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思想政治课作业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巩固,重书面知识的机械训练,形式较单一,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探索,束缚了学生的政治视野、辨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滞后性,当然也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学活,用活,达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全面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开动脑筋,敢于创新。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如何做好政治学科的作业设计做了一点尝试,优化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就是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化。荀子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了。”政治课的许多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自身思想状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借助实践的力量,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政治课的实效。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突出实践性,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如在教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框时,正值五一放假后一周,在放假之前,笔者就设计了如下的作业:假期中走访假日消费市场(大型超市、服饰商店、化妆品市场等),记录市场中存在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然后回答两个问题:
(1)这些现象分别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
(2)如果你是前来购买该商品的消费者,你该怎么办?
二、时代性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它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性,因此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作业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教师设计的作业材料应当联系现实问题,尤其要联系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中典型的思想动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思想政治课作业能涉及当今发生的新鲜事物,甚至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物,就容易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情认知,从而在书本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架起一座贯通的桥梁,赋予知识鲜活的生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增进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三、趣味性原则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如何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创新的原动力。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表现为作业素材要有趣,如谚语、漫画、重大热点时事等;形式要新颖,有趣,丰富多变,如课题研究型作业、实践性作业、广告设计作业,等等。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不仅会使学生“乐业”,从“要我做”真正转变为“我要做”,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极大地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成效。
四、层次性原则
把握好层次性原则首先要切实认识到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业难度可适度超出每一层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达到他们的可能发展水平。如果作业的难度太高,就会使学有困难的学生觉得难以达到,望而却步。如果作业的难度太低,则会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到缺乏挑战性、刺激力,从而失去兴趣。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到不同的个体,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人们的认知是逐层推进的。有效的作业设计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具有一定的梯度。例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时,围绕引起老百姓高度关注的案例——哪里能买到廉价救命药,笔者要求学生结合以下两个问题进行案例分析:
(1)这样的救命药为何有求无供?
(2)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两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一个铺垫,为第二个问题的解答搭了个平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只有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永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学活,用活,达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全面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开动脑筋,敢于创新。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如何做好政治学科的作业设计做了一点尝试,优化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就是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化。荀子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了。”政治课的许多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自身思想状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借助实践的力量,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政治课的实效。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突出实践性,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如在教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框时,正值五一放假后一周,在放假之前,笔者就设计了如下的作业:假期中走访假日消费市场(大型超市、服饰商店、化妆品市场等),记录市场中存在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然后回答两个问题:
(1)这些现象分别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
(2)如果你是前来购买该商品的消费者,你该怎么办?
二、时代性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它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性,因此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作业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教师设计的作业材料应当联系现实问题,尤其要联系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中典型的思想动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思想政治课作业能涉及当今发生的新鲜事物,甚至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物,就容易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情认知,从而在书本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架起一座贯通的桥梁,赋予知识鲜活的生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增进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三、趣味性原则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如何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创新的原动力。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表现为作业素材要有趣,如谚语、漫画、重大热点时事等;形式要新颖,有趣,丰富多变,如课题研究型作业、实践性作业、广告设计作业,等等。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不仅会使学生“乐业”,从“要我做”真正转变为“我要做”,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极大地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成效。
四、层次性原则
把握好层次性原则首先要切实认识到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业难度可适度超出每一层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达到他们的可能发展水平。如果作业的难度太高,就会使学有困难的学生觉得难以达到,望而却步。如果作业的难度太低,则会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到缺乏挑战性、刺激力,从而失去兴趣。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到不同的个体,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人们的认知是逐层推进的。有效的作业设计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具有一定的梯度。例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时,围绕引起老百姓高度关注的案例——哪里能买到廉价救命药,笔者要求学生结合以下两个问题进行案例分析:
(1)这样的救命药为何有求无供?
(2)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两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一个铺垫,为第二个问题的解答搭了个平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只有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永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