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产生伟力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提起沙子,人们似乎马上就会想到“恒河沙数”、“一盘散沙”这些词语来。不错,即便浩瀚无垠的大沙漠,大风一起,那黄沙也只能如虎狼追逐着的羊群般拼命奔逃。
  其实,沙子并非就没有力量,战场上人们用沙袋筑起的防御工事,不仅枪子儿拿它无奈何,哪怕平时肆虐惯了的炮弹,也变得软塌塌没有了作用。
  由此想到了那年到河南上蔡见到的一座古墓。这座建造于春秋时代的墓穴,在2005年考古工作者去发掘它时,所有藏品居然皆保存完好。
  也许人们会认为,它一定是处于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以至于让它安然沉睡到如今。其实,并非这样的,考古人员在发掘它时,其上面已被挖掘出大大小小17个洞。而且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光顾过它,现代人也没少去过。有遗落在那儿的器皿、古钱币、矿泉水瓶等为证。
  人们也许又会说,那一定是有着最特别的防盗措施了。难道说它会比慈禧墓还要坚固,还要机关多多?在生产力落后的春秋时代,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也许有人会异想天开:那么建造墓穴时,肯定是得到过外星人的帮助了!这也是没有的事。
  其实这座古墓的防盗办法挺简单,那就是用沙子覆盖。17米深的墓穴,在其周围以及上面各回填了11米的细沙,细沙中还放置了1000多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尖利石块,然后再在上面填土封盖。它被后人称为流沙墓。这就是它防盗的秘密。
  沙子,只因它的粘合性特差,故而其流动性就极强。当盗墓者挖洞时,旁边的细沙就会像流水一样往洞中淌。要是盗墓者采取木板等东西固定,当洞挖到很深时,那沙子及石块巨大的力量会造成塌方,轻则将挖出的洞穴掩埋掉,重则让挖洞之人命丧黄泉。
  尽管有无数盗墓者出于对古墓中宝物的觊觎,不惜前仆后继,可终皆半途而废。尤其盗墓者遗弃的那具具骨骸,更是让后来的那些窥视者不寒而栗。
  至坚有时却是至软,至软有时却是至坚。让软弱无比的沙子坚强起来的,就是约束力。在这里,约束沙子的是11米深的大坑。
  记得丰子恺先生在抗战时曾写过一篇叫作《散沙与沙袋》的文章。文章中说,他曾在故乡石门湾的老屋后面辟一儿童游戏场,在场上铺了一木船也就是10多石的沙子。然而一年之后,这些沙子竟皆不翼而飞。原来它们是被人的脚粘走了,被风吹跑了,混入到粘土中去了。
  他在文章的最后说:原来沙这种东西,没有约束时最不可收拾,一经约束,就有伟大的能力。中国4万万人,曾经被称为“一盘散沙”。抗战“好比一只沙袋”,现在已经把他们约束了。
  有了约束,“一盘散沙”的中国人连当时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尚能战胜,就不用说用约束起来的沙子来对付一些盗墓贼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就是在约束之下的伟力中发展前进的。世界发展史就是一部恰当约束下的伟力史。
  (编辑 静林)
其他文献
一个年轻人在获得了几次箭术比赛的冠军之后,狂傲地向一位闻名天下的箭术大师挑战。年轻人一箭就射中了远处的一头公牛的眼睛,第二箭又将第一支箭射为两半,展示了高超的箭术。  “现在,”他对老箭术大师说,“让我们来看看你的技艺如何?”  老人镇定自若。他没有抽出箭,而是示意年轻人跟他一起爬山。年轻人不知道老人意欲何为,就好奇地跟在他的后面。他们来到一个深不见底的峡谷,两边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根摇摇晃晃的
朋友的家和一所大学很近,她每次上下班都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走东边宽阔笔直的大路,步行需要10分钟;另一条是走西边靠近大学的小路,步行需要15分钟。朋友总是喜欢走小路。  她同事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爱走小路啊?走大路多快!”  朋友回答道:“经常走那条小路,会让人变得年輕。”  “会有这样的事?”同事更加疑惑。  “你想,小路挨着学校,所以很清静;路边的绿化好,空气就清新;再加上看到的多是一些年
