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夕“军委城”选址建设始末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i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众抵京,当天,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驻香山。日理万机的开国领袖们,开始为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10月1日而忙碌。
  开国大典在即,然而,摆在中央军委眼前的头等大事,是要解决三总部及已成立的或即将成立的各军兵种机关进城后的住房问题。
  战争年代,部队官兵长期处于四海为家的状态,爬雪山过草地转战南北,没有固定的住所,走到哪儿打到哪儿,打到哪儿住到哪儿。
  如今,部队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从流动的战争征伐转为驻守备战,基本任务由夺取政权转为发展、巩固、维护政权,保卫国家的安全。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决定了部队及统帅指挥机关必须具备比较稳定的能适合于驻守、训练、战备工作、生活的居住条件。
  于是,筹建军营这项陌生而十万火急的任务提到了军委的工作日程上。
  中央军委机关进驻香山后不久,时任总后勤部部长的杨立三,被叫到香山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开会。
  会议由朱德总司令、聂荣臻副总参谋长主持,主旨是研究军委三总部及各军兵种机关成立后进城的选址事宜。
  会议决定: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军委必须于9月中旬前迁进北平城内办公。完成这项工作,顺理成章地成为后勤部门的头等大事。
  杨立三早年曾在国民党某师任新兵招募委员,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担任过红十二军军需处处长,红一方面军总经理处处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财政部部长、总兵站部部长、后方办事处主任等职,领导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的物资供应和兵站保障工作。长征途中和到达陕北后,一直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站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兵站部部长、八路军后勤部部长、晋冀鲁豫中央局经济部部长、华北军区后勤外线司令员……在他的戎马生涯中,一直是老“后勤”。不过,战争年代对“后勤”二字的理解,几乎是“征募粮款”、“分配战利品”的代名词,是肩挑马背的“后勤”。队伍走到哪里,“后勤机关”跟到哪里。
  会后,杨立三带领总参作战部部长李涛及有关人员,整天泡在市档案馆里,先是找出清末、民国及日伪不同时期绘制的北京(平)市地形图、市政辖区图,分析、了解各区域的环境和市井民情,然后再进行实地勘察,最后确定选址定点方案。
  一天,杨立三登门拜访了北平市市长叶剑英,恳请他助自己一臂之力。
  叶剑英在听取了杨立三的汇报后说:中央机关各部门也都在忙着选址找房。因为我们的中央将由过去的战略统帅部变为国家统帅部,军委三总部及各军兵种机关选址,要与中央各部门统一安排。
  杨立三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房子不够用。
  叶剑英说:一部分可以占用没收国民党政府和外国兵营的旧房,另外还可以租用或借用一些民房。只要你选好了,我马上通知有关人员协助去办。
  杨立三说:地址选好了,再来请你定夺。有叶市长做后盾,9月中旬前让大家搬进城有房住保证没问题!
  话虽这样说,但眼前面临的困难又让他感到压力倍增:懂营房的人手太少了。准确一点说,搞过营房的人奇缺,“懂”更是奢谈!
  
  (二)
  
  5月的北平,万物吐绿。一天,杨立三急冲冲地走进北平协和医院。
  第四野战军某师供给部部长钟光殿,一个月前因急性胃出血,不得不住进协和医院。杨立三得知后,如获至宝,马上跑到医院看望他。杨立三的到来,让钟光殿“受宠若惊”,病痛似乎突然间好了大半。走的时候,杨立三什么也没说,只是叫他好好养病。走出医院大门后,杨立三转身对秘书杨恬说:“这个人我要定了,你给我盯住,不要放他走!”
  钟光殿可谓是杨立三的“老朋友”了。杨立三在太行山任八路军后勤部部长时,曾3次在大会上表扬过钟光殿。记忆最深的一次是,他让钟光殿为部队赶制3000套过冬被装,要求半月内必须完成,钟光殿领受任务后,带领军工们突击抢活,提前完成了任务。现在正是缺少人手的时候,钟光殿的出现,无疑是上天给他送来了一员“天兵天将”。
  钟光殿病情好转出院后,决定去总后勤部答谢一番老领导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然后再回部队。然而,他没想到,这一去,竟被杨立三“扣”了下来。一见面,杨立三就迫不及待地说:“小钟,你来得正好,从今天起你就不用回去了,留下来跟我干后勤。”
  钟光殿诚惶诚恐地说:“部长,我的特长是领兵打仗,愿意到前线。退一步讲,我的一切都在四野,就是来,也得办个手续呀。”
  杨立三说:“我早与组织部和四野后勤部政委打好招呼了,不用办什么手续。你老婆、警卫员也一起留下来。”
  他接着说:“建国在即,军队要进城,根据苏联老大哥的经验,军委决定成立总后营房部,专门管理、筹建全军的营房。”
  钟光殿说:“领兵打仗,咱们豁出一条命没说的,可是,管理营房,我还真不懂呢!”
