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经济命脉的重建:从发运司到总领所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建立后,原有的财政体制不能平衡中央与地方的财赋分配,朝廷逐步进行改革.渡江以前,发运司继承北宋的漕运体系,江南六路财赋多用于上供行在,较少用于军需.建炎三年到绍兴三年,发运司不再是主要的行在供应机构,但朝廷依旧通过发运司、都转运司控制上供财赋,上供行在与地方军需之间产生矛盾.绍兴三年到绍兴十一年,由经制发运司过渡到总领所,中央对军粮供应及军队加强监管.此制度转型,重建了宋王朝的经济命脉,成为其偏安一百五十余年的财政基础.
其他文献
具有社会交换特质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既可以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又可以缓解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但该模式在我国实践中发展缓慢且难以推进.区块链与时间银行设计理念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自带信任机制的区块链技术为时间银行社会交换前提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为其社会交换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在促进其社会交换资源有效性的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在其社会交换价值方面达成共识.因此,从国家制度层面推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发展、加强对区块链发展的支持与监管、推动“区块链+志愿服务”建设、加强信任文化建设等有助于该模式进一步发展.
虚假仲裁的出现对仲裁公信力的提升带来破坏性影响,对此,有必要在诉讼检察监督的基础上发展非诉检察监督的理念和方式,通过对虚假仲裁裁决的检察监督制度创新,帮助和促进正常仲裁环境的恢复.在具体程序上,可由案外第三人向检察机关申请启动检察监督,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仲裁机构责令仲裁庭在虚假仲裁进行中予以识别和叫停,或者对虚假仲裁裁决进行审查后予以撤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作为外源性责任纳入《民法典》,在补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同时冲击着民法体系的自洽性.在《民法典》内部,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规定应在尊重民法逻辑的基础上体现生态规律,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与环境侵权责任发生冲突时优先适用环境侵权责任;同时,惩罚性赔偿仅适用于环境侵权责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中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形式的适用优先于金钱赔偿.民法体系的功能有限,《民法典》应与《环境保护法》一起,协调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且由《环境保护法》起主导作用.这两部法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的精神密码.它蕴含了共产党人共同的道德信仰、强烈的道德服从、纯洁的道德品格与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具有崇高性、人民性、担当性、坚定性和绝对性的精神特质.共产党人忠诚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注重政治能力的历练,重视担当精神的培养,强化纪律与制度的约束,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中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优化政府责任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各类内外部风险日益增多,政府责任定位不清晰、责任划分不合理、责任固化等问题愈发明显,不利于基本养老保险抵御风险,甚至可能衍生新的风险.因此,要从风险视角审视基本养老保险领域政府责任,按照风险认知、风险变迁、风险分配、风险管控原则,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划分机制,建立政府责任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基本养老保险的抗风险能力.
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体公民形成良好的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法治意识.提升公民法治意识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广大公民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但依然存在自觉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意识不强、重亲情轻法治、重关系轻法治、重权力轻法治、重权利轻义务等思想意识问题,影响社会整体法治意识的提升.提升公民法治意识,需要培养公民法治信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开展普法教育、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人为性"与"为人性"相统一的风险治理活动,技术风险伦理治理是生态文明建构的重要内容和时代命题.当代社会,合理规避技术风险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消极后果,需要以防患于未然的积极姿态做好风险规避的制度设计,培育社会成员抗风险的责任能力和生态德性品质.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把对技术风险的认识、管控最大限度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风险越发呈现出"复杂性、结构性、全球性、不易控制性"的时代,公平正义制度设计、个体生态德性品质培育不仅可以有效规避技术风险及其可怕后果,而且也可能使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真正落到人们的实践活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以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数字鸿沟成为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人群偏好"、不同类型组织和部门的"数字偏好"以及部分老年群体的"数字障碍"等因素,是形成老年数字鸿沟的主要动因,并使其具有时代性、发展性、主体差异性和破坏性等显著特征.实施"老年友好"型数字化战略,推动乐龄科技的发展,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老年互助、个人主动参与的数字鸿沟治理格局,发挥家庭成员的代际信息反哺作用,保留部分线下服务等举措,有
审美权利这一概念虽然没有在之前的美学理论体系内被明确提出和广泛讨论,但其作为一种隐性话语,始终是当代美学理论研究体系中的重要维度,它所涵盖的问题涉及了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尤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更是随处可见其踪迹.审美权利概念的提出不仅深刻地反映着时代背景,而且有丰富的理论准备,其提出的时代背景是权利理论的形成与转向,理论准备是美学的政治化转向,标志是捍卫审美权利的实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性权利,在社会物质资源十分丰富的今天,审美权利所表达的更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关注,是主
周武王作帝籍,以祭祀上帝天神,是继承周族敬天传统的创新之举,是伐商的重要举措.敬天思想蕴含着保民思想,二者统一而不可分割.敬天保民包含三重关系,即天—王、王—民、天—民关系,其中天—民关系决定其他两种关系.在周人意识中,天命基本等同于民命.敬天就要保民,保民就是敬天.厉王、宣王时期,抛弃帝籍礼制,意味着周初诸制败坏.西周衰落、败亡,被《系年》作者归结于废弃帝籍礼,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