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平 别样的幸福生活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y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大女婿,王杰平说:“他为人忠诚老实,也朴素。这是我很看重的。他现在官大了,我们越不能沾光,也沾不上光,连见个面都难了,他太忙太忙”
  太行东麓与华北平原接壤的河北省平山县域内,有一座灵山,山脚下便是春秋时期为燕赵历史抒写了华丽篇章的中山国古都灵寿的遗址。20世纪70年代,中山国的王陵和都城在平山县三汲乡被发掘后,绚烂的中山国终于呈现于世人面前。如今,前来此地访古寻幽的游人们可以看到,紧靠着这片风水宝地,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刹万寿寺。古寺前,一条硬面公路则使人们的幽思从古老的时空穿越回到现代文明社会。
  游人或许会发现,在公路一侧,矗立着一座崭新、高大的石碑。可是,这并不是历经岁月沧桑仍保存完好的中山国古迹,而是一方百姓为一位离休干部特意树的纪念碑。仔细读完碑文,人们不禁要追问:这位帮助修路的、名叫王杰平的老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会让这里的乡亲如此爱戴他?


  一条路背后的口碑
  修路架桥,自古以来便是民间贤达乐于践行的善事。对于河北省人民银行离休干部王杰平来说,回报桑梓的那份赤子之心是更重要的动力。王杰平外出工作离家40余载,从来没有忘记过家乡。他深深爱着这个地方,一生最牵挂的也是这个地方,时刻关心着家乡的脱贫致富,时刻关心着家乡人民的生活疾苦。
  王杰平的家乡在平山县三汲乡访驾庄村,这里距离县城也就十几公里,“过了三汲乡就是滹沱河,过了河就离县城不远了”。但是自古以来,滹沱河北岸的的三汲乡就没有像样的路,行路难始终困扰着这个平山最边缘的乡镇。碰上雨天,骑自行车的只能背着车走,骡马车只得在泥泞中搁置——土路泥泞,车轱辘根本转不动,寸步难移。就算是晴天,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天晴了,那泥疙瘩干了变得比石头还硬,还是没法走”。
  家乡没有一条好路可以走,是一直压在王杰平心上的一块石头。刚刚离休后的那些年,王杰平的母亲还在世,他常常回老家看望老人家。艰难地跋涉在那条老路上,他越来越感到,乡亲们想要摆脱贫穷落后,过上发家致富的好日子,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真不行。
  1995年1月的一次聚会上,王杰平碰上了河北省交通厅和石家庄市交通局的负责人。他找着一个空档,对几位交通部门的负责人提起了家乡的“行路难”问题,看看对方能否帮忙。没想到,对方欣然答应了。
  聚会后,王杰平马上给平山县交通局机关领导打电话,要他们抓紧时间拿出在三汲乡修路的请示。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平山县过了很长时间才把修路的请示递上去。眼看着,事情一拖就拖到了8月,修路一事没有着落。之后,王杰平便三番两次去交通局追问下文。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冬季,總算批下来50万元的修路专款。王杰平亲自到三汲乡和相关村庄的负责人在一起勘察线路,一起做预算……用光所有钱后,修成了一条土面公路,为将来的路面硬化打下了基础。
  看着眼前这条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路,王杰平心里有了一个更远的目标。他对乡亲们说:“路,先这么走着,冬春两季没问题。到了夏天,雨水大,就可能冲毁,平时注意维护保养。我再去找上边说说,咱们修一条硬面公路。”王杰平自知,没有几百万,硬面公路是修不起来的。但真的把路修好,那可是惠及一方百姓的大好事。他离开三汲乡的时候,乡亲们殷切期盼的眼神落在他的身上,他向乡亲们承诺:“我一定帮你们把事办成!”
