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对此,党中央一再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即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场域、两个市场,既要讲战略,又要讲战术,这其中科学把握批判性思维艺术必不可少。
批判性思维属于理性思维范畴,领导者运用批判性思维时,应将其当作一种“求是”的手段,目的在于公开、公正、公平地解决问题、修正错误、端正方向、促进和谐、有利工作。一句话,目的要纯正、态度要审慎、渠道要多样、方法要巧妙。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艺术呢?“批判”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厚、很深刻、很技巧,既是一种“哲学用语”,又是一种“政治名词”;既包涵“分析研究”,又内涵“批评指正”;既包括“辨别是非”,又包括“端正方向”。“批判”也是思维方式,但与一般的思维方式不同,这种批判思维方式更尖锐、更直接、更深刻揭露问题本质,这里所说的“艺术”实质是讲要娴熟地运用辩证法,反对“绝对化”。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党校学员要注意学习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以及学习做好领导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历史的和现实的领导工作经验,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要结合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这对于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很有好处”(《学习时报》2012年9月10日)。批判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施批判性思维时,一定要把握理性思维的尺度,即实施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指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排斥一切,而是指帮助他人扬弃错误、明辨是非,吸取教训;实施批判性思维更不是抛弃理性、否定理智、偷换概念、削弱逻辑思维威力,而是要强调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明辨是非,倡导理性批判精神。
领导干部欲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应充分了解批判性思维的本质,这对于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说起一些理论观点苍白无力,但对一些顺口溜、荤段子开口就来;有的领导干部人云亦云,拍脑袋决策,造成重大失误,仍不知其因;有的不注重调查研究和思考问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群众所思所盼所恨所怨心中无数。凡此种种,说明有的领导干部脑子里没装几个问题,也未进行反复思考。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不仅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需要,更是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党性修养、转变思想工作作风、提高战略思维的需要”(《学习时报》2012年9月10日)。
批判性思维与现实生活非常密切,领导者与民众一样,经常面对旧习惯、旧思想、旧观念的困扰,也经常遇到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的选择。对此,领导者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批判性思维,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大潮、大局,才能使其领导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领导者在实施理性的批判思维时,不仅要严格遵循逻辑程序,而且还须运用批判思维的技巧。换言之,领导者在实施批判性思维时,其一,一定要坚持做到既讲原则性,又注重灵活性,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其二,一定要坚持做到既要讲逻辑性,又要适当关照非逻辑性,实现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其三,一定要坚持做到既讲究战略性,又不忽略战术性,实现战略性与战术性的统一;其四,一定要坚持做到既突出思想教育为主,又强调心理疏通为辅,实现思想与心理的统一。只有这样,领导者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批判性思维的理性威力,自然也就充分展示了批判性思维的科学价值。
责任编辑:徐建秋
批判性思维属于理性思维范畴,领导者运用批判性思维时,应将其当作一种“求是”的手段,目的在于公开、公正、公平地解决问题、修正错误、端正方向、促进和谐、有利工作。一句话,目的要纯正、态度要审慎、渠道要多样、方法要巧妙。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艺术呢?“批判”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厚、很深刻、很技巧,既是一种“哲学用语”,又是一种“政治名词”;既包涵“分析研究”,又内涵“批评指正”;既包括“辨别是非”,又包括“端正方向”。“批判”也是思维方式,但与一般的思维方式不同,这种批判思维方式更尖锐、更直接、更深刻揭露问题本质,这里所说的“艺术”实质是讲要娴熟地运用辩证法,反对“绝对化”。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党校学员要注意学习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以及学习做好领导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历史的和现实的领导工作经验,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要结合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这对于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很有好处”(《学习时报》2012年9月10日)。批判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施批判性思维时,一定要把握理性思维的尺度,即实施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指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排斥一切,而是指帮助他人扬弃错误、明辨是非,吸取教训;实施批判性思维更不是抛弃理性、否定理智、偷换概念、削弱逻辑思维威力,而是要强调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明辨是非,倡导理性批判精神。
领导干部欲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应充分了解批判性思维的本质,这对于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说起一些理论观点苍白无力,但对一些顺口溜、荤段子开口就来;有的领导干部人云亦云,拍脑袋决策,造成重大失误,仍不知其因;有的不注重调查研究和思考问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群众所思所盼所恨所怨心中无数。凡此种种,说明有的领导干部脑子里没装几个问题,也未进行反复思考。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不仅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需要,更是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党性修养、转变思想工作作风、提高战略思维的需要”(《学习时报》2012年9月10日)。
批判性思维与现实生活非常密切,领导者与民众一样,经常面对旧习惯、旧思想、旧观念的困扰,也经常遇到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的选择。对此,领导者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批判性思维,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大潮、大局,才能使其领导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领导者在实施理性的批判思维时,不仅要严格遵循逻辑程序,而且还须运用批判思维的技巧。换言之,领导者在实施批判性思维时,其一,一定要坚持做到既讲原则性,又注重灵活性,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其二,一定要坚持做到既要讲逻辑性,又要适当关照非逻辑性,实现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其三,一定要坚持做到既讲究战略性,又不忽略战术性,实现战略性与战术性的统一;其四,一定要坚持做到既突出思想教育为主,又强调心理疏通为辅,实现思想与心理的统一。只有这样,领导者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批判性思维的理性威力,自然也就充分展示了批判性思维的科学价值。
责任编辑:徐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