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探析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持学生的语感,语感对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文章、英语单词和短语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语感培养没有捷径,只有加强英语的实际应用才能提高。虽然没有捷径培养语感,但教师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更高水平上掌握语感。本文结合教师的实际经验,与现在小学英语教育培养中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来探索语感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感;策略
  一、引言
  小学英语作为学生英语阶段的启蒙教学,在学生学习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由于教学体制的不完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缺乏足够的经验,导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同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难免产生很多的问题,导致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措施,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使课堂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二、小学英语教育中语感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言语表达,培养学生语感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模式创新,融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可以达到学生身心共同成长的目标,保证学生在教育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语言表达这一基础教学目标入手,对学生的英语语感和道德素养进行双重培养。总之,在当今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小学生在基础教育和培训中的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确保学生有效的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分析每个学生自己的优势单独去制作学习方案,充分落实创新的教学政策,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1]。
  例如,在学习"What time is it? "这一基础句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根据该句型进行扩展延伸对话,在最常用的交际性语言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时间观念,在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因为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养成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英语知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具备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守时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影响。学生的情境对话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守时习惯的积极影响,可以在教师精心安排的学习情境中学会如何组织语言[2]。
  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中经常提到的一种能力。它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英语实践和应用中有效地理解英语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由于心理和学习思维的不成熟发展,英语语感常常借助英语的机械记忆来完成。教师可以采取合理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英语技能的发展。
  (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质量
  结合英语阅读语段进行英语语感的培养是当前主要教育措施之一,学生在了解英语知识,阅读英文阅读片段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对同类型文化感兴趣,就会自主的培养起阅读兴趣,教师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其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利用我国现在比较出色的多媒体影像对学生展示英语阅读图文片段与中文翻译,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积极的英语教学氛围,对学生进行积极影响。在这过程中教师主要的策路之一是通过语言类学习策略的教学,引导学生对英语知识中蕴含的内容进行关注。
  例如,在学习“breakfast"这一主题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早餐进行对比,并且举例几个含有中西早餐描写的阅读片段,学生们就会对其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不断在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方面进行能力提升,以此来提升自身的英语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早餐文化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饮食习惯的不同,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地域特点,教师可以以此为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两种饮食文化进行简单的英语短文写作练习。在这过程中可以应用学习背诵的单词以及句型,融合自身想法进行再次加工。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在英语误堂中夯实自身的英语基础。也能让学生对其中蕴含的德育内涵进行深层次理解,更快速吸收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语言索养[3]。
  早餐文化中蕴含着中西方不同的饮食习惯以及餐桌礼仪等德育教育内容,教师通过具体的写作练习可以让班级内的英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学生也能通过具体的写作练习,了解英语课程和德育内容融合之后更强的感染力,在感受生活和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英语知识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在我国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激烈的过程中,我国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教学工作,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为了我国未来与国际接轨更为顺利,必须加强小学对于英语的教育,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小学英語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最前沿教学力量,应负起责任和担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培养学生语感,让孩子在未来英语学习中更创辉煌。
  参考文献:
  [1]张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7.
  [2]杜文博.小学英语语感教学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90.
  [3]吕伟伟.基于语感培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素[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91-92.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晚饭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不适,持续5 h不缓解,无意识丧失.次日胸闷心悸时至外院就诊,血压测不出,心电图为单形性宽QRS型心动过速,心率141次/min,予电复律转复.外院住院治疗期间予利多卡因、可达龙静脉滴注。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行,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完善。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环节时,都会带领着班级的学生进行课前导入,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知晓自己所学的内容,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时并不注重教学方法,集中不了学生注意力,反而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课前导入,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学习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课前导入;方法与技巧  教育事业在新时代背景下
期刊
患者女性,83岁.因"右上肢肿胀、疼痛5 d"于2008年3月13日入住我院.2008年3月8日中午因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在外院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术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术后4 h患者右前臂肿胀、疼痛,并进行性加重。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实施下,校本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例如课程开发较随意、课程目标不明确等等,这些缺点和不足都影响着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研究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不断探索更加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模式,以此促进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朝着更加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校本课
期刊
目的 对比老年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2年的临床预后.方法 入选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因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置入DES或行CABG的老年患者(≥70岁)共295例.随访2年,记录患者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管重建的情况.结果 共206例患者行CABG,89例患者置入DES.随访2年的累积死亡率CABG组为10.2%,DE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杰出的心血管内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心电学及心导管学的奠基人之一、解放军总医院原专家组成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心肾教研组原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原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一、二届编辑委员会副总编辑黄宛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28日不幸逝世,享年91岁。
期刊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自1986年4月至2009年4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有6029例先心病施行了介入治疗,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388例并发症和5例死亡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将遗留严重功能障碍及需要经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定为严重并发症,将患者离开导管室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定为迟发.结果 6029例先心病患者介入术中及术后并发
期刊
摘要:高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师生都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其中,数学是高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算法的应用可以加速学生的数学学习,但是在算法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对新高中数学课程中算法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现状分析  引言  高中数学历来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门很
期刊
缺血性心脏病及其最终表现心力衰竭是目前主要死亡原因.对心力衰竭治疗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不能逆转其恶化.近期关于心力衰竭治疗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如何用健康心肌细胞取代受损心肌细胞,诱导血管生成及寻找最佳的胚胎或成体干细胞取代受损细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