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致双眼眼底出血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xinqi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43岁.攀登珠穆朗玛峰后突发视力模糊、晕厥,血压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在当地行降血压和吸氧等治疗,具体情况不详。

其他文献
随着手术技术、设备和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设计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白内障手术已从单纯的脱盲脱残的复明手术转变为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屈光手术.为了让患者术后达到看得远、看得近、看得清晰、看得敏锐、看得自然、看得真实的完美视觉状态,各种各样的功能性IOL应运而生,而要让这些高端IOL充分发挥其独特光学作用,除了完美的手术技术以外,精准的
期刊
患者女性,38岁.因右眼球突出7年,行右眼眶内肿物摘除术后再次突出4年,于2007年12月3日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患者于7年前行右眶内肿物摘除,术后眼球再次突出并伴视力下降、右耳听力下降、同侧口角歪斜等面神经麻痹表现近4年。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主办和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承办的第11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二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大会将于2010年6月3至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诚邀国内外眼科专家与同道及眼科企业界人士踊跃出席。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9岁.因右眼红、视物不清4年,加重1个月,于2007年1月8日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就诊.2003年4月患者因感冒在当地医院就诊,具体治疗情况不详,用药后出现高热、全身红斑及大面积皮肤剥脱,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期刊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美国眼科及视觉研究科学学会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2010国际眼科药物临床试验规范培训研讨会将于2010年11月12至14日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美国眼科及视觉研究科学学会组织权威专家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研究相关官员进行专题讲座和开展研讨。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血管性错构瘤,多数不合并全身病变,常因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出现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就诊,少数患者是在常规眼底检查时发现.我们于2009年收治1例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继发广泛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新生血管患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男性,68岁.因左眼视物不清、变形2个月,于2008年9月10日来长春一诺眼科医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8,左眼为O.15;双眼前节正常;右眼眼底正常;左眼黄斑区可见圆形隆起病灶.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临床诊断:左眼视网膜劈裂合并色素上皮脱离。
期刊
为期5天的第14届国际眼肿瘤学术大会于2009年9月8至12日在英国剑桥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300多位眼肿瘤方面专家,交流和讨论了眼肿瘤的基础研究进展,眼眶、眼睑和眼表肿瘤、葡萄膜肿瘤、视网膜肿瘤、眼内淋巴瘤和TNM(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淋巴结转移,M代表远处转移)分级5个专题,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大会演讲,其中7位知名教授进行专题演讲,217位代表进行会议演讲,69位代表进
期刊
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眶内肿瘤,约占眶内肿瘤的10%~23%,此肿瘤包膜完整,手术摘除较容易,预后较好,术后复发者甚为少见[1].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收治复发者1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构建野生型BIGH3和突变型R555W-BIGH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过表达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pMD18-T/BIGH3载体为模板扩增野生型BIGH3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上,采用快速体外定点诱变技术获得R555W突变体.瞬时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免疫印迹检测野生与突变型BIGH3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定量和定性检查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