  杨立三说:“大家都不懂,连我的脑子里都没有‘营房’这两个字的概念。”
  钟光殿越来越觉得任务重大。他神情变得凝重起来:“部长,我是工农干部,没念几天书,这么重要的工作,我怕……”
  “怕什么?日本鬼子被我们打败了,老蒋也被我们赶跑了,你也是三过草地活下来的人,拿出当年的那股劲,不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部长,我干!你就下令吧。”钟光殿横下决心说道。
  “好,今天就开张!”杨立三抬起手,重重地和钟光殿对击了一掌。
  当天,部长杨立三、副部长张令彬指定钟光殿、曼丘分别筹组总后勤部营房管理处和建筑工程处,两个处直属总后首长领导,共同负责军委三总部及各军兵种的营房管理、建设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城里南小街八大人胡同内一座刚租下来的四合院民宅里。
  营房管理处的具体任务是:设法解决军委三总部及各军兵种机关的用房;掌握使用购置营房的经费;研究规划全军的营房建设。建筑工程处的任务是:负责自建营房的设计并领导组织施工。
  两个处就这样成立了。这就是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的前身。
  任务下达后,钟、曼两个“光杆处长”各司其职,开始招兵买马。
  曼丘是西北某工程学校的毕业生,调来之前从事工运工作,戴副近视眼镜,平时不爱说话,很斯文的样子。他很快从接收的原山西工矿公司人员中挑选了二三十名技术骨干,调过来就敲锣“开张”了。
  这下可急坏了钟光殿,他仍是旗杆一根朝天立着!在这节骨眼上,他身怀六甲的戎马伴侣李倚带着两个孩子从太行山赶来了。钟光殿见状,眉头拧起了疙瘩:“哎呀,你这不是添乱吗?”
  李倚说:“添什么乱啦?生下孩子我来养,孩子没生下来我帮你。我当你的助手。”
  钟光殿笑了:“这个主意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这个处暂叫‘夫妻处’吧!不过你要听从我的领导。”
  李倚在部队是会计,于是就负责内勤和财务。
  李倚蹲摊办公,钟光殿四处联络选人。经有关部门介绍,很快与家住门头沟的地下党员刘璞取得了联系。刘璞也很快挑选了一位因家穷而辍学的大学生李有庚参加进来。紧接着,曼丘又从原山西工矿公司选调来两名骨干供他差遣。这样,营房管理处就有了6名成员。
  接下来,他们便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广泛收集购房线索,逐处逐地查看、购置合适的用房;审核各军兵种拟购置的机关和部队用房情况,办理经费的支付;完善已购置房产的文书手续。
  9月中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住进了中南海。中央机关和军委三总部及各军兵种机关于当月中旬前陆续迁进城内……
  如今回过头来看,驻扎在北京城区的军队的营房和地产,大都是那个时期确定的。这一切,对于50年后的人们来讲,可以说是鲜为人知。
  
  (三)
  
  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就庄严宣布:“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建国后,中央军委根据这一建军方针,相继成立了诸军兵种领导机构,基本构成了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公安军五大军种体系。同时,装甲兵、炮兵、通信兵、工程兵分别组建了直属中央军委的兵种部领导机构。也就是说,在建国之初,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基本框架,已在毛泽东等开国领袖们的头脑中初具雏形……
  然而,军委三总部及各军兵种机关入城进驻的窘迫境地实在令人忧愁。住房拥挤不堪,各办公地点星罗棋布分散各地,给办公带来极大的不便,各单位纷纷要求尽快增加营房。
  与此同时,随着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我人民解放军已基本进入驻防备战状态,除调遣部分野战军剿灭国民党残余部队外,华北、东北、中南、华东、西北五大军区已封疆定位。既然驻守备战,就要有营房。各大军区及各兵种所辖部队纷纷呼吁:急需划定营区,增建营房!这一来,营房建设与管理任务骤然猛增。
  面对这一形势,朱德总司令指出:随着战争基本结束,解决军队住房问题的方式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常言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提出,军队要走向正规化、现代化,变为国防军,必须有房子住,要动手建设现代化标准的固定的营房,并要加强营房管理队伍的建设。
  很显然,原来直属总后勤部首长领导的营房管理处和建筑工程处,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央决定撤销成立不久的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原食品工业部的基础上,将总后营房管理处、建筑工程处并入其中,尽快筹备成立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统一负责全军的营房建设管理。
