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日佛山龙卷过程的观测分析

来源 :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2015年10月4日15时28分—16时(北京时)广东佛山出现了EF3级强龙卷并造成严重灾害。为了综合分析龙卷发生的多尺度环境背景场和龙卷的结构及强度变化等特点,进行了灾情调研,航拍龙卷灾情路径,走访龙卷目击者,确认龙卷路径及灾情级别,再结合多渠道获取的龙卷视频照片等资料以及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产生此次龙卷的超级单体存在于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内;龙卷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触地时长为32 min,受灾路径长度为31.7 km,最大受灾直径为577 m,平均速度约为60 km/h,具有"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的特点,其移动速度快慢似与超级单体强度和地面的粗糙度有关。(2)佛山地区中高层受偏南气流控制,水汽充足,地面有弱冷空气;珠三角喇叭口地形有利于气流的辐合与局地涡旋的产生;抬升凝结高度低,风垂直切变大,有利于龙卷的生成。(3)地面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表现出受龙卷环流影响的特征。3 s极大风速的大值带和3 s最低气压的低值带以及1 h累计降水大值中心呈现出与龙卷走向一致的东南—西北向带状分布;龙卷到来时其周围自动气象站气温和气压明显降低,风速明显增大,风向明显改变;降水在龙卷靠近前5—10分钟就开始明显增大,其大值中心位于龙卷路径的西侧。龙卷离开后气压比龙卷来临前有所升高,但气温较前降低。(4)龙卷出现在钩状回波前进方向的右后侧;降水大值区与雷达组合反射率大值区基本一致。地面风场的辐合中心与龙卷触地的位置基本一致,并且钩状回波的入流区与地面偏东风区相对应。龙卷风暴单体发展高度在4 km左右,具有低重心对流的特点。其前部存在回波悬垂,一条很窄的向西北倾斜的回波大值带可能与龙卷漏斗云墙有关。对应径向速度剖面图上为一条向西北倾斜的正、负速度交界区,构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涡旋带,切向剖面图上存在较强的辐合。(5)龙卷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龙卷风暴顶和风暴底的逐渐下降以及单体质心的下降,中气旋与龙卷涡旋特征的顶和底也随之逐渐下降。龙卷风涡旋特征的顶高和底高都略低于中气旋,并在龙卷触地时降至最低。龙卷涡旋的切变值远大于中气旋的切变值,且在龙卷强度最强时最大。
其他文献
美国斯坦福大学克鲁格曼(Krugman)教授在美国《外交》杂志1994年11/12月号上发表了《虚幻的亚洲经济》一文,认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增加投入资源、资本来促进的,而不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纤维织物重新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对象,汉麻纤维由于具有多种独特的性能而成为市场上的热点。特别是近几年,汉麻纤维产品在军用、民用和工业用等领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22岁,因"左侧进行性鼻塞5年余"入院,查体:鼻中隔略右偏,无血肿,鼻中隔左侧有一1.5 cm×1 cm大肿物,肿物表面光滑,未见明显色素沉着或红肿破溃,触痛不明
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城市化发展迅猛,城市洪涝灾害威胁日益严峻.目前,提高我国城市防洪减灾应急能力是当务之急.本文总结了国外在城市防洪应急管理和应对措施上的一些做法,从中
诠释学的起源受到两类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一是神话,二是科学。神话思维作为人类诞生初期的基本思维模式,以其非概念化和互渗性的特征在西方诠释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农机田间的自主行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实现农机的自主行走,就要对其进行定位,定位是自主行走的前提。农机定位,要求做到精度高
“东亚奇迹”成了近年来国际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自从美国以常有惊世骇俗言论的经济学新星——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在《外交季刊》上撰文,对流行的东亚
东亚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地增长?──关于“克鲁格曼质疑”的分析与思考樊纲编者按:美国经济学有保罗·克鲁格曼1994年底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东亚奇迹的神话》一文,对东亚的经济
在开关电源中对于高电压、小功率(电压不大于5000v,功率小于15瓦)的场合,反激变换器拓扑以不需要输出滤波电感、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固定频率电流模
鄂温克族总人口数不超过三万一千人,却拥有制作桦树皮制品的高超技艺。本文通过对鄂温克族的民族节日、民间风俗、语言艺术、宗教信仰的叙述,清晰地阐述了鄂温克族的传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