  其间,为了要到修路款,自然少不了奔波辛苦,再三周折。那段日子里,王杰平天天就想着修路,老伴清楚地记着他的奔波历程:为三汲乡跑专款50万元,共跑了50多趟省市交通局;为修硬面公路,又跑了40多趟;三年的电话费多支出数千元。
  300万元的路面硬化款总算是要来了,王杰平再三叮嘱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他个人回乡也非常讲究避嫌——他为修路跑过不少单位,但没有进过乡政府的门,没有在哪个村吃过一次饭,每次回去他都在亲戚家吃饭,从不扰动县里和乡里。“我回去过几次,主要是为了告诉他们,哪个路段容易积水,哪个地方土疙瘩硬,哪儿更方便群众走路,因为这些都是我多年的观察和亲身体验”,王杰平每次回去,都会特意到修路工地上,一一向修路的群众讲明情况,避免出现浪费和返工。有一次,王杰平病了,高烧39度,血压也出现异常,低压升到110。这时候,县里来人了。王杰平坚持着从病床上爬起来,和县里的人赶到修路工地,安排有关事宜。
  如今,围着三汲乡的环乡路通达贯畅、往来无阻。从灵山到县城终于有了一条像样的公路,祖祖辈辈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欣喜地踏上这条“灵平路”,王杰平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令他倍感欣慰的是,路修好后,访驾庄村一天就向外输送硅石和石英石200多车,一年的收入高达500万元。腰包鼓起来的村民还购置了数百辆汽车和拖拉机,跑运输为他们赚来更多的钞票。同时方便的还有三汲乡的所有父老乡亲。为了感念王杰平回报桑梓的敦敦情意,当地老百姓在灵山脚下竖起了那座功德碑。
  王杰平离休人不休,关注贫困山区、热心扶贫的事迹被当地广泛传颂。2004年12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第十三次离退休干部暨“双先”表彰会议上,王杰平作为全国离退休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对于荣誉,王杰平并不看重。支援家乡、建设家乡、帮助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是王杰平一生的心愿,他经常这样说:“咱是老区人民的儿子,理应为老区人民办好事。”
  “官场”洗礼一身本色不改
  长期在金融单位工作,王杰平说自己这一辈子与“钱”有缘分,“上班的40多年中有十五六年是在银行工作,最后也是在银行退下来”。他笑说,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个有钱的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我们和其他部门一样是国家的一个职能部门,只是分工不同。银行是管钱的单位,其实,越是管钱的越不能乱花钱,银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讲节约,讲效率,要把钱用在刀刃上。”王杰平说,对于钱的认识,银行的干部要比其他行业的更谨慎,每一分钱都应该做到来有来处、去有去向。   对于钱的管理、钱的使用,王杰平的这些观念也从单位延伸到家庭。王杰平刚参加工作时,工资很低,全家老少十几口人都要他供养。王杰平在外工作,工资便是全部收入。除了自己的生活必须支出之外,他把收入几乎原封不动地交给父母。母亲便拿着这些钱去打理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及自己的孩子们四代人的生活。因为母亲和妻子打理得好,再加上妻子勤劳肯干,一大家子的日子细水长流,勉强维持了下来。当时,为了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生怕父母犯难,王杰平几乎没有给过妻子和孩子们零用钱。这一点,让王杰平至今对老伴和孩子们心怀愧疚。
  在堂弟王成法的眼里,王杰平“不仅是一个克己奉公的公家人,还是一个克己奉公的长兄楷模”。“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庭。吃苦、节俭、吃亏让人是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他是我们家庭里第一个脱离黄土地的后代,属于家庭成员新生活的拓荒者。经历变了,但他的这一优良传统没有变,始终如祖上的老人。他15岁结婚时,妹妹才3岁,四弟还没出生,他的儿子比四弟还早生一年。那时还有爷爷奶奶,由于人多没有劳动力,一大家子的吃饭穿衣服都是大哥的资助和供养。他的工资除了吃饭和少得可怜的零用钱外,几乎全部都交给了父母去打理一家的开销,爱人竟没有一点儿私房钱。”王成法对记者说:“他和嫂子一直帮助父母给四个弟弟都盖了房娶了妻,一个妹妹出了嫁才分家。分家时他自己什么财产也没要,自己又为在农村生活的家人盖了三间新房。这在村子里是绝无仅有的。”
  王成法说,堂哥王杰平一辈子是真正的“一字翁”。“几十年里,他是一床铺盖一张床、一双筷子一只碗、一间黑屋一架书、一本稿纸一支笔,把一生的心血献给了党的事业,把一点儿微薄的收入献给了家庭的生活。”
