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构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和贯彻于中国文化的始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对中国古典美学发生了深刻影响,使中国古典美学在追求和谐的同时,形成了适度包容和善于吸纳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中和 背景 特征 美学精神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状态。中和原本是节制人的行为和感情的原则,要求人们自觉避免过于激烈的感情和行为方式。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规范,中和成为人们一种自觉、主动的人生实践活动,由“善”升华为“美”,对中国古典美学发生了深刻影响,使中国古典美学在追求和谐的同时,形成了适度包容和善于吸纳的创新精神。
  
  一、中和产生的背景
  
  中和的内涵源远流长。在对我国各地的考古发现中,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这些文化经过交往、融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文化。在融合过程中,政治关系和战争手段,促成了中和思想的产生。战争把华夏各诸侯国统一起来,但是,战争不是目的.是为了促成和平,“春秋时期的霸业,论其实际,是向着两个方面同时并进的,一方面是朝向和平,另一方面是朝向团结。和平与团结,本是一种要求之两面”,所以,战争以外,有了多种解决纠纷的手段,如外交。各诸侯过在外交中的讲信义,成为一种优美文化。“春秋时代,实可说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已发展到一种极优美、极高尚、极细腻雅致的时代。”这种文化精神,就是中和文化精神的基础,就是中和审美形态的萌芽。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都认为,宇宙中的事物充满了相互对立、消长的因素,如《周易》、《老子》、《国语》、《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关于阴阳、五行的记载,都说明了事物之间相互对立、消长的关系《老子》中提出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指对立面的“中和”“调和”。在先秦思想家看来,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经孔子总结,上升为一种政治、礼教、艺术和人格修养,即中庸之道。《礼记·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等,都是关于中和的表述。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与“中和”之理不谋而合。可见,中和的产生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对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一种自觉是人生实践活动,奠定了中和作为美的基础。
  
