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民科”苏东坡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e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一定非得要像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那样搞出几部彪炳千古的皇皇巨著来,才能叫科学家。中国历来就没有搞理论科研的土壤,四大发明也都是诞生于偶然的民间实践活动,不是理论集锦。即便如此,中国历史上还是涌现出了不少民间科学家,在现当代语境中,民间科学家简称“民科”,多半是由一些没多少学术素养的、偏执的民间科学FANS构成,他们往往会宣称自己发现了宇宙的真相,证明了费尔马大定律,彻底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反正让人觉得不太正常。
  苏东坡算是古代文人中最有名的“民科”之一了,因为他会亲手制作酿酒窖和炼丹炉,可以说是实验化学的先驱。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沈括,跟苏东坡是好友。他曾与苏东坡两人合作,撰写了一本中医名著《苏沈良方》。毫无疑问,医药科学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性命攸关。尽管古时的中医科学性稍弱,但却有着较强的实用性。
  由此可见,苏东坡虽然没有学过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但他却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他这个“民科”还是很有些“干货”的。尤其是在治理中国历史上最让人头疼的水患时,更能体现出苏东坡杰出的科学头脑。
  杭州是人间天堂之首,西湖是杭州勝境之首,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也许正因了苏东坡先后两次出任杭州行政长官,才使得西湖具有令人神往的鼎鼎大名。苏东坡第二次主政杭州时,发现水草封住了大半个湖面,西子湖快变成“稀紫糊”了。当时西湖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杭州城的供水中心,也是南北方交通要津,还是全国的税收重点——因为西湖水质好,酿酒业发达。东坡大人对此残局痛心疾首,便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西湖的水患。
  他上报朝廷,请求整治西湖,同时积极筹措经费,还把自己的书画作品变卖,用私款充公款。他亲自出马,规划、设计、指挥了西湖的彻底治理工程。他下令撤掉湖中私围的葑田,在湖心亭一带全湖景深之处,建立了石塔三座,禁止在石塔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淀。又用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在湖中建筑了一条沟通西湖南北岸的长堤,堤上修建了六座石桥以流通湖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各种花草。于是,六桥烟柳的景色,使西湖平添了无限妍媚。西湖疏浚以后,全湖又恢复了一泓碧水。面对此情此景,东坡先生忍不住吟诗一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时至今日,西湖美艳依旧。一项水利工程,可以惠济千年的不多——都江堰算一处,大运河算一处,苏堤也算一处。仅此一项,苏东坡足以名垂千古。另外,苏东坡在徐州、湖州等地指挥抗洪抢险时,也展现出卓尔不群的领导指挥能力和水利专项技术功底,为当地百姓创造了平安幸福的生活环境。
  所以我们在谈论苏东坡时,不仅仅是在谈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在谈论一位名垂青史的民间科学家。
  点评
  写苏东坡的文章实在太多,因此想写出彩并不容易。而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不落窠臼,摒弃苏东坡最为人熟知的文学家身份,而为其贴上了“民间科学家”的标签,这样的写法使文章观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还兼顾了趣味性和探究性。在作者看来,苏东坡不仅在实验化学和医药科学上颇有造诣,更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展现了其才华。而作者所举的几个例子,更是将苏东坡的“民科”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信服。见解如此独到,且能自圆其说的文章,自然是一篇创新佳作。
其他文献
我国正在脱离以高额关税、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及其他限制性措施为主要特征的封闭经济格局,致力于构建以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性经济格局;以期提高我国经济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餐桌上的安全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文章从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重点从生产环节、流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文章基于供应链研究视角,分析和研究了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来源和加剧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
一、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所谓企业家,是指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冒险犯难的精神,而又以其特有的素质及合理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主持者。一个经济社会纵然有巨
在新形势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同样要深化改革,以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改革必须树立这么一些新的观念:——树立现代化图书馆的观念。现代化图书馆的要
【正】 由安徽省交通厅主办的首届交通技术及设备(合肥)展览会将于2001年4月25日-27日在安徽合肥·安徽省博物馆举办。华东地区是我国公路、铁路、水运交通最为密集的地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研究中引入科技价值链的概念,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置于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的整个链条中,并结合案例进行了系统
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过去我们的认识长期存在着误解和教条,把计划经济当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排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文章利用改进的不变替代弹性(CES)模型和回归模型,以3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样本,探讨了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和在集聚效应影响下的技术推广效率。结果表明,36个国家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