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就业心理预期调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kiso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本科院校连年扩招,给毕业生就业市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高等院校必须要深入思考、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等连锁反应,令原本就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变得雪上加霜。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正在经历寒流,更有专家认为是在遭遇严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选取北京财贸职业学院900名应届高职毕业生为案例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对今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现状做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问卷发出900份,收回876份,有效问卷872份。
  
  高职毕业生就业区域
  的选择意向
  
  对“如果就业,你首选的就业地区”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是:北京城八区(82.8%),北京远郊区县(13.9%),中西部地区(0%),沿海较发达地区(1.7%),生源地(1.6%)。
  从选项结果大致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走向: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把就业区域锁定在北京,选择回生源地和沿海较发达地区的只占到抽样调查的3.3%。
  排除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招收的学生以北京生源为主(占到90%以上)、北京生源基本不愿到外地就业的因素外,外地就读学生在学业结束后因种种原因,宁愿在北京做“京漂”一族,也不愿意回到生源地或者其他大量需要高技能职业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讲,造成了人力资源的相对集中和浪费。
  
  高职毕业生就业单位
  的心理倾向
  
  在问及毕业生首选去哪种类别的单位就业时,有51.4%的学生选择去国有大中型企业,19.6%的毕业生选择去三资企业,12.3%的学生选择去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选择去农村做村官的占11.5%,而自我创业的和去民营、私营企业的分别仅占0.9%和4.3%。
  选择去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高职毕业生占到63.7%,而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吸引力只有4.3%,选择自我创业的微乎其微。从这个问题的选项不难看出,八成多的毕业生均选择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三资企业,主要是因为这些单位工作相对稳定、待遇相对比较高,名声大、牌子响,但是,这些单位都不是高职毕业生的求职优势单位或优势岗位。
  有着很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广大农村和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相比之下门庭冷落。大多数毕业生持固有的保守观念和“求稳定”的心态,使得他们在面临就业时,人为地大大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就以往毕业去向追踪统计,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去向和意向有着很大的差距。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
  
  关于薪酬福利的调查数据表明,学生们的心态逐步回归“平常心”。61.5%的毕业生选择期望薪酬值在1000~2000元,33.6%的毕业生期望能得到2000~3000元的薪酬待遇,选择3000元以上的占3.9%,选择1000元以下的只有2%。
  在现实中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给出的实际薪金要低于毕业生的期望值,一般而言,高职毕业生的薪酬期望值和实际起薪均低于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这其中学历和薪酬有相当的关系。
  
  加强实习鼓励基层就业
  
  现代大学生早已不是以往象牙塔里单纯的富有诗意的高校学子了,他们需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便在毕业时更好地融入社会,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参与调查的高职大学生100%都有过实习或实践的经历。
  基于笔者对高职示范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育教学模式得以使高职大学生更早地接触现实中的岗位。学生们在岗位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同时也使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理想变为现实。
  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调研表明,超过六成的大学毕业生即使在北京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到比较偏远和艰苦的地区和小城市就业。这必然会造成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相对过剩和浪费的局面。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特别是高职大学生就业,笔者基于对高职应届毕业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解决对策:
  引导和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能否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破解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
  基层具有吸纳就业的广阔市场,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现在和未来我国就业的主渠道。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保障性措施的逐步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基层必将成为高职毕业生发展的广阔平台。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我国卫生防治、防疫机构硬件建设投资过热的现象提出了如下观点:(1)卫生防治、防疫机构有偿服务的过多开展会影响其本职工作的进行,政府财政加大对卫生防治、防疫机
目前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从事实训教学,对于实训教案的编写还是以理论课教案编写为依据,往往背离了实训教学。针对实训课的特点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
工程建设事关国计民生,各国政府砷工程质量都有较多的监督措施。在比较各国对工程建设主体资格监督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当改进之处,特别是针对建设工程主体监督的信息化问题,探
党中央提出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卫生现代化是社会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病人满意度是卫生现代化的研究内容之一.对江苏省37所不同医院的3441名病人满意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文,至今仍被选为高校文科和中学语文教材。然而,文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中的“不毛”一词,历来注家众说纷纭。或释“毛”为“草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强力推动下,高校改革正不断向纵深发展。后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保障、基础和先行者。打造一支适应高校发展的后勤人力资源队伍,能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地提供后勤保障,促使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此,研究新时期的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简介]毛宝海(1975- ),男,江苏灌南人,淮海工学院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的财团、慈善机构、医疗集团以及医疗保险机构将会进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同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激烈的行业竞
倡导进行参与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从而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组织保障系统。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具有许多特殊性,从而使其党建工作和普通高等院校有许多不同。文章分析了其特殊性和存在的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即CSCL(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计算机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学习。本论文在学习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