  在外面工作的几十年间,王杰平的家属一直在农村,而他则长期单身生活。他没有任何生活之外的财产,没有任何多余的积蓄,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和个人行头。全部个人财产是一套极平常的铺盖卷和吃饭的碗筷而已。最让他感受深刻的是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困难时期。那时他经常下乡吃派饭,在食堂吃大锅饭。“由于粮食指标低得可怜,一个月也就20多斤,而且粗粮多、细粮少。当时我还年轻,能吃,加上工作常常加班加点,几乎没有休息日,经常感到饥肠辘辘。现在回想起那些饿着肚子写材料的通宵,心里还别有滋味。”王杰平除了工作和学习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业余爱好和娱乐项目,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和充电学习中。“这样钱也省了,工作业绩也上去了,个人修养和文化知识都做到了与时俱进”,王杰平倒是非常乐于这样的生活。
  不过,在旁人看来,王杰平那样的生活着实不好理解:那么漫长、单调、乏味的单身生活是怎么熬过来的?对此,王杰平的想法倒真的是很简单,“我觉得非常充实,非常有意义。想想看,家里的老人、弟妹、孩子们有老伴关照,有我的资助和供养,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全家有饭吃、有衣穿,这其中不是我这个做长子、做兄长、做父亲的贡献吗?单位里的工作,在自己的努力下,任务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能认可和放心,这不都是自己克己奉公的回报吗?”每每一想到这些,王杰平的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因此,再苦的日子他也不觉得苦,再难的日子他也能熬得过去了。
  在机关工作了一辈子,按照旧的说法,王杰平也算是在官场里摸爬滚打一辈子了。对于“官场”,王杰平的认识很犀利,“官场是个什么地方?是个地位、荣誉、利益最集中的地方。官场里的人们往往为了升迁、权位、利益争斗不休。许多人本来是个好人,但一入官场就慢慢地变了,变得面目全非,再不是当初那个正直善良的人了”。
  “官是什么?”字典上的解释是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王杰平认为,“官”应该是把自己交给公家或者国家的人,就像军人把自己交给部队一样。所以,官,就是为国家、为人民做事的人,职务和级别,那是国家对这些人的一种管理和激励。他回忆说:“我从年轻到年老,从单位到社会,担任过一些职务,特别是到省人行的十来年,虽然不是什么要职,但在部门也算是领导岗位。我们那时候开会研究问题一般都在周日,不耽误平时上班的时间。每做一个决定,都要考虑群众的想法、意见和反应,生怕群众接受不了。年节时有些福利,领导和大家都一样,从来没有什么分别。”
  王杰平出生于平山那块英雄土地,从小就培养了勤劳质朴的品德,铸造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自小便直爽率真。可以想见,他的这种性格其实并不适宜复杂的官场环境。不过,令人吃惊的是,在官场呆了一辈子的王杰平,竟然本色不改,说话、做事、待人接物始终是明朗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干脆的语言,不兜圈子,不拐弯子,从不说假话。他身上的这些特点,接触过他的人都有所感受。
  “我会永远保持自己正直、真诚、与人为善、坚持原则的品格,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变、黨性不变,牢记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王杰平如此郑重地说。他这一生尤其感到欣慰的是,虽然一生经历运动无数,但没有和任何人结下死结,这种善行便来源于自己善良的本性,“我自幼便有‘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在单位,干部职工是平等的;在家庭,每个成员也应平等相待”。
  对孩子们“约法三章”
  王杰平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伴贤惠通达,女儿女婿、儿子媳妇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其中,大女儿曾在河北省某局工作。大女婿栗战书,曾任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省长,贵州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刚刚当选为中央政治常委。
  “孩子们能有今天的表现,一是我们的国家兴旺发达,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二是他们各自的努力和进取精神,使他们有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当然我和老伴做父母的也给了他们必要的教育和影响。”确实,王杰平就算是离开工作岗位后,仍然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保持了一名老干部、老党员的政治本色。有他这样一位“身边的榜样”,他的子女们自然受益匪浅。
