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香落定⑥

来源 :连环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回顾
  神中可是灯红酒绿,比荒凉的河边热闹多了,听曲儿,喝酒,还有一位让一向少年老成的白令感到慌乱的人。
  本期故事梗概
  一行人在镖务完成后去阳和楼喝酒听戏,小花旦竟突然闯进来要和四人一起喝酒,并提出和白令单独留下来有话倾诉。在讲述了自己与白令的旧缘后,提出要报恩……
  下期預告
  如今宝物被盗,老和尚去世,夜莺所在的戏班子似乎也不平静,当下正可谓疑云重重,神秘的长发男子似乎也有很多秘密,他又为什么要立即火化自己的师父呢?白令和川万山会找到“凶手”吗?夜莺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其他文献
1 大船向归途而行,这天来到了两面国。林之洋知道两面国的人专门讹人钱财,心地凶险,不想在此泊船,不巧当日起了风暴,只能到港湾避风。  2 林之洋把当日在此遇盗,亏得徐丽蓉兄妹相救的事和大家说了,叫船上的人加以防备。当夜,水手们都未睡觉,带着枪械在船上警戒,林、多两人不时查舱巡逻。  3 拂晓时,风暴已息。林之洋正收拾开船,忽见许多小船箭似的向大船驶来,枪炮声响成一片。水手们慌了手脚,吓得连鸟枪也不
期刊
1 “运十”飞机是我国于1970年8月开始自主研制的喷气式旅客机,是第一架按“英美适航条例”设计的国产大飞机。1980年9月26日首次试飞成功,引起国际舆论广泛赞誉,被认为是中国航空史上的里程碑。  2 馬凤山就是“运十”飞机的总设计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飞机设计师。他一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关山万千重”的中国大飞机事业跑出了艰难的第一棒。2019年被国家授予“最美奋斗者”光荣称号。  3
期刊
王绪阳主题画作品選页
期刊
北宋慶历年间(1 0 4 1—1 0 4 8),毕昇(970—1051)发明了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他的故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毕昇的泥活字为后来的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打下了基础,让今天的我们可以尽享印刷的便利和阅读的快乐。  本期“课本绘”栏目节选“中国连环画小学生读库”《毕昇》,带我们感受历史
期刊
本期“中国故事”通过孩子的视角,反映出“春运”这件关系阖家团圆的大事中悄然发生的变化,作品色彩明快、笔调清新,传达出童真与快乐的感受。  1 春節要到了,爸爸收拾着行李,妈妈给妞妞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回家了。  2 妞妞问爸爸:“爸爸,我们还像以前一样骑摩托车回家吗?”爸爸高兴地回答说:“不了,妞妞,今年咱们坐动车回家。”  3 妞妞和爸爸妈妈坐公交车去了火车站。  4 到了火车站,人好多啊,妞妞
期刊
奋斗着的人生是美丽的。山东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勤勤恳恳,公而忘私,带领着一村群众挣脱了贫穷、人心涣散的泥淖,使得一村旧貌换新颜,彰显出基层干部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作为。王传喜是新时期我党涌现出的优秀干部,无愧于“最美奋斗者”的称号。  1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捐款仪式正式开始。  2
期刊
邹海庆  1956年生,连环画家、漫画家。从事动画和连环画工作多年,有丰富的造型实践经验,曾赴马来西亚为华文课本绘制插画。  连环画代表作品有《狗尾巴的故事》《罗斯福总统》《发明飞机的故事》《画说五千年》《四行孤军血战记》《传香电台》等。  连环画报(以下简称“连”): 您将上海童谣具象化,描绘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老上海弄堂场景,保存了它们最完美的形式。那么您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开始创作《上海老童谣》这
期刊
本期“地球村”栏目我们推介的是一位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在中国过年的故事,让我们看一下在他独特视角下,两位创作者是如何传递子墨同学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期待。  创作体会  屈夏琳 董婷  我认为真正有感染力的艺术是弥漫着生活气息的。而连环画这一表现形式又具有很强的叙事能力,所以我选择了这种方式去表达我对于传统节日的热爱。故事以留学生的奇特角度传递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期待,主人公从开始的紧张扭捏到后来的融入
期刊
1 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历时一百三十天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遭到残酷镇压,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斩于菜市口,北京城弥漫着血腥的恐怖气息。  2 然而,裕泰茶馆却似乎没受到丝毫影响,依旧如往日一般门庭若市。刚刚早半晌儿,茶馆里就已经座无虚席,茶客们进进出出,熙攘杂沓。跑堂的李三和伙计们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  3 掌柜王利发坐在柜台里,一边翻看账目,一
期刊
本篇描绘了一位自俭奉人、富有人情味的传统老母亲形象,读来宛在眼前。岁月把拥有变作失去,一颗慈善的心却在生命中日益淳厚,“母亲”以她的生活态度向周围人不倦地散发着温暖的情意,无形中也在质疑着水泥丛林中我们早已习惯了的人情法则。感悟母亲,感悟母爱,感悟凝结在“母亲”身上的传统美德。  1 父亲去世十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