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日语听力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浅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y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高职院校的职责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高技能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职日语听力课程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日语听力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到基础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只有综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听力全过程。本篇文章就高职日语听力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提出了小班分组教学与听说结合、使用日文原版教材、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过程性动态考评等教学改进方法。
  日语听力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以基础听力为主,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力方法和科学的听力技巧,以培养学生的连贯思维能力为目标,充分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现阶段高职院校日语听力课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接受度较低、学生自觉性差等。在现有的听力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教师教授,学生始终是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听力内容以及进度安排大都由教师掌握。学生在听力课上往往会感到学习效果差,精神压力大,甚至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在这种听力教学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互动和交流,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现代社会国际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作为外语人才,交流能力越来越重要。听作为交流中的重要一环,要求教师在日语听力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要听懂、会说、敢说。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听力结果的现象,采取分组合作学习法,达到提高日语交流能力的目的。日语听力课程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以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从多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在近几年的日语听力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小班分组教学与听说结合
  外语教学应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笔者所在的院校采用的是小班化教学方式,每个班的人数控制在二十人左右。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分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人,针对录音内容以及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学生在发言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语音、语调、语法上的错误,教师要注重纠错方法,在必要时提供帮助,鼓励学生交流。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提高了学生的日语实际听说能力,增加了教学强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日语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了学生听、说技能。除了课堂上分组教学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外提供录音内容布置协作互动作业,让学生模仿听力录音扮演角色等,集体完成任务。听与说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日语听力课中,通过分组教学将属于接受性技能的听与属于运用性技能的说结合起来,以听带说,以说促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极积性。并且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课堂上采取多手段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创造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二、使用日文原版教材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日语听力课程的教学中,大都统一征订由中国语言工作者所著的听力教材,而专门面向高职院校的听力教材较少,有些高职院校使用的甚至是面向本科学生的教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有些教材功能设置存在不足,听力教材通常包括单词、练习、作业这几部分,设置较为单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较为被动。而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使用日本凡人社的原版教材《毎日の聞き取り50日》,这系列的教科书涉及衣食住行、家庭起居、风俗习惯等体现中日文化差异的趣味性强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为日语听力课程增加趣味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日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社会文化背景的解读非常重要,教师应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作为课堂的重要环节,全面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编排,帮助学生加深对听力材料的了解,使教学顺利进行。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多媒体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中。多媒体视听教学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于一体,将大量的信息通过视听途径传递给学生,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十分钟的时间,播放下载好的日本新闻或者趣味故事,在课堂的剩余时间教唱日文歌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教师要大胆创新,研究与制作多媒体课件。日语听力课程要重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注重课程资源的拓展性和开放性,要逐步改变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但也应注意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性。另外,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图文并茂的日文视听网站,如NHK、日本雅虎在线新闻、日本电台电视节目、沪江日语学习网站等多种媒介,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事实上学生在课外学习中,虽然上网频率很高,但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运用搜索引擎从网络中获取日语听力学习资源,学习自律性有待提高。为了促进学生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指导。
  四、采取过程性动态考评方式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考核学生日语听力课程学习效果应遵循动态考评原则。改变重视考试结果的评价方式,教师要注重日语听力学习的过程,树立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全面评价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内、课堂外的日语听力学习,包括学生平时的出勤、小组发言等课堂表现,以及固定的统一听力考试等评价。从学生听力能力多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采用如听写、翻译、模仿、情景表演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多种考核形式可以全面考察学生听力、口语及概述等能力。
  日语听力课程以努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为目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着重培养学生将所学的日语知识转换为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和技能。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师,必须在日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书籍装帧设计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书籍的整体包装、阅读方式以及市场营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常说,书籍装帧是镜子,拂面便映出作者的才情和修养;书籍装帧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打车软件的普及,“网约车”与出租车之争常见于报刊,“网约车”合法化问题成为社会焦点.文章将概述国内“网约车”运行的情况,从行业规范和法
本文对地震领域小型基建项目的档案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合小型基建项目的建设特点,对照档案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及管理办法,分析了小型基建项目档案管理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提
个案急呈:叶某于2006年3月17日被某煤炭公司招为职工。2011年8月20日,叶某在工作中负伤,被鉴定为伤残四级。2011年年末,单位通知叶某,要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
《青木川》是一部探寻“土匪”心灵、复活“土匪”魂灵的小说,它覆盖了以往人们对土匪残忍暴虐的简单判断。作者在历史的巷道里窥视土匪的秘密,用极富张力的叙述,将众多的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网络言论犯罪现象已呈现越演越烈之势,而刑法规制滞后、乏力.以刑法来规制言论犯罪具有合理性,当然,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刑法过分介入这一领域亦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人们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