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的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kimi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籽粒色泽不同遗传标记材料,将白粒玉米(作母本)花粉与紫粒玉米(作父本)花粉以及黄粒高油玉米(作父本)花粉大致以1:1:1混合的授粉方式,研究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普通玉米间杂交,籽粒含油量变化不大,因组合而异。用高油玉米作父本给普通玉米授粉,因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可显著提高杂交当代籽粒含油量。据试验估计,用高油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做授粉亲本,花粉直感效应值为0.35~0.38,用高油单交种为材料做授粉亲本,花粉直感效应值为 0。36~0.48.
其他文献
大麦抗黄矮病毒(BYDV)育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常规生物学抗性检测技术不能准确地进行抗性检测和抗性基因筛选。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大麦黄矮病毒PAV株系和RPV株系基因组
对籼、粳、糯3种类型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酶活性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不论是早籼品种浙733,还是早粳品种浙农l04,其直链淀粉含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变
利用5个具有不同纤维品质性状的品种(系)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20个,通过亲本和F1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发现产量性状的铃重和衣分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小,不存在母体效应,并以加性遗传效应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分析籼型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粒形性状与其中矿质元素Fe,Zn,Mn和P含量间的多种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籼型黑米粒重,粒长,粒宽,粒长/
以2个热带玉米群体Pool16、Pool18的不同世代种质为材料,分别种植在开花期充足灌水,中度水分胁迫和严重水分胁迫3种水分梯度条件下,研究玉米的雌雄穗开花间隔(ASI)与产量及其其它
本研究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6个春小麦品种(系)及北方冬麦区的17个冬小麦品种(系)D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3个微卫星引物在23份材料间共
采用籼、粳亚种间杂种F1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对水稻穗颈和倒2节间维管束等性状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颖花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颈大,小维管束数的遗传力在70%以
用MeJA浸种能抑制水稻种子萌发,经MeJA处理的秧苗其苗高增长率受到明显控制,苗高显著降低。与此同时,秧苗内源ABA含量显著增加,内源GAs和IAA含量显著降低。MeJA能有效减缓干旱胁
本文用7个不同穗型的中稻品种,研究了重穗型、中穗型、轻穗型品种的穗颈节间组织特性及籽粒充实的关系。结果表明:穗颈节间维管束数目,维管束、韧皮部面积,茎横切面、茎壁 、髓
采用程氏指数法研究的结果表明:95个籼粳杂交育成水稻品种均划入粳型或偏粳型;6项亚种特征性状中穗壳色、酚反应、稃毛、叶毛及籽粒长宽比全部或大多表现典型粳型特性,少量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