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让花儿自然开放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将有收获,焦虑的人啊,不要守着四月的土地哭泣,伤感自己一无所获。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去完成。
  ——熊培云
  菲菲是个有灵气的小姑娘,她会认真倾听老师课堂上的每一句话,老师稍加点拨,她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可惜习作语言平淡,能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但往往只能用直白的语言写事物的表面,缺少深入人心的感受和精彩的描写。上学期末她写了一篇日记:
  老师鼓励我
  有一天,上语文课,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非常害怕,以为老师要骂我。可老师并没有骂我,而是鼓励我,给我掌声,我感动极了!结结巴巴地回答。老师还说很棒。
  这件事让我知道:只要你努力尝试,一点一点地进步,那也是很不错的。
  这是一篇“哑巴日记”,上语文课回答问题,却没有开口讲话;老师鼓励“我”,却没有语言;“我”结结巴巴地又回答了些什么?无从知晓。“我”的内心活动也是用“害怕”“感动”一带而过。为何害怕?害怕时会想到什么?没有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内心的“想”写出来。
  于是,我俩一同坐在办公桌前聊这篇日记。
  “你能把这件小事写出来,说明印象很深刻,那还记得老师让你回答什么问题吗?”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柔和些。
  “是《军神》那一课,你问刘伯承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脱口而出。
  我继续问:“那你为什么害怕?当时被老师点到名,你有什么想法?”
  她没有作声,但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在捕捉当时内心的想法。
  “老师又是怎样鼓励你的?除了语言,有没有什么动作、表情?”
  “当一切出乎你的意料之外,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你,还鼓励你,你内心有什么感受?”
  “你是怎样鼓起勇气结结巴巴地回答的?老师表扬你后,你是不是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我慢慢地问出这些问题,每个问题之间留给菲菲回忆、思考的时间,当我问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她竟然笑了。
  我留意到她的笑容,准备结束此次交谈:“当时的情景就在你的脑海里,你需要的只是将它变成慢镜头播放出来,除了关注眼睛、耳朵和嘴巴外,还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把心里的想法写出来。是不是已经有想法了?”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笑得更甜了,仿佛这短暂的谈话浇灌了一粒种子,小芽破土而出了。
  与菲菲聊完后,并没有要求她将这篇日记重写或修改,只因担心提出过多的要求会摧残刚刚萌发的稚嫩的小芽。
  但我没想到的是,过了大概半个月,进行单元检测时她竟然将这篇日记作了修改,写在了试卷上。写得并不算太好,题目是“我是个害羞的孩子”,没有开头,没有结尾,就写了课堂回答问题这么件事,暂时忽略其他不足,仅看与上篇日记相关的内容:
  一天,上语文课,老师问我:“用什么词可以形容刘伯承坚强的意志?”我一愣,脑子里想:肯定要被批评了。可并不是这样,老师走到了我面前,抚摸着我的头说:“没关系,你再想想。”顿时,我感到一阵温暖,仔细地想了一想,突然,我想到了,是坚毅、顽强。可我不敢说。老师问:“是不是想到什么了?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你改正。”于是,我结结巴巴地说了出来。老师说:“不错,不过要大声回答,让同学们也听见,会更好。”我大声地说:“可以用坚毅、顽强来形容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同学们都赞同。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对我说:“只要你说出你的想法,不对,老师帮你改正,每个人都要一点一点地进步,才能有出息。”我点点头,同学们也点了点头。
  人物内心活动的层次变化写出来了,从“一愣”没有答案,到“感到一阵温暖”,仔细思考后有了答案,但是不敢说,经过老师的鼓励结结巴巴地说出了答案,最后又“大声”地完整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老师的形象也生动起来,眼睛看到了老师鼓励的动作、表情,耳朵听到了老师鼓励的话语。除此之外,还带给我的惊喜是,她关注到“同学们都赞同”,“同学们也点了点头”,点与面的结合,把课堂完整地还原了。
  菲菲的个案,确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惊喜。如何将这些“无心”变成“有心”,提升孩子的心灵感受力,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慢镜头回放——“催眠”
  生活中很多情绪稍纵即逝,很多事情平凡细琐,很多话语一笑而过,它们来得快去得快,还没看清这个人的相貌呢,人都走到跟前了,于是人物外貌忽视了,走路的动作忽视了,只剩下“他走到我面前”。
  一直在追的美剧《犯罪心理》中,破案时经常运用催眠术催眠目击证人,催眠师通过语言将被催眠者引导至潜意识开放的状态下,发现因紧张、恐惧、兴奋等过激情绪状态下忽略的某些细节,帮助破案。
  教师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回到描写的场景中,放慢场景中人物的活动速度,“远处来了一个人,别急,他长什么样儿?穿着呢?能看清他的表情吗?有没有特别引起你注意的地方?好,把这个人慢慢地打量一番,再让他继续走。他现在走过来了,他走路时是什么姿势?走路速度呢?你从他的长相、穿着、走路姿势猜猜他的身份,他要去哪?干什么?”
