2011(09).
  [2]刘春燕.吹皱一池春水——谈高职作文教学的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11(02).
其他文献
北有石河子,南有阿拉尔。这是兵团人最早对城市的渴望。然而,要把梦想变为现实,这段历程十分艰难,兵团人几乎走了半个世纪。2004年1月19日,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三座城市
目的:探讨康复志愿者参与的小组健康教育形式对乳腺癌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癌术并住院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
文言文是高中阶段的一个学习重点,同时,对许多高中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课标》对高中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而文言文之
一、基因突变一定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吗?rn 不一定.因为:(1)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即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不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例如、UUU和UUG都
摘 要: 散文是中职语文课本中重要的文章题材,因其语言优美,鉴赏性强,深受学生的喜爱。从教学方式来看,散文教学注重鉴赏教学,通过学生朗读、美学欣赏和交流探讨更加准确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寄托,从而感受到散文语言魅力和意境美感。本文主要从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角度分析散文鉴赏教学应该注意的重点,探讨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促进中职语文教学事业不断进步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易感孕妇应用规范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护理的25例子痫前期易感孕妇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
1.审题一定要把握住话题解析的导向性,揣摩命题者想让你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因为虽说符合话题即可,但事实上每个命题者都会将自己的价值倾向暴露在对话题的解析中,近几年的高考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特殊护理对引流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201
为什么你看到别人眼里有刺,却看不到自己眼里有梁木rn——《圣经》rn苏洵说“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项羽,我眼中的项羽,是那个在乌江边上横刀一挥而放大痛苦的
(2005年全国理综卷I-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一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