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节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
  Flash动画“青青草原上的体检”故事引入:智羊羊免费为羊村的朋友体检。第一位村长(体检结果:糖尿病、老花眼),第二位美羊羊(体检结果:红眼病),第三位沸羊羊(体检结果:健康),第四位懒羊羊(体检结果:坏血病)......灰太狼趁大家都在体检的时候抓走了美羊羊,大家预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入手,吸引学生兴趣。罗列出一些常见的病“糖尿病、老花眼、红眼病、坏血病”,让学生分析病因,初步感知传染病是具有传染性的。
  环节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传染病的特点
  师:展示三则材料:1348年欧洲爆发鼠疫的影响;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的影响;对比“红眼病和近视眼”。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传染病的特点。
  生: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设计意图】以事实为依据,罗列大量的数据,让学生感知传染病的影响大,范围广。
  知识点二:传染病的概念
  师:在生活在,你知道那些常见的传染病?
  生:艾滋病、肝炎、流感
  生:蛔虫病、肺结核
  师:这些传染病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
  师:比如说  艾滋病    肺结核    蛔虫病
  生:艾滋病病毒  结核杆菌   蛔虫
  师:教师进一步提出病原体的概念。我们把“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称为病原体。”
  (知道了病原体的概念后,学生很容易理解传染病的概念)
  生: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病原体”的概念,从而理解“传染病”的概念。符合概念建构中提到的:由基本事实“艾滋病、肺结核、蛔虫病”得出次位概念“病原体”、“传染病”的这么一个规律。
  知识点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师:下面我们就以流行性感冒为例,分析流感是如何在人际间传播的,为了让大家对流感的传播过程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兴趣小组的同学有精心为大家准备一个情景剧,大家掌声有请。
  生:情景剧表演(旁白:最近甲同学非常的郁闷,因为他不小心得了流感,而且已经有了明显的流感的症状,开始咳嗽打喷嚏。哟喂,好,此时他身上所携带的流感病毒正通过空气和飞沫到达乙同学身边,被乙同学吸入体内,而乙同学更是郁闷……几天之后,班上好几名同学都患上了流感。)
  【设计意图】其中一位学生扮演“病毒”,将微观世界放大,让学生对流感病毒的传播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师:好,请大家结合刚才的情景剧表演阅读教材109页,然后同桌之间讨论,概括出流行性感冒在人群中流行所经过的环节,并思考情景剧中的甲同学、乙同学和空气分别充当了哪个环节。
  师:甲同学充当了哪一个环节?
  生:传染源
  师:为什么?
  师:引发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生:流感病毒
  师:谁携带有这种病毒
  生:甲
  师:它不仅携带了这种病毒,而且他还通过咳嗽和打喷嚏,把这种病毒散播到了空气中,因此他就是该流行小感冒的源头,我们称为传染源。
  师:只有人才能传染人吗?
  【设计意图】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传染源”的正确理解。
  生:不是,还有动物,比如禽流感、猪流感。
  师:所以什么是传染源呢?
  生: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
  师:那是不是坐在甲周围的其他同学都会患病呢?
  【设计意图】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易感人群”的正确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传染。
  生:不是,只有那些,体质差、对流感缺乏免疫力的人才容易患病,这类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师: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为什么呢?
  生:老人和小孩与青壮年相比,体质要差一些,抵抗传染病的能力要弱一些。
  师:然而甲同学身上所携带的流感病毒是如何到达乙同学身上的呢?
  生:(空气)
  师:同学们考虑一下,所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都是一样的吗?
  【设计意图】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传播途径”的正确理解,知道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一种传染病可能有多个传播途径,为后文针对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做铺垫。
  生:不是,有些是通过空气传播,如流感
  生:有些是通过饮食传播,如肝炎
  生:有些则是通过体表接触传播,如脚癣。
  师: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师:假如其中有一个环节没有了,此时流行性感冒还能否流行起来呢?