  管建刚老师说,学生缺少的不是“写”的能力,是“静”的能力,心静了,被忽略的细节自然会浮现出来。
  与心灵对话——“自恋”
  还是管建刚老师说的,“人活在外在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里,忘记了眼睛和耳朵之外,还可以活在自己的心灵里。”
  笑,看不起某人而嘲笑;仰望满天的繁星,心情愉悦而微笑;爸妈不在家,偷偷玩了电脑没被发现而窃喜……一句“我笑了”,为何而笑,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还是小小的罪恶感?
  饿,吃还是不吃?吃什么呢?这也想吃,那也想吃,如何选择?有没有想吃却不能吃的原因?饿着时,身体有什么感受?吃饱了,感受发生变化了啊……
  自恋,是形容自我陶醉的行为或习惯。遇到一种情绪,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把情绪放大,沉浸在自我感觉当中,让感受变清晰。
  或许很多孩子不能像菲菲這样一点就通,但我们需要相信种子的力量,让花儿自然开放。
其他文献
【摘要】从小学教学实际来看,好的导入应该从儿童熟悉的生活世界或者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不仅要符合儿童心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要切中学科内容的本质,引起学生思维的共振。  【关键词】情境导入 实物导入 图形导入 操作导入 游戏导入  对于一节课来说,调动学生情趣,引出探究问题,确定教学基调是导入的重要功能,教师都很重视这一环节。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也是角概念教学的起始课。在
期刊
《你那样勇敢》是我新近读到的一本书,它讲的是关于“勇气”的故事。自打记事起,玛法图就深深地畏惧大海,尽管他的父亲是强大的部族首领,尽管自己的族人对征服自然的勇气崇拜之至。整个少年时期,他默默地承受了同龄人无尽的嘲笑和奚落,一些族人甚至把海上恶劣的天气也归咎于他。终于,在十五岁那一年,玛法图下定决心,去迎擊所畏惧的大海,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这样,在一只小狗和一只信天翁的陪伴下,玛法图启程了。他一路被海
期刊
【教学背景】  小学中年段正是孩子语言习得的关键期。“言为心声”,写好人物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更好地推动情节发展,从而体现文章的中心。《猫先生和鼠小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3》的内容。这次写作是要孩子根据提供的情境进行想象写作,要写出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包括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心理等。但由于缺乏阶段性专题训练,在写对话时,学生只会用“说”字,作文内容不生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小学科学教学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科学课中核心素养之求真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本着求真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是科学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本文将结合科学课堂实际,从保护求真本能、创设求真平台、激发求真意识三方面出发,来简单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  【关键词】科学课 核心素养 求真精神 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的教学理
期刊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位于历史悠久、景色秀丽的古黄河北岸,是一所植根于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中的学校。自诞生以来,它便肩负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在近年来的书香校园建设中,淮师二附小大力弘扬民族经典文化,在全校掀起“魅力书香,重温经典”的读书热潮。学校以诗化教育为突破口,确立诗词育人的理念,促进师生在有意识地积累诗词、感悟诗词和运用诗词中,提升人文素养。淮师二附小传承经典,以诗育人,是“詩香校园”建
期刊
【摘要】一线教师要真正意义上落实高效课堂,应该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作为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学设计要适合孩子的认知。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设计的三个纬度去思考,即基于教学目标、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认知规律来展开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 认识 实践  【案例】《小数乘整数》教学片段  片段一:  1. 情景展现  2. 信息提取  生1:夏天西瓜每千克0.8元;  生2:冬天西瓜每千克2.
期刊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阅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以阅读贯穿其中,让学生在读中欣赏“我”“诗人”“小外甥”眼中不同的月亮,感受月亮的美。  教材分析:  这是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一篇散文。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中语句优美,充满诗情画意,非常适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教學要求:  (1)通过自主阅读探究感悟作者、诗人和小外甥眼
期刊
每个晚读时光,我都会捧起《教室里的电影院》,走进书里的电影,走进夏老师的电影课堂。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电影课是一种可能性”讲开展电影课程的方法和指导技巧,第二部分“我们的电影课”讲了十六部经典电影赏析案例,第三部分“电影课改变了我和我的学生”讲了电影课给学生带来的温暖和变化。  客观地说,读这本书,就像走进了夏老师的电影课堂,这本书可以说是开设电影课的完美范本。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对于课程
期刊
【摘要】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各大名胜古迹都是语文学习的温床。适当的活动课程资源,多学科、多维度的整合,引人入胜的合作分享,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语文素养得到滋养。  【关键词】大语文观 开发课程资源 名胜古迹中的语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活动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期刊
大概是受一辈子做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尽管父亲只是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但他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对乡村孩子的挚爱还是如春风化雨般熏陶着我。于是很小的时候,我就梦想着,长大以后要当个老师;我梦想着,我的学生举止文雅、好学上进,我的班级团结友爱、温馨和谐;我梦想着,我和我的学生亲密如一家人。  2000年8月,我如愿以偿,梦想成真。那一天,我在父亲的陪伴下,乘着校车,来到一所乡村学校——兴化市阳山小学。一进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