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核心素养培育高阶思维——“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来源 :中学数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k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基本情况rn1.1 授课对象rn授课对象是四星级重点高中学生,学生基础较扎实,有指数函数的学习基础,具有初步的数形处理能力.rn1.2 教材分析rn授课内容是《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苏教版)第六单元“6.3对数函数”第1课时.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变量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中学数学的重点知识.研究函数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用函数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函数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有较好的初中基础,学生对幂函数、指数函数的学习可能较为轻松.对数函数中的参数与变量对对数函数的影响比较复杂,较难进行直观想象,因此有利于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培育.目前新高考加大了对数学文化的考查,对数的运算和性质在数学文化方面体现得非常充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抽象等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在解决问题时,只有用对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要想解决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问题,什么样的方法才更有效呢?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笔者从几种常用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出发,共同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对拓展学生思维所起的积极意义.
期刊
深度学习是指在对知识有基础的了解并能理解学习的前提下,学习者能够自主思考学习的内涵,激发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并依据客观的事实构建新的思想的一个过程[1].而深度教学则是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在深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新的思想与其他思想融合,共同组成自身对知识的认知结构,将已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和新的思想中,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是教与学联系发展的呈现.近年来,深度教学的理念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极大重视.教师应当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概念,对数学课堂进行规划,挖
期刊
随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全面贯彻改革要求,促使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精准化教学,且不断优化自身教学模式,并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但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巾难以激发自身兴趣,无法真正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所以应不断优化初中数学“精准教学”模式,提升初中生的学习质量与教学成效.
期刊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守恒论中认为:“儿童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加快掌握知识的进度,同龄的学生在完成守恒任务时,未守恒的学生会快速发展自己,使得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获得守恒.”[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当前初中数学课堂越来越重视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据此,笔者结合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执教经验,初步探究合作学习的特点与在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期刊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首次将其纳入课程目标的范畴,改变了之前的“双基”教学目标,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两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针对基本数学经验,张奠宙教授进行了界定:这是以数学目标为指导,以具体事物为对象而展开的实践操作及观察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已经建立的感性认知成功上升至理性层面.所以,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应当体现于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教育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引入,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教育领域内,精准教学一直都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教学状态,但其被多种因素所影响,会导致我国初中无法顺利实施数学精准教学.基于大数据,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使教师可以对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进行制定,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的,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促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达到我国以大数据为基础开展精准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
期刊
有效提问具有调节课堂教学进度,激发学生主动、深入思考与承上启下等重要作用.让有效提问引领数学课堂,能激发学生三维目标的协调与发展,更好地达成教学预设目标.本文从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出发,提出优化课堂提问的方式有:提问内容有针对性,提问方式多样化,提问后继延伸化.rn有效提问是指让人产生困惑、探索等心理状态的问题,学生在这种问题的驱使下进行积极思考,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效的,这就需要教师紧抓提问的契机,适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索,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思考,实现思维的
期刊
章节起始课,作为一章的“导航”,解读了为什么学习本章内容、本章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本章内容.设计富有科学性、艺术性的章节起始课不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章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整体结构,激发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本文以苏教版教科书《统计》章节为例探索章节起始课的教学.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就受到了欧美数学家、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们的广泛关注.1972年,在第二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数学史与数学教学之关系国际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History&Pedagogy of Mathematics,简称HPM小组)成立,标志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简称HPM)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的出现[1].经过近50年的发展,HPM成为了数学教育的一个富有魅力的研究领域,形
期刊
以情优教的三原则及对应的教学操作策略,一是乐情原则和对应的心理匹配策略、认知匹配策略、形式匹配策略、超出预期策略;二是冶情原则和对应的教师情感的调控策略、学生情感的调控策略、教材情感的处理策略;三是融情原则和对应的施爱策略.各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为教学工作者使用这些策略提供了应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