  王杰平说,他对子女教育的原则是“既亲又爱还要严格要求”。每逢子女职务提升,工作岗位调整,王杰平都要教育他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关心群众利益,积极做好党的工作。   在熟人眼里,王杰平是个“大官儿”,孩子可以依靠他这棵“大树”成长。但是他强调,孩子的上进,最重要的是必须靠他们自己。王杰平的几个孩子都是在农村长大的,而他一直在外工作,顾不上管孩子们。“他们自幼都经历过艰难岁月的考验,是他们的母亲更多地给了他们善良、勤劳、坚强的言传身教和影响。”
  “工作中积极肯干、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等都是做事的原则。生活中艰苦朴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也是原则。谈婚论嫁、求偶择婿中的不论门第、不论贫富,坚持本人素质第一的做法也是原则。这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明确给他們的要求和建议。他们都做到了。”当初,在儿女婚姻大事上,王杰平也贯彻了自己的理念。曾经,有人给大女儿介绍高干子弟,并且说攀上了高干,家里的住房条件便能得到改善,官位也能坐到更高。本来,王杰平的态度是女儿的事情她自己做主,只是告诉女儿关键是要看人。不过,等到王杰平一看到那个年轻人——自己还没挣多少钱,却抽着高级香烟,脑后还留着时髦的小辫儿。于是,他明确地告诉女儿:这个人不行,没有什么出息,不要和他谈。后来,女儿告诉父亲,她找了一个老家地处深山的农民子弟,父母都是普通百姓。第一次见到准女婿时,王杰平发现男孩的装束虽然很土气,但人很好。因此,他也同意女儿的选择。此后,其他子女选择终身伴侣也都遵循着王杰平的原则,无一出自显赫的门第,也没有万贯家财。“凭着他们自己的努力,每个小家庭过得也都不错,”王杰平认为,“门当户对”的旧习俗,不应作为子女择偶的条件,“因为人是平等的,不应人为地分高低贵贱”。
  王杰平的堂弟王成法对记者说,大哥就儿女们的择偶婚配态度是十分明朗的,“人品第一,不看门第、财富、官位。孩子们的对象几乎是清一色的农家子弟、草根子弟,以他当时的家庭条件可以攀上更高门坎儿家的公子、小姐,但他都说服儿女放弃了。当他看到一个来自深山的孩子,在单位尊敬领导,衣着简朴,只知辛勤工作时,他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衣着另类,还没有什么收入就抽着‘中华烟’、跷着二郎腿的样子,他就有一种天然的逆反的抵制”。王成法说,在富贵和贫穷、显赫和平庸、张扬和谦和中,堂哥能不计得失地选择后者,显然凭的是他这个人的率真天性而不是什么多么深奥的理论。
  “上进靠自己,做事讲原则,做人讲规矩!”王平杰这样对孩子们“约法三章”。“如何做人无疑是人生能走多远,能站多高的关键。”王杰平要求孩子做事先做人,“要做好事情,首先做个好人”。王杰平的子女都践行了父母的这一要求,这令王杰平尤其感到欣慰,“没有人不思进取,没有人做纨绔子弟,也没有人胡作非为做坏人,都扼守了道德的底线”。
  担任领导干部几十年,王杰平发现一些干部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往往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拔苗助长,什么事都替子女设计好。工作中过分计较安排、提拔。生活中过分关照物质条件,什么车子、票子、房子样样必备;另一个极端就是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王杰平坦言,这两种倾向的要害就是忽略了对孩子们如何做人做事的教育。
  说起大女婿栗战书,王杰平说:“他为人忠诚老实,也朴素。这是我很看重的。他现在官大了,我们越不能沾光,也沾不上光,连见个面都难了,他太忙太忙。我们惟一要做的是,不给他添麻烦,不添乱,让他好好工作,我们只要身体好,就能让孩子放心。”
  王杰平说自己对孩子们的最大期盼就是希望他们首先要学会做个好人,做个对人民、对国家有用的人。“生活上我虽然没有给过他们房子、票子、车子,但在学习、工作及如何进步等方面,都采取了适当的干预。特别是如何做人这一关键,更有我自己以身作则、躬亲实践的榜样和示范。”
  责任编辑 曹宏琰
其他文献
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已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近几年快速发展,推进着国民“无现金”的生活方式。英国《金融時报》网站撰文称,移动支付平台在中国迅速扩张,中国正在变成一个无现金的社会,并在这个进程中跳过信用卡。支付方式的变革影响深远,而在走向“无现金时代”的同时,安全仍是关涉移动支付未来的重中之重。
期刊
据中国海关总署消息称,缉私局日前获亚洲环境执法奖的机构奖,局长刘晓辉获个人奖。这是中国海关缉私部门首次获得该奖项。该奖项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亚洲组织和个人。  近年来,中国海关对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施以重拳。2017年上半年,海关缉私部門已立案侦办走私固体废物犯罪案件146起,查证涉案废物超过26万吨。刘晓辉在颁奖仪式上阐明了中国官方打击环境犯罪、
期刊
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滋养的国度。  翻读她厚重的历史,似乎每一頁,都在求索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的交织辉映中坚韧前行,磅礴不息。  30多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成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7000万人口渴望