  1950年1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营房建设问题的指示》,明确指示:
  国民党匪帮即将全部被歼,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逐渐由作战转入驻戎兵要地带……不能久住民房。因此,在我全国兵要地带房舍、营棚、军用仓库及一切军用建筑物甚属迫切,且数量甚大,工作极为繁重,除军委后勤部成立营房管理机构外,各级军区亦须成立营房管理部门……
  这一指示,充分表明了中央军委对部队营房的重视,同时,它也为建国初期军队的营房管理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了有利于北京市的建设,朱德下令:军委各总部机关和各军兵种机关搬出城区,出城到“新北京”建设一座“军委城”,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我军指挥机关的营房问题。
  所谓“新北京”,是日军侵华期间在北京公主坟至五棵松一线计划设立的“新市区”。它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证之一,也是旧中国的一件耻辱史。
  “军委城”的名字是朱德总司令起的,并由此逐渐叫响。
  兴建“军委城”的任务很快下达到总后勤部。杨立三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实施方案,决定由营房管理处和建筑工程处负责完成“军委城”的勘测、规划和组织施工等任务。
  时值深秋,风卷草枯;放眼远眺,香山一片胭脂红。三辆吉普车沿着长安街向公主坟郊外疾驰而去。
  钟光殿、曼丘等陪同杨立三、张令彬等总后首长,来到公主坟以西进行实地探查。在这块预建“军委城”的地皮上,展现在眼前的只有两个字:荒凉。满目的荒草和杂木,丛中或潜伏或裸露着一座座坟包和沙丘;忽而看见被惊扰的野兔、野猫在灌木丛里躲闪蹿动,忽而听到从远处传来的乌鸦悲凄的哀号……
  杨立三勉励大家:眼前这块地方看起来是有些荒凉,可它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用不了几个月,这里就要崛起一座“军委城”!
  通过探查,初步划定了“军委城”的方位、范围,各军兵种、总部机关的大概位置,即现在公主坟以西,永定路以东,南至丰台区与海淀区交界的丰沟河,北至复兴路所辖地域内。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北京西郊的“圈地运动”。
  至此,各军兵种总部机关因此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及统称——“军委城”。
  
  (四)
  
  随后,钟、曼二人根据总参确定的各大机关的机构规模、人员编制等,率领工作人员对实地进行了反复探查勘测,提出了各单位的具体位置、占地面积、营区范围等初步意见,报总后和军委首长审批。
  几天后,杨立三率领部下,携带着营房管理处和建筑工程处提出的初步意见图,再次进行了实地探查,并指示建筑工程处据此尽快制作图纸,报军委首长审批。
  图纸完成后的第二天一大早,杨立三率钟光殿、曼丘和总后其他有关同志来到中南海怀仁堂,向朱德、贺龙、聂荣臻等军委领导人作关于兴建“军委城”实施方案的专题汇报。各总部、军兵种都派了首长到会听取汇报。
  贺龙边听边对照图纸查看,叼在嘴边的烟斗却不见冒烟。突然,他眼睛一亮,对着图纸一处说:“我看呀,解放军总医院北边这块地就不要再规划了。”
  大家的目光疑惑不解地投向贺老总。
  贺龙划了根火柴,不急不慢地把烟斗点上,深深吸了一口。他说:“我建议在这块地上建一座大型体育场。有外国人称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现在我们建国了,就是要改变这个形象!医院是救死扶伤之地,而体育场是增强人民体质的。”
  朱德表示赞同:“贺老总这个建议很好,就按贺老总说的办。”
  贺龙说:“虽然我们眼下还没有钱来建它,可以先空着,等以后建。”
  贺龙当时说的这块地方,指的是现在的海淀区五棵松一带。
  听完汇报后,聂荣臻代总长指示:要抓紧“军委城”的建设,边建设边搬家,建好一处就搬过去一家;总后勤部机关、后勤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等直属单位的营房由总后自行设计,其他军兵种的营房由各单位在北京市招标设计,统由总后组织指挥施工。
  会后,杨立三对钟光殿和曼丘作了分工:营房管理处负责处理“军委城”地上建筑物等的搬迁和赔偿等事项。建筑工程处负责“军委城”建筑的设计和组织施工,并定于1950年3月破土动工。
  时间的齿轮咬得很紧,两班人马恪尽职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钟光殿率领本处全体成员走访了需要从“军委城”地皮上搬迁的近百户人家,进行搬迁安置动员;处理了约两千座坟墓,给予补偿迁葬费,并张贴告示和登报声明;作价赔偿了全部有主的树木……
  同时,“军委城”的建设也得到了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在拆迁地上建筑物和处理有关事项的同时,钟、曼二人已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签订了施工用水、用电等协议。建筑工程处夜以继日设计出了图纸,组织了足够的施工部队。