  二、中和的审美特征
  
  中和的审美特征与中和文化密切相关。中和的本义,《中庸》开篇是这样讲的:子程子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未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可见,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学问,是讲究如何与人合作,合作的时候又怎样才能够维护自己与别人的共同利益的学问。中是人做人处世的基本态度与原则,而庸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中特定的规律,中庸不是和稀泥,它是对人类社会存在状态的一种理性分析与研究。为此,儒家提出用“礼”来规范人们的感情和行为。在儒家看来,“礼”是一整套秩序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人具有塑造和培育作用。《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论语》中“立于礼”的说法,说明人的各种情感心理必须经过“礼”的训练。古人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当时是具有十分神圣意义的。由此也可以看到,“礼”在主宰、规范、制约人的行为、动作、语言的同时,对人的内在心理,尤其是我们今天说的审美趣味,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先君周公制《周礼》日:“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于是,艺术中出现了许多歌功颂德、弘扬道德美的作品。这种思想被儒家传承、发扬,逐渐成为人们自觉地审美追求。《论语·雍也》中提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等,把中和之善和中和之美结合起来,阐述了中和作为美的主要特征,即中而有节、适度包容,多元协调、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圆融完美。
  中而有节、适度包容是说中和作为一种尺度,一种标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都要对感情和行为方式加以一定的节制。
  对感情和行为方式加以一定的节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表现。人类最初宣泄感情的方式,和其他动物没有多大差别。但是,社会文明的出现,使得人类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节制,人类既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和宣泄感情,又能对自己的感情加以节制,避免感情的泛滥,使内心保持和平宁静,从而促成人格精神的和谐。这就是中和的积极意义。《诗经·关雎》写一个男子的浪漫情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有中肯的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的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现的太强烈。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形容一个美女:“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也可以看出中和作为一种尺度,在我国传统美学上的意义。在儒家,中和思想主要表现在对人际关系的平衡、和谐、统一的追求。比如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精神就是中和的,也即直道中行,刚柔并济.外圆内方等,要合乎“礼”的要求。这种趣味对中国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影响《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先君周公制《周礼》日:“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于是,艺术中出现了许多歌功颂德、弘扬道德美的作品。这种思想被儒家传承、发扬,逐渐成为人们自觉地审美追求。
  多元协调、和谐统一就是强调多样性的和谐统一,追求“五味调和”、“八音克谐”等平和、宁静、渐进的境界。“五味调和”、“八音克谐”是中国古代烹调和音乐的境界,常用来比喻平和、宁静的境界《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 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的基础是多样性的统一,事物的多种因素只有统一,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这一点,在中国艺术和社会活动中有明显表现。书法中存在长与短、斜与正、方与圆等多种因素,他们和谐地统一于整篇书法中,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正和儒家倡导的不激不厉、温柔敦厚、博大包容的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园林中松柏与竹子同植一庭,参差呼应等,它的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差异不大,且往往异中有同,使单项美变为综合美,显得韵味更加厚重。颐和园在众多的建筑布局中,体现了“寓变化于统一”的原则。其中每一亭殿,下部都由挺拔、坚实的立柱支撑,以直线为主:而上部的房顶则由犬牙交错的飞檐组成,以曲线为主:殿宇轮廓多呈长方形,而中央顶部则为圆形,直曲、方圆巧妙统一。真是疏中有密、浓淡相间、动静交错.远近对比,使整座园林处处有新意,处处不雷同,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巨幅画卷。
  中和的最根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是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灵魂。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一种冲虚中和的系统,十分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融的、安定的、和谐的生活秩序。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说的“天”有多种涵义:一指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的天:二指主宰之天,即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地:三指运命之天,指人生中无可奈何的“命运”:四指自然之天,指自然的运行:五指义理之天,即宇宙的最高原理。与此相关,中国的“天人合一”就包含有多种意义:宇宙观上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宗教观上的神与人的统一:伦理观上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和艺术观上的景与情的统一。就伦理来说,中国的“天人合一”主要是将人伦关系天道化,或者说使天道人伦化,从而建立起具有准宗教意味的政治道德系统。儒家在这方面做的贡献最大。孟于讲“天人相通”,董仲舒讲“天人相类”,都是指有意志的主宰之天与人类的关系。我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封建主义时代,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上天和皇权成为至高无上的东西.个体生存需求和思维没有自由表达的可能.人类对“上天”产生一种敬畏的感情。由此导致人与自然的不断和谐,大自然是人类物质生活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寄托。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说明在很早时期人们就注意在山水之间寄托自己的情趣。《诗经》中大量出现的“比兴”手法,也大多从自然风物中选取对象,引发、比喻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不是从道德意义上,而是从审美意义上,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联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那种道德象征式的自然转而成为人们冶情悦性的对象。人们不是从自然中找什么君子之德、智者之智、仁者之仁,而是从中找精神的寄托,找情趣,自我安慰。南朝画家宗炳说:“峰帕皖疑,云林森渺,圣贤琐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围绕人通过劳动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问题,论述了通过劳动使自然界“人化”变为“人化的自然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自然界起初只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他的关系就象动物同他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牲畜一样服从他的权利。”马克思还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6]既说明了人类早期和自然界的关系,也说明了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自然逐渐建立起的和谐的生存关系、审美关系,使自然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艺术的景与情的统一上,近代学者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夫之说得更明白:“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高,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生惜,情中生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景生情,情中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情景一合,自得妙语。”这里,情与景不只是互相渗透,而且互相生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这是真正的审美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这就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物我两忘、上下流通的境界,使人的全部身心与天道自然相统一,也就是说要在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中去领略美的意境。它不仅要求人与自然保持最大的和谐,而且要求人与他人之间以及人自身都要有一种和谐和宁静,并以此追求圆融完美,达到理想境界。
  