  【设计意图】实际上这就为我们预防传染病埋下了伏笔。
  生:不能
  知识点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师:假定说我们班的甲同学真的患了流行性感冒,为了防止流感在班上继续扩散,针对这三个环节可以分别采取哪些控制措施?(第一、二组的同学就传染源这个环节展开讨论,第三、四组的同学就传播途径展开讨论,第五、六组的同学就易感染人群这个环节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积极讨论
  生:传染源(甲):打针、吃药、住院、戴口罩
  生:传播途径:对教室进行消毒处理,勤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的流通
  生:易感人群:加强体育锻炼、打流感疫苗、不去人多的地方
  环节三:情感教育
  师:传染病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文明的卫生习惯。同学们想想,在生活中,我们有那些不好的卫生习惯呢?              (下转94页)
  (上接101页)
  生:饭前便后不洗手
  生:吃完饭不及时洗碗
  生:随地大小便
  生:........
  师:我们要大声的对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say“goodbey”。
  师:同学们再想想,你在生活中有那些好的习惯,我们可以相互学习。
  生:不用一次性纸杯,自己带杯子
  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传染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有一个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传染病流行的机会。
  环节四:知识小结、作业检测
  【设计意图】形成知识体系,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师生要突破课本教材,使学生产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善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养语感、创造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生活、情感体念,教师精讲、学生巧炼,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当前的初中学生特别聪明、懂事、也特别调皮好动,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戰。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锐意改革,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每个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的终极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維和实践能力。因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素质教育还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素质教育还必须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深刻地认识到,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有极大的选择自由,而学生的语文学习更需要充分的选择自由。语文学习必须广泛涉猎,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积淀。  关键词:网络  网络时代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网络不可避免地对语文教学产生着重大影响。网络进入语文课堂,它给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具有了现代化的气息,大大地推进了语文教学手段的
期刊
我是一名城镇村小的英语老师,从事英语教学已有四个年头了。在工作上,也渐渐没有了刚工作时的那份青涩。想到自己当初上第一堂课时的紧张的情形,至今都历历在目。孩子们是那样的朴实、纯真。可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却又是那样的渴求。想到这,我的工作热情也就更加的高涨了。“用激情去点燃课堂的生命火花!”也是我当时有感而发的心语。而今,四年真的可以改变很多。由原来的只关注课堂到现在的了解课堂的火花之源是学生——关注那些
期刊
摘要: 纵观现在的小学英语,由于受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它能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 英语教育;学生差异;分层教学;学业评价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几个年头了,总感觉所教班级多,时间少,任务重,压力大。加上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要想提高英语教学的质
期刊
一、拥有健康的交际心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因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完整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这些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挥,进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心理的形成。教师要有包容的心态,让学生敢讲,敢说。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其中也必然有许多不成熟,甚至幼稚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自己
期刊
摘要:课改背景下要上好初中生物课,不能墨守陈规,得完成以下四种转变:师生主体地位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课本知识的转变和作业形式的转变。做到这些,才能符合课改背景下新型课堂的要求,才能堪称好课:  关键词:课改;转变;好课  课改要求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土、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改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教学热情,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朝
期刊
有一种情境叫 “哀而不伤”。如果我们仔细揣摩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便能充分感受到文中处处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挥之不去。这份忧伤所产生的情感价值和文学价值,让我深深地沉醉在淡淡的月光下的那片刻宁静的梦中。  如果忽略了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我们仅从简单的文字揣摩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情感思绪,往往很难理解出佳作的真谛。比如欣赏诗经里的《黍离》,我们只有了解到是周大夫“行役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期刊
摘 要: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世人赞美她的才情,也羡慕她与赵明诚的美满爱情。但真的如此吗?通过她的词作我们可以看到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她的词中尽是缠绵相思之“愁”,但经历了幽怨曲折的情感变化,后期词表现爱情的忧患感和失落之“愁”,语意幽咽。  关键词:李清照 赵明诚 爱情 愁   最为人们耳熟能详是李清照赵与李完美和谐的婚姻,他们对金石书画的公同爱好,他们踏雪赌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是一个逐步深入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概念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和反映。它是数学学科的核心,是学生进行计算、解题、证明的依据。数学概念是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