柬埔寨的热带雨林深处,隐藏着一群神秘的古老寺庙,它们被称为吴哥窟。  吴哥窟在吴哥王朝崩溃后被埋没在荒野之中四百多年,让全世界都遗忘了它的存在。直到1860年,法国博物学家姆欧在密林中探索时,发现了它们,吴哥窟才得以重见天日。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熬过历史沧桑、战火摧残的吴哥窟,正在卷入另一场可怕的纠缠之中。  许多寺庙,都被古树缠绕着,巨大的热带树木,用巨蟒一样的根系紧紧地缠绕着庙墙寺塔,有些古
国庆假期,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外游玩。在一个农家乐,我们先是喝茶,然后就是打牌,再然后,有人提议去爬山。不远处,就有一座山,看上去挺高,上山的路是一级一级的石阶,山上还有一座小小的寺院,逢年过节,山上会有很多人。  几个朋友都大腹便便,平常连路都很少走,确实应该锻炼一下身体,于是一呼百应,放下手中的牌,一起去爬山。  才来到山脚,大家就面面相觑,一级一级的石阶,挺陡,看上去,这山可不比40层楼矮,
每次读朱自清的《春》,都会让人感觉格外欣喜。作者运用精彩生动的描绘,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为我们着力展现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的画卷。山、水、日、草、花、风、雨皆是生动活泼、春意盎然、昂扬向上的,让人不由得心花怒放,仿佛春已至。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追随作者,一同去感受春的气息吧!  色——目可望春。随着东风的到来,绚丽多姿的春天在人们的期盼中姗姗而来,它不仅带来了山的“朗润”,水的初“涨”,还有太
炎夏昼永,我在客厅的沙发上午休。忽然听到不安分的小女儿贴近我的耳朵说:“爸爸,你的辣椒树活了。”声音急急火火的,女儿显然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動,想尽快告诉我。  我睡眼惺忪,发现女儿已把那棕红色的花盆摆放到茶几上。只见如麦秆一样的褐色辣椒树苗,虽早已干枯了上半截,但下半截已缀上了三四个露珠般的绿苞,青翠鲜嫩,小蝴蝶一样展翅欲飞了。辣椒树真的活过来了!  阴历二月份,我在朋友家闲聊。临走时,朋友从厨房
提到冬天,首先给人的感觉便是寒冷与萧索,不过,初冬如春自有趣,我看到了冬的丰腴、冬的耿直,它既有夏的色彩,也有秋的斑斓。几遭嚴霜没有杀灭绿的生命,却如油画家手下的笔把山野涂抹得愈发的漂亮。枫叶红、银杏黄、松重绿、柏如墨、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空气更新鲜。  披着冬日的朝霞,沿着山野的小路走上一圈,你会发现,缕缕白云山腰缠绕,群群鸥、鹭栖水旁嬉戏,农庄飘出的香味是丰收的醇酿,摩托载来的美丽是小伙的
那一次去郊游,看到了笔直的松树、庄严的柏树,还有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百年古树。那一刻,我看到阳光在茂密的树叶间闪烁跳动,像一串串不安分的正在成长的心。我的心里,顿时也有无数漂亮的词语在跳动,试图串联成一段段长短不一的精美的句子。我想,回去之后,一定要用我的笔记录下它们。记录下这一次心灵的行程。可是回去之后,接连不断的会议撕扯了我那份惦念着美好的心情,那些会说话的风景又被我抛到脑后,忘得一干二净。  
城市的文化市场经过一阵子的清理,沉寂了几个月,最近又繁荣起来了。卖鸟的、卖花的、卖书的、卖画的和卖小百货的,都悄然在山坡边铺摊搭架,熙熙攘攘。  我的住处就在附近,距离那里不过几百步路。能在那几十个旧书摊上觅得一本十分珍稀的书,或在画市上买到一幅奇绝的旧画,是常有的事。  大约是十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又去了那里。顺着山坡往东走,是书摊和画市。我边走边看,不觉到了尽头。再往东,是一片临时搭起的工棚。
老面儿是一头叫驴。这绰号是群众送的。那時农村都叫公社,我所在的生产队里有十五六头小牲口,都有名。老面儿是根据脾气秉性起的。老面儿,驴如其名,面面乎乎,谁都可以使唤。那时,农村碾米磨面拉豆腐,赶集上店,主要靠毛驴打零儿。  社员使唤牲口,只需跟饲养员打个招呼,一般都是自己到牲口棚里去牵。虽然饲养员心中有数,告诉应轮班使唤,但什么乌眼青、杂毛、尖嘴、大牙,个顶个都有脾气,尤其会欺负妇女和小孩。这么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