  三、中和与我国古典美学的精神
  
  中和文化贯彻中国文化的始终,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情趣发生了深刻影响。中和文化从一产生就包含着积极的吸纳和融合精神,所以,在我国文化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促成了中华民族积极而又有意义的人生实践,使审美活动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首先,中和强调个人感情的和谐、平和,也就是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对感情和行为方式要加以一定的节制,尽量避免过激的感情和行为方式,对后世艺术活动发生了深刻影响。一般的说,中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很少有表达狂怒和狂喜的作品。多数古代诗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诗教”精神,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判现实。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总是委婉曲折,含蓄深沉。中国古代诗歌的感情也很真挚,但不像西方诗歌那样迷狂。情感的宣泄与表现形式使中国古典文学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这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特征在古典美学中的历史积淀。其次,中和文化包含的吸纳、包容精神,促进中国古典美学在漫长的发展时期,不断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外来文化,在文学、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等领域都形成了以中和为根本的不断完善的美学理论。第三,中和要求个人顺从协调有序的伦理道德规范,注重整体效果,审美上追求多样统一、整体和谐的情趣,促进各种艺术不断进行调整与创新。达到整体均衡与和谐的效果。
其他文献
前期拍摄对画面的影响  质感方面,好的镜头解像力好、成像效果好、质感好;距离拍摄对象越近,质感越好;感光度越低,质感越好;空气透视度越好,质感越好;光线越充足,质感较好等。  影调方面,主要是根据自己对作品结果的心里期待定位而选择:是在阴天拍摄还是在散射光天气拍摄,是一早一晚拍摄还是下雨下雪天拍摄,是刮风天拍摄还是云雾天拍摄等,为了避免吃光现象出现,尽量避免反差较大的环境里拍摄,如果必须在反差大的
[摘要]电视剧《乡村爱情》没有跌岩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扣人心法的敌事节奏,它靠着朴素细腻的叙事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当代农村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以及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在叙事策略上该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叙事节奏上某些地方显得拖沓,剧情抻得过长等,但瑕不掩瑜,整体上来说《乡村爱情》仍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值得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乡村
[摘要]“吸血鬼”作为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文化现象,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学根基,构成了吸血鬼电影类型美学的核心;吸血鬼文化的产生,是多种历史因素的综合作用;吸血鬼电影都从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中汲取了营养;其实任何一种电影类型的起源都是一个特定的民族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遇到的特殊问题,所以类型片的创作一定要有宏大的历史和社会眼光。  [关键词]精神内核 宗教 迷信 原型 人文主义    一
[摘要]1999年,美国影片《美国丽人》一举夺得奥斯卡5项大奖,各界对其也好评如潮,本文试从符号的象征意义的角度时影片中出现玫瑰的场景进行分析,并指出影片译名用《美国丽人》存在的不妥之处,得出影片名翻译的一点启示。  [关键词] 《美国丽人》 玫瑰 象征惠义    1999年,影片《美国丽人》得到奥斯卡8项提名,并最终夺得5项大奖。能够得到电影界公认的最高奖项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非易事,影片也必定有
摘要 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从五十年代开始,其间经历了无数的版本。每个版本都不尽相同。改编产生差异是多方面的,近年来,金庸影视剧在改编中仍然存在着与原著情节相冲突、影视剧的细节处理不当等问题。  关键词 金庸 影视剧 小说 影视    央视武侠大戏《笑傲江湖》至今还在全国各地宽相播出,金庸武侠热意犹未尽。金庸先生此前曾对央视版《笑傲江湖》作了一番点评。他认为(央视版《笑傲江湖》)内容修改得比教多,
段祥云 摄 / 山西吕梁岚县王狮乡阳湾明德小学  为留守儿童教授摄影的想法缘起于三里屯的一家湘菜馆,徐松和蒋磊磊探讨出了整个摄影课的雏形,在一年多的相处后,孩子们已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攝影观。这些来自于不同孩子的影像就如同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由内而外,从抽象到具象,由想象到现实,由虚构到真实,由学习到应用生活……这些影像无关器材的贵贱、无关技巧的高低、也无关荣誉和名利,这些质朴的画面全都来自孩子
摘要 约翰-济慈(1795-1821)是1 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诗人之一,其创作于1819年1月-9月的六大颂:Ode on Mel ancholy,Ode on indolence,Ode to Autumn,Ode to Psyche,Ode on a Grecian Urn和Ode to a Nightingale被公认为诗人最为成熟和重要的作品。诗歌中诗人用丰富浪漫的想象再现一幅幅
摘要 电影《赤壁》的服装设计,以历史原型为基础,兼顾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相关文字描述,在古典的基调里,灵活融入时尚元素,最终呈现于观众视野中的三国服装,在造型上具有浓郁的复古主义气息,色彩上则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  关键词 《赤壁》 电影服装 设计手法 复古主义 表现主义    由吴宇森执导、叶锦添担任美术设计的电影《赤壁》(上、下),是近期备受关注的一部上下续集的杰出影片,上映以来已有多人
摘要 影片《红河》,讲述了一个有恋父情结的越南少女阿桃在中越边境的特殊境遇。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分析学理论为工具,可以更好地解读影片所讲述的美好但凄婉的人性。  关键词 恋童 恋父 红河 人性    澜沧江,流经中、缅、老挝、泰、柬和越南,在东南亚叫“湄公河”,在云南有些河段被称为“红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影片《红河》精美的海报用“中国情人”、“异国怀缘”、“爱情浩劫”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摘要 1949-1966年间,伴随着中国人民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电影语境也逐渐从自主走入了政治集中的意识体制,使得电影作品更多地与时代、政治、社会和国家强大的政治意志交融于一体。在不断解放与不断纠正中,与其说一部分电影题材给国家体制和意志带来许多风暴,不如说它更充分表露了当时人民在政权独立下的对生活的强烈憧憬。十七年的电影发展为中国电影界带来了力所能及的话语权,并逐渐走入中国电影中第一个先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