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莱芜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搞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这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切实抓紧抓好。本文着重以莱芜市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具体经验做法为例,对当前莱芜市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莱芜市;生活质量;统筹城乡
  Abstract: It is a major event concerning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improv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masses. We should really d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well by implementing the "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 Focusing on the specific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of Laiwu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circumstanc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ofLaiwu Cit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iwu City; life quality;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中圖分类号 : F3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必要设施,搞好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生产条件,焕发农村社会活力。
  一、莱芜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莱芜市区域面积2246平方公里,辖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和雪野旅游区,共20个镇(办事处),1070个行政村,1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万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莱芜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生态产业发展富有特色,农村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整个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来,莱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2007年党代会上,莱芜市委、市政府就把“生态建市”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2008年出台《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列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2011年4月份,召开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出了安排部署,明确了今后每年的责任目标和推进措施,并成立了由市住建委牵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制定政策,提供保障。下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单位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各区按1:1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部分镇、村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也相应投入了配套资金,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示范带动,打造亮点。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三清、四改、五化”的总体要求,各镇村根据各自实际,全部制定了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任务,确定了整治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铺开。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打造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带动面上工作开展,按照下发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城市建成区以外、《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保留的、近期未列入拆迁范围的村庄,每年选择100个村庄进行重点扶持,开展以“三清、四改、五化”为重点的综合整治。
  (三)部门帮扶,形成合力。根据莱芜市《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文明城市创建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同时,选择100个重点打造的村,采取市直、区直部门单位帮扶等措施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帮扶部门工作扎实,积极主动,在帮助村里制定整治方案的同时,强化了具体帮扶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实施主体存有畏难发愁情绪。部分镇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对村庄没有起到应有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有的村以农忙或者以村庄即将改造为理由,整治力度不够,整治标准不高;有的面对一些实际困难束手无策或者办法不多,存有等待观望,畏难发愁情绪。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工作开展不平衡,经调查,今年全市还有30%的村庄进展缓慢。
  二是资金紧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生态文明建设,镇村是实施主体,需要投入大量的整治资金。但从莱芜市的实际来看,镇财政比较困难,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区镇配套资金不足,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作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资金紧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是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还没有按照新的办法运营。有些镇还存在保洁员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农村新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的76个农村新社区,配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只有40%。
  三、建议和措施
  (一)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惠民实事,是广大村民所支持和欢迎的,各级建设部门要会同当地镇(街道)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整治比较好,面貌改变大的村庄,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的自觉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二)先强后弱、抓两头带中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有一定的次序,要做到点面结合,才能形成系统。第一批整治重点村要以经济好、地理优的村庄设点,尽快做出样板,建设成为示范村,以便让其他村有样板可循;第二批改造的重点要放在村经济最差的一批村庄进行;最后再对中等经济村庄进行建设。这样做可以在两方面取得兼顾成效,一是可以分散工作难度。按照经济强弱,安排整治顺序,第一批是整治工作最容易的,基础好,建设速度也快的村庄,它们能给其他村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经济稍强的村一般会效仿,自行进行一些基础性工作,这样政府和建设部门就可以把精力放在经济薄弱的村庄,集中力量来来整治。因为经济薄弱村没有多少财力,必须本着少花钱,干实事的原则来进行整治,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制定更加经济实用的方案,以达到整治的效果和目标。二是可以缩小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新农村建设是要普及几亿人口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中,不要把当地村与村之间的差距再次拉大,差距拉大不利于镇级政府管理,会产生更大的矛盾,差距小,矛盾就小,新农村建设工作才会顺利进行。
  (三)整合资源,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的制约瓶颈就是资金短缺,目前莱芜市部分村庄集体经济薄弱,有的甚至为零,所以必须尽快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尽快落实区、镇配套资金。各区、镇要按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市财政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尽快落实配套资金或安排专项资金。二是积极对上争取奖补资金。按照省财政厅、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与省财政、农业、建设、环保等部门协调,根据一事一议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奖补资金,与涉农资金进行整合,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项目,从而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尽快制定农村垃圾治理和污水处理资金管理办法,将市、区两级资金落实到位。按照新的管理办法,每350人配一名保洁员,抓紧配足配齐,已经建成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尽快投入正常运营。
  (四)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调度督查,严格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制度;严格考核奖惩,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干部任用、评先树优和村干部工资相挂钩;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工作不力、懈怠应付的“问题村”,通过媒体坚决予以曝光。
其他文献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是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节能   Abstract: HVAC systems occupys an important po
期刊
摘要:本文是介绍基层环保部门是如何结合实际,通过做好“四个坚持”,有效增强组织凝聚力、政府公信力、干部执行力与制度约束力,探讨环境监测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取得的工作实效。关键词: 四个坚持四力打造监测队伍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mbine the practic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本文作者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Abstract: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of the engineering is the most frequent and the maxi
期刊
摘要:老龄化问题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我们进入21世纪,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经济、社会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人进入老年后由于生理和心理都将出现许多变化,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居住是所有政府、社会、建设者和投资者都共同关注的问题。  老年居住体系的模式就是依据国家老龄委提出的“以居家养老为主,集居社会化养老为辅,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相结合”的原则制定
期刊
摘要: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且又是隐蔽工程,地基的处理和基础造型更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危,不少建筑物裂缝的发生,多与地基基础有关,而处理地基基础,往往比上部结构难度更大。  关键词;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building, and also the hidden engineering, so its p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控制是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由此而建立起来的系统的内部管理规范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期刊
摘要:山区公路养护管理是山区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山区公路优良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及时发现山区公路不同程度的损坏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有利于保持山区公路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向使用者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行车环境,有利于树立山区公路的对外形象,最终提高山区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山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对策进行分析,并与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比较,通过分析验证了预防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亚行S304五固路施工实践,重点分析了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的适用性、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促进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的推广。  关键词:水泥稳定; 就地冷再生; 技术浅析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Wugu road section of Yahang S304 project, this pap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而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重要的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关键词 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措施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re are always crack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
期刊
摘要:城市规划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本文根据作者在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就满洲里的规划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进行思考。  Abstract: City Plann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in.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n the work of the a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