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衰老矿井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在井下生产过程中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变化,煤矿井下各种自然灾害险象丛生,恶劣的生产条件威胁着安全生产。邵武煤矿1958年建矿,历经40多年的开采,特别是受98年6.22洪灾的影响,资源枯竭,现已近入尾矿回收阶段,大部份工作面已转向复采,有的工作面甚至已经第三、四次复采,原生块段开采也已逐步向深水平延深,现开采深度最底水平标高已达-270米,无论是复采还是深部开采,开采客观条件都在不断恶化,安全生产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邵武煤矿近年来,针对矿井衰老存在的安全问题,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从而实现了安全生产。
  
  二、衰老矿井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
  
  1、复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①复采给安全生产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水害:由于矿井原浅部开采时,产生了大量的地表裂缝,造成大气降水直接渗入井下,邵武煤矿历经多年原生开采和多次的复采,老空区遍布,通过高落式开采后,局部顶板遭受松动破坏,水源有可能沿松动的顶板渗透下来。而原生块段开采时所设的煤柱虽能起到防突水的作用,但起不了隔水的作用,上部水源会经顶板后沿煤柱渗透至老空区,给局部地段特别是老顺槽创造了积水条件,形成老空水,当复采工作面与其相沟通时,就有可能发生突水事故。另外,由于煤层赋存很不稳定,有的块段原生开采于七、八十年代就已停采,加上复采次数多,原始资料遭到破坏,现存资料也不完整,给防治水害管理带来难度。
  ②其次,复采给安全生产带来的问题是顶板管理难:邵武煤矿为中厚煤层,由于受地质条件影响,采煤方法采用高落式跨落法,采高大,其本身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且复采块段煤层再生顶板稳定性差,在煤巷掘进中经常会遇到已跨落的老塘石头,且煤层易偏易冒,造成送巷困难,支护困难,顶板管理难度大,给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③复采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另一主要问题一瓦斯局部积聚:邵武煤矿虽为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不大,但是复采块段采空区多,加上受地质和煤层赋存条件影响,现进入尾矿开采,工作面无法形成两个安全出口,瓦斯积聚的可能性大,因此,防止瓦斯积聚也是我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深部开采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①煤层和顶板压力增大:随着衰老矿井开采水平的逐渐下延,上覆岩层重量大,形成的支承压力也较大,煤层压力一增大,煤巷掘进过程中,煤邦易偏易冒;顶板来压时,底板较软时,巷道容易出现底鼓现象,巷道支护折梁断柱现象严重。
  ②地温高: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现逐步转为深部开采,地温也在不断升高,作业人员难以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给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粉尘的主要问题
  一是地面矿区内,鹰厦铁路横穿邵武煤矿矿区,铁路线上装卸煤、水泥及火车开过扬起的粉尘时常满布在矿区上空;二是随着深部的开采,矿井粉尘浓度也在不断增大。近两年来,邵武煤矿尘肺病人员大幅度上升。
  4、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随着企业的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许多老矿井都在不断减员,老职工提前退休或退居二线,有些脏、累、差、险的工种(不包括采掘一线)只有由计划外的临时工、协议工来顶岗,或是返聘已退休的老职工。使职工队伍整体的安全素质下降,成为事故的隐患。另一方面,俗话说“老矿老况”,在一些基层管理队伍中肯定存在着老资格的管理人员,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教育,在安全工作中,普遍缺乏理论性指导,凭经验做事。
  