  1950年2月底,一切准备工作就绪。3月初,“军委城”开始动工兴建。军委命令华北军区从太行山和天津等地调来了一支上万人的施工部队。总指挥部就设在现在的太平路总后基建营房部院内,总后勤部副部长范子瑜坐镇指挥。
  1950年7月3日至9日,总后勤部在北京召开有六大军区领导干部参加的第一届全军营房管理工作会议,张令彬副部长主持会议并作了题为《营房管理部的任务和工作》的主题报告。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出席了会议。
  朱德总司令在会议结束时作了重要讲话。他着重强调了4个问题:一、营房管理是部队正规化的先决条件之一;二、加强营房管理工作;三、建筑营房须顾及发展,要有社会主义眼光并合乎现代化标准;四、提高营管干部业务水平,培养政治上可靠的工程师。
  不久,总后勤部召开部务会议,传达朱德总司令的指示:“营房管理部对全军各军兵种建筑工作应做到直接管、直接办。”
  是年秋,总后勤部、空军、海军等机关营区的建设已基本具备办公条件。但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这里地处郊区,吃、住、用、行不如城里方便,有些单位宁愿住在城内破旧拥挤的房子里,也迟迟不愿搬到新营区来。
  这种情况很快就反映到军委那里,朱德生气地对杨立三说:“你总后带头先搬,哪个不想搬叫他来见我!”
  聂荣臻也当即批示:按照边建边搬的原则,各单位要有个时间表。
  这样,总后勤部于1950年10月带头搬至复兴路号大院。
  1952年春,一些机关陆续搬进新营区办公:海军机关迁至公主坟东南侧的复兴路号;总政治部迁至三座门;空军机关迁至公主坟西南侧的复兴路;后勤学院在太平路号安家落户。
  再后来,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等机关也分批分期陆续地搬进“军委城”现在的位置办公、生活……
  至此,一座崭新的“军委城”初具规模了。
其他文献
凝结换热试验结果表明,所试验的水平单头螺旋槽铜管管外水蒸气凝结换热系数约为光管的两倍;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考虑表面张力作用的水平单头螺旋槽的管凝结换热准则方程.
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Analysis,简称PRA)原理为依据,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对江西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估,认为松材线虫在江西符合检疫性
对全省盆地区22个农气观测站小麦各生育期的观测资料、各地海拔经纬度及影响小麦生长发育速度的因子进行分析,建立小麦生育期预报模式,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报,可实
国家学位办自2008年9月1日起,要求各高校使用统一的学历证书档案信息平台对毕业生进行学位申报,逐步完善全国统一的学历证书档案信息数据库。高校统一学历证书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对打击和杜绝虚假文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用人单位对聘用人员的学籍档案进行查询提供了有力数据依据。由于各高校的学位档案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并且学籍管理在不同的高校管理的方式也不同,各大高校的学籍信息管理电子化程度也不均衡等诸
用于磁粉制动器中的旋转热管的研制朱刚恒(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南京210018)热管是一种具有良好高导热性能的新型的传热器件,旋转热管是一个密封的、内壁略带锥度的腔体,腔体内装有工质(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分子膜的标度特性本文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分子膜的标度特性,并进而讨论聚合物线团的重叠程度.PMMA单分子膜在日产FaceLangmuir槽上制备.PMMA由无锡华晶公司提供,分子量80000.PWhA溶于氯仿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是一种新型的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东台地区种植甜叶菊已有30年的历史,2008年种植面积超过4000hm^2,成
该文介绍了澳大利亚药品不良反应咨询委员会在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的作用,提出了借鉴其组织和运行机制,搞好我国ADR监管工作的见解。
给出了几个权范数估计,改进了准Green函数的Galerkin逼近的权范数方法。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药品电子监管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正在分类、分批、分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