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克罗恩病五例治疗经验与教训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c2009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患者女,24岁,克罗恩病(CD),腹痛、腹泻黏液血便.5-氨基水杨酸(5-ASA)、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柳氮磺胺吡啶(SASP)+锡类散灌肠无效.使用泼尼松+硫唑嘌呤后病情略好转,1个月后改单用5-ASA,CD复发.肠镜示:横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黏膜充血、糜烂,盲肠、升结肠黏膜糜烂、溃疡、出血、大量假息肉、肠腔狭窄.停用5-ASA,予泼尼松+硫唑嘌呤+中药(三联疗法),治疗半年患者要求改用5-ASA后,肠镜示盲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黏膜呈卵石样改变,见纵行溃疡、片状糜烂及假息肉.红细胞沉降率71mm/1h,C反应蛋白(CRP)59mg/L,血小板395×109/L,予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治疗后好转。

其他文献
患者女,70岁,因"持续上腹痛1d"入院,伴有腰背部疼痛,呕吐,无发热.患者既往有"胆结石"史约20年,曾多次腹痛发作,但一直拒绝手术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8℃,脉搏115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85 mmHg(1 mmHg=0.133 kPa),巩膜无黄染,腹胀,左上腹及下腹部压痛明显,伴有反跳痛。
期刊
目的 观察4-氨基水杨酸(4-ASA)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炎症损伤、肠组织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等的影响,探讨4-ASA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30),实验组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建模第5天将实验组按照处理方式分为实验对照组(n=1
2009年12月4日—6日,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承办的第九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在12月4日的消化病学院课程中,世界胃肠大会主席Richard Kozarek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及消化内镜分会的主任委员分别作了相关学科现况与进展的报告.12月5日-6日的大会中,国内外专家就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60余场精彩的专
期刊
目的 观察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设空白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予30 nmol/L阴性小干扰RNA(siRNA)]、HDACI低剂量组(予15 nmol/L HDAC1 siRNA)和HDAC1高剂量组(予30 nmol/L HDAC1 siRNA),siRNA转染48 h后,分别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指结肠运动障碍,结肠将内容物推进速度减慢或结肠收缩乏力。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该学科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有效渗透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以确保传统文化得到更有效的传承和弘扬,进而为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提供支持。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有效渗透和传承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
目的 探索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所致的大鼠内脏敏感性改变中神经源性炎症参与的证据.方法 给辣椒素去感觉神经支配模型大鼠行为期21d的CUS,以直肠扩张诱发的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分值评价内脏敏感性,以全结肠黏膜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评价黏膜炎性改变,用甲苯胺蓝+曙红染色法
患者男,64岁,因"突发腹痛7 h,便血1次"于2009年2月18日凌晨入院.患者入院前7 h饮洒后出现突发性腹痛,以脐周和中上腹部为重,呈持续性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食物,无呕血及咖啡样物质,排便2次,均为黄色软便,自述排便后疼痛症状不缓解。
期刊
目的 分析反流病诊断问卷(RDQ)评分低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比较和分析1 48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22例RDQ积分<12分者和126例积分≥12分者的临床特征.对两者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反食的程度及频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RDQ低分病例的不典型症状如胸闷、咽部异物感、嗳气,失眠、焦虑等出现的百分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22例RDQ平均积分为7.59±2.48,
目的 旨在观察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信号转导抑制剂对构建的急性胰腺炎体外模型中核因子(NF)-kB变化及与炎性反应的影响,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R42J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雨蛙素处理组、雷帕霉素(RPM)+雨蛙素处理组、AG490+雨蛙素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