  三、解决衰老矿井安全生产问题的对策
  
  虽然衰老矿井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是,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一定可以扭转衰老矿井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实现安全生产。
  1、解决复采工作面安全问题的对策
  ①复采工作面水害的防治
  复采工作面发生水害的条件及其原因:复采工作面发生水害的条件主要就是采空区积水,这种水源往往具有压力高、水量大等特点,一旦掘透,即造成较大的透水事故,并可能伴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放射性气体和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复采工作面发生水害的主要原因有水文地质情况不清,缺乏必要的图纸资料;对采掘工程接近积水区,不预先探水放水,违反规程盲目施工;积水地带位置测量的资料不全;采掘工程平面图未及时更新或测量有误等。
  预防井下复采工作面透水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第一,组织措施
  (1)、成立水害防治领导小组,由矿总工程师为组长。
  (2)、组织专人对探水点或淋水地点进行观察,并记录变化情况,分析比较,如有明显变化,不得继续作业。
  (3)、教育井下职工熟悉透水预兆,发现透水预兆立即报告值班人员,并上报主管领导。
  (4)、制定切实可行的探水制度,并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5)、对井田范围内的采空区要详细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资料及时绘在进上下对照图中,详细标明采空区分布范围和积水数量,并慎重划出采空区警戒线。
  第二,技术措施
  (1)、探水法确定:探放水是解除水害威胁的最主要措施。由于复采工作面采空区积水水源往往来自于地表水,存在水头高的老空水,故采用分段下行探水法最为合适,这种探放水方法可以把高水头的积水分为若干段,从上而下依次探放,每次探放所遇到的水头高度就能控制在安全限度以内。
  (2)、探水眼的布置:探水眼的布置不是所有的工作面都一尘不变的,必须根据工作面煤层厚度、倾角大小、巷道与顶底板及采空区的关系是顺槽还是上下山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如煤层在2米以下,倾角较平缓时,探水眼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布置,即在巷道中间布置一个与顶底板平行的眼,另外在两帮各布置一个与煤帮成45°的眼,以控制从两帮透水的可能;在厚煤层中,如果巷道是沿顶板送时,则探水眼布置要探明正前方及两帮有无老空水,如果巷道是沿底板送时,探水眼则必须是既能探明正前方(包括两帮)的情况,又能探明前上方(包括两帮)有无老空水存在。
  (3)、掌握安全超前距离:规程要求探水的超前距离至少要20米,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这样就必须深入摸清当地过去透水经验,查清透水事件中煤墙被突破的厚度,突破煤墙的水头高度以及煤质等,参考这些情况来规定探水工作面的超前距离。邵武煤矿采用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探5米,即“探五进一保四”的方法,就是探五米、掘一米、保持四米煤厚的超前距离。
  (4)、放水问题:在每个复采工作面都必须配备好排水管、排水槽、水箱等排水用具,并挖好排水沟。
  ②复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复采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的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原因:不按规程作业,支护规格太小、空帮空顶作业等。
  顶板管理是复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的重点。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长期以来,邵武煤矿注重复采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
  顶板管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第一、组织措施
  (1)、成立由矿总工为组长的复采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小组。
  (2)、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每个复采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间规律,并制订出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
  (3)、严格放顶作业程序,落实安全措施,工作面放顶时必须审批,并由安监人员、区队负责人到现场跟班盯岗,落实安全措施。
  (4)、定期组织顶板专项安全检查,杜绝空帮、空顶作业,每班上班前必须认真检查后路支护情况,加强后路维护。
  (5)、严格按规程作业。
  第二、技术措施
  (1)、采煤方法采用后退式,单侧放顶。
  (2)、开采顺序从上到下,上山必须留设8米的煤柱,毛峒必须留设6米,倾斜长度较长时,必须分上、下顺槽开采。
  (3)、煤巷开口时必须架设双抬棚,规格2.0×1.6m,开口对面打好抗山棚,第一棚棚距为0.5m。
  (4)、工作面放顶时须打好护身柱,且要配备2m长柄扒,大锤等放顶安全用具。
  (5)、过煤质松软、破碎带、断层和老塘时,必须手工掘进,且要采用前探梁超前过顶。
  ③复采工作面瓦斯局部集聚的防治
  复采工作面造成瓦斯集聚的主要原因:局部通风机停风、工作面穿透老塘、工作面通风设施遭到破坏、风量不足、独头回采及长距离送巷等。
  预防复采工作面瓦斯集聚的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通风系统管理,严禁串联通风和有循环风现象。
  (2)、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局部通风机必须有专人负责,确保风机不间断运转,一旦风机停风,要立即撤出人员,恢复通风后,首先要检查瓦斯浓度,无危险后方可恢复生产。
  (3)、加强工作面风筒管理。风筒得出现气结、破口等现象。
  (4)、防止煤巷、独巷太长,要按照局扇的通风能力进行送巷,独巷过长的掘进巷道,要加强全巷道的瓦斯检查,发现瓦斯集聚地点,要立即处理。
  2、解决深部开采安全问题的对策
  ①深部开采的顶板管理:
  深部开采的顶板及煤层压力增大,主要是由于原岩应力大小受到影响,同时影响采面围岩的支承压力,导致支架载荷增加,出现顶板垮落。
  (1)、深部开采工作面,必须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规定不同的开采方法,如采用前进式卸压法,从而减少支护载荷值。
  (2)、根据不同的工作面使用不同的支护形式和支护规格、缩小棚距。
  (3)、要随时掌握顶板变化规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在压力特别在工作面,可改变作业形式及劳动力组织形式,以便加快回采速度。
  ②解决深部开采工作面的温度高的对策:
  (1)、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满足新鲜风流的供给,决不允许有串联通风和循环风。
  (2)、加强工作面的测温、测气工作。每个工作面必须有安监员跟班测温、测气,超过规程规定的,立即撤出人员,停止作业。
  (3)、改变作业形式及劳动力组织形式,减少工人接触高温环境的时间。
  (4)、有条件的,尽可能形成上回风巷。
  