期刊
在构建中学校园文化的新形势下,共青团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参与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构建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熟悉的旋律在青年人的节日中在校园广播中响起,让人胸中顿时满腔热血。  1919年,五四的火炬,唤起民族的觉醒。积极向上的青年,为国家的复兴奋勇向前。“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激昂的斗志由此激发。自此之后,5月4日便成为青年的节日。中国共产主义
期刊
今年国庆、中秋佳节双节相逢,叠加构成长达8天的“超级假日”。国家旅游局预计,10月1日至8日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7.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5900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和12.2%。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居民出游意愿调查显示:居民第四季度出游意愿为82.6,其中64.8%的人選择国庆、中秋假日到十月底期间出游。
期刊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发改委价格司近日印发《关于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意见的通知》,制定了“煤改电”、“煤改气”的具体价格支持政策。《意见》指出,对“煤改电”的地区适当扩大峰谷时段价差,在采暖季适当延长谷段時间;对适宜“煤改气”的地区降低清洁供暖用气成本,重点支持农村“煤改气”。
期刊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2014年,党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每年安排国务院领导同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到会听取审议意见、回答询问。  2014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
期刊
预计2022年底投产的世界最大在建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將首次采用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并首次全部实现国产化。“两个首次”意味着,我国重大水电装备制造将迎来历史性跨越,“中国水电”引领世界水电发展。  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表示,在全球水电发展进入新阶段背景下,三峡集团正与东电、哈电等国内外装备制造企业强强联手,建立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模式,为中国水电装备制造“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共同推进技
期刊
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先后23次研究巡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讲话先后有23次,先后还有50多次关于巡视工作的批示和指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巡视工作的理论体系  开展了12轮巡视,共巡视277个党组织,对16个省区市进行了“回头看”,对4个中央单位开展了“机动式”巡视  十八大以来,60多个中央单位党组织探索开展巡视工作,共巡视党组织1730個,对202个党组织“回头看”  党中央
期刊
2013年3月18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將进行首次出访,首站——俄罗斯。此访期间,双方共签署32项合作文件,数额大、期限长,被称为“世纪合同”。3月23日上午,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会议厅座无虚席。正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在这里发表演讲,创造性地提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俄关系的发展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成功典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