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

来源 :消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dong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消防安全问题。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和政府机关对消防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消防安全管理也要迎合时代的潮流,不断实现突破创新,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加强管理模式创新。本文就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和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监督管理;创新
  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复杂程度也在日益增长,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由于各种安全事故的特殊性,消防安全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结合现代建筑物和安全事故的特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而在这个过程中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在消防工作中占据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也需要不断实现突破创新。
  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一)消防安全工作得不到重视
  这不仅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各级部门也没能把相应的消防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在一些公共区域内,消防通道被占用,甚至被当成随意堆砌废物的场所,不能做到消防栓下无杂物,这样一旦发生相关事故的时候,不能及时打开防火门,从而给人员的疏散带来影响。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在厨房一些较为特殊的地区没有按照规定放置灭火器等,甚至在一些公共场合,即便放置相关的消防设备,但也仅仅只是作为摆设,一些基础设施极度落后,并不能发挥消防安全作用,实际功能无法跟随时代的步伐。机构部门没有充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致使一些消防安全制度无法落实,并没能起到实际的作用;对一些相关器械的养护工作也没有做到位,从而使隐患长期存在。
  (二)工作人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
  在一些单位内负责安全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做到持证上岗,他们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故而使得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也由于单位对安全工作的不够重视,这些安全负责人没有较为明确的工作职责,反而是被随意并购到其他单位当中去,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还有一些消防管理人员只是作为临时工在企业和公司内部开展工作,并没能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故而专业素养达不到,同时也挫伤了他们在工作时的积极性,无法长期保持高度的敏锐性。而这些临时工可能本身对相关安全知识了解不足,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下低,甚至无法做到正确使用消防安全相关设备,使安全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对消防安全相关知识了解不足
  在一些单位和居民区,由于民众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足,从而导致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消防应急设备的配备不够到位,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就会显得格外无助,即便备有灭火器,也无法做到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为了应付检查,常常会配备一些不具备实际功效的安全设施,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防火宣讲工作,在社区范围内对居民进行统一的培训,发放安全相关知识手册。而对一些企业来说,在正式工作之前必须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安全知识水平过关。在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先对相关安全知识进行讲解,以免有特殊情况发生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许多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例如前几年发生在河南某KTV的一场火灾事故,这场事故在前期明显是可控的,在火灾尚未大面积爆发的时候,KTV内的工作人员身旁就有好几支灭火栓,如果能及时发现灭火栓并正确使用,那么这场火灾事故在极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然而不幸终究是发生了。造成这场火灾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相关人员对防火设备的位置了解不足,也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这就给前期火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火灾爆发的时候,为什么楼上的人员没能及时撤离?一方面与KTV内的实际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安全疏散通道没有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如果在这场事故爆发之前,相关工作者能及时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检查消防设备的配备是否齐全,能否正常使用,安全负责人的防范意识是否到位,火灾疏散通道是否可用,或许就能给结果带来极大的不同。同时这也与管理高层的重视程度也有关,是因为他们不够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才导致后期的管理不够到位,从而造成了事故。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并控制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管理方针,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并落实政府的相关管理政策;各个单位定期举行消防安全演练并对内部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人们心中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样在对消防安全进行演练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其防火灭火技能,真正为消防工作奉献一份力。
  三、如何实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设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指的是对不同场合的管理措施都要做到位,例如居民区和办公区域,所配备的消防设备不同,需结合人流量和该区域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适合的措施。而一些单位机构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消防监督工作就无法发挥其原有的功能。所以健全管理体系,才能使得各项任务的分工更为明确,才能防止一些地区被遗漏情况的发生。例如在对工作任务进行分配的时候,可以将工作人员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等级,这些人员各自负责不同的消防安全工作,例如相关的宣传工作和各项安全设施的检查工作分别由专人负责,保证责任到人,確保整个系统流程的完备。同时对于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也要制定明确的惩罚措施,对人员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各项负责人在工作时要加强检查力度,认真仔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相关管理体系也要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始终保持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的理念,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突破创新。
  (二)扩大消防检查队伍
  扩大消防检查队伍一方面可以对人民起到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检查队伍里的人员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相关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对消防安全相关工作有一定的宣传作用。这支队伍的组成除了专业的人员以外,还可以召集一批志愿者,志愿者可以来自社会各个领域。而在对这些志愿者进行筛选的时候最好选用那些对辖区十分熟悉的人员,这样在对安全工作进行排查的时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各种琐碎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能降低资金投入。正式工作前,要强化这一批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能够更为详细地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如何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确保其结束志愿工作以后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也能对相关安全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宣传,利于我国消防安全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为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管理相关工作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居民自身就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相关部门也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加大监督力度。只有全体国民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同时也能带动国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改善现有的不足,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突破、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邓志明.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5):03
  [2]巫立斌.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电子世界,2014(05).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雕塑工作者,我认为谈论雕塑应该是自己的本分和使命,但令我深感悖谬的是——我在这里谈论架上雕塑却要以一种并不平常的方式来进行。为此,我感到特别不安。架上雕塑
中国传统草木染为传统染色工艺,拥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草木染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代人崇尚返璞归真,使草木染再次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从草木染的
近期,我国南北方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并多次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尽最大努力保障
现阶段我省城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持续推进,在近年来施工图审查工作基础上,同时参考其他省份相关设计导则,从前期准备、上部结构、地基基础、结构计算、构造措施、存在问
学习英雄、致敬英雄。在"践行训词精神,担当神圣使命"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时,一封来自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感谢信在保山市森林消防支队引发热议,消防员袁飞投身武汉战疫
本文介绍了多跨连续梁桥的合拢技术,并结合背景工程提出了合拢段施工关键技术及体系转换的施工过程,给出合拢段施工所需要注意的要点。
密祉花灯随屯军、移民的中原汉人带到西南边陲,与当地的民族歌舞艺术碰撞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花灯艺术形式。密祉花灯作为一种共享的区域性文化,通过共同的灯神信仰表达密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摘要:地形因素是决定是灭火人员能否摆脱危险火环境、火场紧急避险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不同地形条件下遇火袭击时,要灵活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火对灭火人员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地形;火环境;紧急避险  分析大量成功避险和灭火伤亡的案例可以得出结论,地形因素是决定是灭火人员能实施理性判断和果断指挥,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科学处置、化解险情、带领消防员摆脱危险火环境,在火场紧急避险行动
探讨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有效措施。2017年3月-2018年2月,甘肃省金昌市疾疾控中心在工作中发现微生物标本检验的一系列问题,并对此开展干预工作,为验证该干预措施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