  三、粉尘防治
  
  1、矿区粉尘防治在矿区铁路沿线,装上喷雾撒水设施,在装卸过程中进行喷雾撒水,减少粉尘的产生和飞扬;在矿区各主要道路,每天定期人工撒水,以降低矿区粉尘的二次飞扬。
  2、井下防尘近年来,邵武煤矿在通风防尘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防尘设施,完善防尘系统,实现综合防尘。
  ①完善各水平、片盘及石门的供水管路,形成全井范围内的连续的防尘网络系统。
  ②地面建立了容量为200m3米防尘水池,并充分利用井下充足的采区自然水源,建立了5个井下防尘水池。
  ③主要运输巷、回风巷及各采煤工作面装载口都安装了防尘喷雾设施。
  ④采用湿式钻眼,严禁干式钻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都应在工作面附近冲刷喷水,以防扬尘。
  ⑤净化风流。采掘面回风巷或局扇风筒处安装喷雾器,净化空气。
  ⑥搞好个人防尘防护,配戴防尘口罩。
  
  四、解决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首先企业要把好用工和用人关,不适应井下作业的坚决不予招收,不适合本岗位的坚决调离岗位,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安全管理原则,各级领导始终把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摆在议事日程。煤矿安全培训,要分层次、分类别,要注重全员安全素质的提高。企业要有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包括对承担培训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的考核,严格把好考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基于颅脑螺旋CT增强扫描的三维虚拟模型及其3D打印实体模型在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5例听神经瘤患者颅脑螺旋CT增强扫描所得的DICOM数据,分割颅骨、血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SjC23 DNA疫苗对血吸虫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免疫调节作用,以评价其作为抗病疫苗的潜能。方法 30头松江猪分为3组。A组(SjC23组)每头猪于两侧臀部肌注500μgpc
目的调查延平区肺吸虫病病原虫种、第一、二中间宿主和人群的感染率。方法收集全县10个乡镇38个村的淡水螺蛳与溪蟹标本并按常规检查其肺吸虫囊蚴,对葫芦山、吴丹、明洋三个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庄子·刻意》曰:“吹气呼吸,吐故纳新”。本指人体呼吸,吐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吸收新鲜事物、不断扬弃过时陈旧的观念,这个哲理同样适应
目的了解贫困山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营山县的9个村的18岁以上的986名留守居民为调查对象,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状况及其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状况。结
灯房静静地守着井口,女工爱岗敬业静静地守着灯房,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充好电,让盏盏矿灯成为矿山明亮的眼睛,照亮矿工安全路,让他们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灯房的女工,远离都市却靠近井口,于是她们就让灯房的窗口向着井口永远敞开着,不分昼夜地向挖煤的男人们讲述着先安全后生产、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矿工的最大福利……  这些灯房的女工呀,远离都市却靠近井口,她们就让灯房的窗口朝向井口永远敞
目的评估干预措施在桃源血吸虫病新流行区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方法比较干预措施前后和干预措施期间试点居民和耕牛血吸虫病情指标、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性指标的差异,对比干
为了提高我国医院药学的水平,推广医院药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以便更新、补充、拓展及提高广大医院药师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及工作能力.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是工会维权工作中一块难啃的骨头,略微数一数,就有“四难”:一是难在有的企业有法不依;二是难在有的基层工会不敢面对企业不依法办事的现实,不敢挺身而出,大胆维权;三是难在政府及有关部门有时会为企业不依法办事打掩护;四是难在工会劳动保护干部自身素质不高。针对这“四难”,我们提出“三借”工作方法来促进工会劳动保护工作。    借风使船    今年,国家卫生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