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肌少症和衰弱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肝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123lk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不良、肌少症和衰弱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营养及体能相关并发症,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病死率。其发病机制涉及能量摄入降低、营养物质代谢异常、高血氨、全身炎症、免疫功能低下及内分泌失调等多个方面。目前对上述并发症的评估强调对身体成分等客观指标的测定以及制定具有临床实用性的综合评分工具,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适时和个体化干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QT间期和心率的影响。方法纳入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且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患者(出血组),另选取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评分与出血组相匹配,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生长抑素前、止血后,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测量QTc间期、心率,记录止血后继续使用生长抑素24 h后的心率。结果出血组56例患者使用生长抑素前,存在QT间期延长者23例(41.1%),使用生长抑素及综合治疗,止血所需时间为(50.00±14.
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肝癌,其兼具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特点。而这一特性也导致其难于与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区分。同时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癌的预后差,对相关治疗的反应也有别于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严重危害着患者健康。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癌诊断和治疗上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为临床上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癌的诊疗提供参考。
职业认同是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热爱程度的反映,也是个体愿意并维持所从事职业的意愿。职业认同的提升能够提高从业者的工作满意度、缓解其职业倦怠以及降低离职意愿,从而促进全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从全球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供给不足、国内外对全科医生日益重视的现状入手,探讨全科医生在国内外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与地位,系统分析国内外全科医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全面总结影响全科医生职业认同的人口学特征、薪酬待遇、社会支持度和职业形象等关键因素,提出提升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的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稳定全科医生队伍、加强初级卫生
目的研究体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被纤维化大鼠血清激活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使用纤维化大鼠血清以及正常大鼠血清干预HSC 14 d后,提取两组HSC的全蛋白,使用label free的方法对其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非数据依赖型的采集方法,比较得出差异蛋白,使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数据库、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共鉴定出差异蛋白221个,这些蛋白主要定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北某地区各级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人员对器械相关感染防控措施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护理人员器械相关感染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制定手机调查表,并形成二维码。采用匿名自主填写的方式,对各医疗机构ICU(含专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普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8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ICU专职护理人员152人,平均年龄为(29.88±4.99)岁,平均工作年限为(7.51±5.37
目的研究腹腔镜复杂性肝脏切除术中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肝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4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依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腹腔镜+CLCVP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于腹腔镜下行复杂性肝脏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CLCVP。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肝门阻断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患者李某某,女,30岁,主因“乏力、纳差、恶心半月”于2017年9月8日入院。患者于2017年7月18日顺产一健康男婴2017年8月2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恶心,无呕吐、无发热、腹痛等,自服胃药1次(不详),自觉症状无缓解。9月1日就诊当地医院,化验肝功能提示ALT、AST、TBil升高,予保肝、降酶治疗无改善,遂于9月4日转诊上级医院住院治疗,院内检查肝功较前明显进展,总胆红素较前升高,转氨酶显著升高,凝血机制极差(见表1),化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丙肝抗体阴性,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阴性,诊断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住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通过回顾性调查建立研究队列。共90例患者纳入队列研究,其中常规治疗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组30例(试验组),该队列纳入患者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70%vs 45%,P=0.025),其累积肝病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7.6%vs 51.9%,P=0.0487)。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
最近与肿瘤发展相关的病毒基因突变已成为研究的主要焦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仍然是肝细胞癌(HCC)最常见的危险因素。preS/S突变体被认为是HCC的“前体病变”,可诱导蛋白相关反应和内质网应激依赖及不依赖途径,它与HBx蛋白在HBV感染相关肝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还有HBV入胞转运体、DNA转录及miRNA也证明与肝癌进展相关。除了HBV和AFB1暴露外,宿主因素可能在HCC的发生中也发挥作用。然而,HBV感染促进HCC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探讨了HBV相关性肝癌发生的突变基因,为肝癌
社区参与研究(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CBPR)通过调动社区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艾滋病干预的可操作性及效果,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CBPR主要通过社区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委员会以及同伴研究人员等方式参与到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充分考虑社区因素对艾滋病传播的影响,在艾滋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对CBPR相关理论及其在艾滋病防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