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治疗老年性胃溃疡出血的疗效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rc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治疗老年性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老年性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给予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78例老年性胃溃疡出血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总有效35例(89.74%),无效4例(10.26%);对照组总有效28例(71.79%),无效11例(2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26,P=0.0457);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31,P=0.194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治疗老年性胃溃疡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止血时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螺内脂联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在难治性高血压中的临床疗效,并对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各56例,全部患者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Ⅰ组患者予以硝本地平缓释片、氯化钾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及双氢克尿噻进行治疗,而Ⅱ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双氢克尿噻及螺内脂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观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冠心病患者24 h 动态心电图形资料。结果120例冠心病患者24 h 内缺血性 ST 段下移427阵次,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83.4%,有症状缺血16.7%,平均每例3.56阵次。上午6:00~12:00是患者心肌缺血发病率最高时段,发病率为47.1%,且 ST 下移最大。结论动态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
目的 研究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的原因。方法对49例ALT轻度升高、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组织的病理特征进行分组,并对各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 AST)、碱性磷酸酶( 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 TBIL)、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比较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以下简称卵巢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组),用“紫杉醇﹢卡铂”( T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紫杉醇1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铂按AUC=6,静脉滴注,第1天或第1-5天分次进行;共3个周期,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与以往用“环磷酰胺﹢顺铂”( PC)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
目的 观察臭氧液联合药物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0例阴道炎患者按1:1配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例,观察组应用臭氧冲洗阴道并联合局部用药,对照组单纯阴道局部用药。比较两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4.6%,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痊愈率为74.6%,总有效率为86.5%。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 RLUL 治疗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手术成功,1例结石上移入肾内,手术时间70~150 min,平均90 min,术后55例无结石残留,肾积水消失或明显减少。结论 RLUL 是治疗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结石清除率高
目的 比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与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3例(92眼),A组41例(46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B组42例(4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创面愈合、角膜散光及复发情况。结果角膜荧光染色显示A组、B组角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对全麻手术老年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9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r12)、插管1min后(乃)、插管5min后(T4)、进腹时(T5)、拔管1min后(T6)、拔管5min后(T7)、术后6h(T8)、术后12h(T9)、术后24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疼痛门诊治疗的癌性疼痛患者87例,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1周,并进行随访调查。接受治疗患者第8天11点数字分级法评定( NRS)﹤4入A组,继续给予羟考酮治疗2周;NRS≥4随机入B1、B2组,B1组继续服用羟考酮2周, B2组联合普瑞巴林治疗2周。观察三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84例(96.55%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川崎病患儿,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显效22例,占78.6%,有效6例,占21.4%,无无效患儿,总有效率为100%;并对所有患儿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28例患儿的血小板指数、血沉指数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