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生态扶贫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及其时代价值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将“生态保护”与“扶贫”辩证统一起来,以“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论基础,以在扶贫中保护生态和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为基本原则,以生态移民扶贫、生态产业扶贫以及生态补偿扶贫三种具体生态扶贫模式为基本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扶贫”理论。习近平关于生态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扶贫事业与保护生态兼容并蓄提供了重要指导,其时代价值极其深远。
其他文献
诗主蕴藉是贺贻孙在《诗筏》中借评《诗》提出的诗学思想.“厚”是其内核,神厚、气厚、味厚是其构成.其体系也受到庄子哲学的影响,常表现为诗有“言外之意”,同时蕴藉亦可成
对于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健康码,其发放行为应经受合法性的审查。从法律属性来看,行政机关发放健康码可归属于行政行为,在具体行政行为类型上可归属于行政确认行为。健康码发放行为会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且因错误健康码造成的侵益性后果缺乏法定救济途径的情况下,健康码发放行为被确认可诉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行政机关作为健康码发放算法程序的实际控制者,应对因错误健康码造成的侵益性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考察“夷”人精英岭光电在民国时期为追求本族政治承认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探讨在民族识别工作大规模开展前的民国时期,川康“夷”人为本族在近代民族国家话语体系中寻求身份所做出的努力,并借此回应西方学界对新中国民族政策的批判,指出中国当下多民族共存的格局并非源自国家权力主导下的强制建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基础下,政府组织与少数民族同胞自觉参与双重作用的结果。
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对“英美文学”课程采取“学生主导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进行实践,在实践基础上探讨“混合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在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上的优势与劣势,并从中获取教学中在“学生为主导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师主导教学”对教学质量与影响的参考,为教学的有益性做出选择。
中日“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且多样,其中美国负有重大责任.东京审判的不彻底性、战争赔偿的取消以及《旧金山和约》的片面媾和都是美国因素影响的具体表现,但从思想根源
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B县彝族HIV/AIDS感染女性①抗病毒治疗的具体实践为脉络,探讨作为医学技术的抗病毒治疗在凉山州彝族地方社会中的现实遭遇。凉山州彝族HIV/AIDS感染女性在医学话语规训的服药持续性与实际服药的间歇性和阶段性之间看似个体行为选择的矛盾,实则反映出国际医疗技术要求的同质性与地方治疗实践的异质性之间的张力,由此凸显文化与社会因素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解如何提升民族地区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为有效提高当地妇女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思考与解读的逻辑。
自古以来,乡村治理都是在国家与村社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与统一.虽然在古代社会,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地方精英,但皇权并非完全不下县,乡村并不完全是自治状态.例如,民间调解基本
生死问题在彝族古典自然哲学中,从本体认识论到辩证法都肯定世间万物包括人类有生死,认为自然界生命乃至人类的存在,是一个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相依而对立统一,而全人类的生与死观念是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生活写照和生活缩影,反映和再现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过程;个体生命生与死是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具体体现,反映和说明了“生是死的前奏,死是生的转折”的生死轮回观。彝族对人类生死现象的认识,不只有唯心主义的人类生死观,同时也含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种相互并存,也相互矛盾统一的辩证
社会工作作为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补充力量,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不足。社会工作通过信息整合、链接扶贫需求与扶贫供给、与多方主体共同合作的机制来助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具体模式主要有:“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互联网+社会组织+公益”“党建引领+统战聚力”等几种模式,每种模式在具体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仍然存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紧缺,农村引不进、留不住,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本土化程度低,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当前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源于将通识课程与专业教育完全割裂。应当认识到通识课程并非专业教育的累赘。高校应当加大通识课程的师资投入,明确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授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