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未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前在本院应用中药进行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实施了中药处方点评后在本院应用中药进行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中药调剂下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融入处方点评的中药调剂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7.80%,不
【机 构】
:
116100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未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前在本院应用中药进行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实施了中药处方点评后在本院应用中药进行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中药调剂下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融入处方点评的中药调剂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7.80%,不良反应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6.34%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调剂中开展中药处方点评,能够显著提高中药处方的合理性,进而提升中药调剂质量,显著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及治疗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含铋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7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含铋四联疗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含铋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溃疡消失、症状缓解、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
目的 探讨疏肝理气中药汤剂治疗肝胃不和型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 60例肝胃不和型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疏肝理气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证积分、胃黏膜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胃脘疼痛、脘腹胀满、胸闷和嗳气积分分别为(1.74±0.22)、(1.80±0.32)、(0.80±0.02)、(1.42±0.11)分,低于对照组的(2.18±0.32)、(2.21±0.43)、(1.21±
目的 探讨滋阴益气法治疗气阴两虚型窦性心动过缓的效果.方法 80例气阴两虚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滋阴益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心脏指标[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24 h平均心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悸、胸痛、胸闷、心烦失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的6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中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接受相关指标检查后均按照医嘱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常规组给予普通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康复指标[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