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和玉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y_redt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一幕幕往事,那些点点滴滴的触动都成为我人生路上的基石。真不敢想象,没有它们,我将如何行走在这荆棘丛中,且能做到昂首阔步,勇往直前。
  ——题记
  
  外婆病危的时候,母亲三番五次打电话催我回去,而我总是找各种理由推托。20年前离开外婆的那一天我就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见她。
  我对外婆的仇恨缘于一场意外。12岁那年,我和表哥去给大姨送土豆,土豆装在麻袋里,麻袋搭在一匹棕色小马驹背上。出门时,外婆说:“你们俩一个人牵着,另一个人赶着,晌午之前一定要回来。”
  我俩出了村往西走,一个山岗连着一个山岗,相信如果不是在冬季,野外的花草瓜果肯定能吸引住我不安分的心。然而,这偏偏是一个冷寂的冬日。我和表哥就那样沉默地走着。后来表哥问我会不会骑马,我说没骑过。表哥说他也没骑过,问我要不要试试。于是,我双手交叉,呈半蹲状,表哥左脚蹬住我的双手,右脚踏上我的肩膀,很潇洒地跨上了马背。马驹很老实,驮着土豆和表哥,依然欢快地往前走。过了一会儿,表哥下来,我再骑上去,我们就这样换来换去的,终于找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因此,原本枯燥沉闷的五里山路眨眼间就走完了。
  从大姨家回来的路上,表哥突发奇想,说:“既然没有土豆了,咱俩都骑上来吧。”哪知我刚上去,小马驹就不干了,猛地尥起了蹶子,坐在后面的我毫不留情地被甩了出去,正巧撞到一棵歪脖子树上,我当时就昏迷了。吓坏的表哥站在边上哇哇大哭。我醒来后,感觉一只胳膊抬不起来了,然后就和表哥一起哭。棕色马驹很悠闲地用两只前蹄刨土,飞扬的尘土落到我们的脸上,再被泪水一搅和,就变成了丝丝缕缕的泥流。
  当表哥搀着我回到家时,太阳已经西斜了。外婆抻了抻我的胳膊,我“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哭声惊飞了正在下蛋的老母鸡,而外婆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断了”,然后就拉着我去找汪钟,她说汪钟会接骨。干瘦的汪钟两只手就像两个铁钳,在我的胳膊上一阵游走,他每一停顿我就感觉有一阵钻心的疼痛。我像一头即将被宰杀的猪娃,拼命嚎叫。外婆用两条腿紧紧夹住我的下身,两只胳膊摁着我的肩膀,下巴抵住我的头,任“铁钳子”在我的疼处肆意游走。
  尽管我如此夸张地表现自己的痛苦,但是,自始至终外婆都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心疼,起码我没有从她脸上看出一点怜爱,心中顿时委屈连连。而让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她竟然让我再次骑马回家。刚刚被摔伤,恐惧还张着血盆大口怒视着我,我怎么敢再嚣张呢?可是外婆不管,大义凛然地命令舅舅把我放到马背上,硬是让表哥赶着马上路了。
  最终我的胳膊没有长好,从此落下了轻微的残疾,而这件事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我对外婆也有了不可磨灭的记恨。所以,那次回去我对母亲说,我再也不要见外婆,永远。
  最后,我抵不过妈妈的软硬兼施,还是赶在外婆咽气之前出现在她的床前。此刻,我眼前的外婆如同一具干瘪的木乃伊,我不敢相信这就是20年前那个泼辣、壮硕的女人。而这20年我的变化也绝不亚于外婆,由瘦弱到强壮、由小男孩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小伙,不用说弥留之际的外婆,就是一起玩过的小伙伴也难认出我了。外婆居然说她认得我,还挣扎着伸出僵硬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曾经受伤的胳膊,断断续续地说:“孩子,别怪外婆心狠。胳膊残了不要紧,心不残才能扛得起人生。如果因为从马背上摔下来而一辈子不敢骑马,那么残的就不是一只胳膊,而是半条命了。”我惊讶于一字不识的外婆此时能说出这么富有哲理的话,同时也为我的记恨感到羞愧。
  在后来少有的一次清醒里,外婆从怀里掏出一块玉按在我手心里,她说这块玉能保平安,她的一大群孙子里就“出息”了我一个,只有我才配得到这块玉。说真的,我当时不以为然,觉得那只是一块好看的石头而已,因为我不相信劳苦了一辈子的外婆会有值钱的东西。
  三天后,外婆去世了。送走了外婆同时也送走了我与她的恩怨,从此我不再背负心灵上的重担。
  回来后我把那块石头放在了窗台上,除了偶尔打扫卫生时挪挪地方外,从未认真地摸过它。
  突然,有一天,一个做珠宝鉴定工作的朋友来我家玩,发现了蒙了一层灰的石头,便拿在手里玩。我当笑话把它的来历讲给朋友听,朋友说为什么不拿去检测一下,说不定真是一块玉呢。
  “那敢情好。”我说。当时,我正缺一笔资金周转生意,得不到这笔资金就得宣布破产。如果外婆在天有知,她会帮我渡过难关吗?于是,朋友带走了那块石头。
  星期五的晚上,我打发走最后一个员工,有气无力地坐在椅子上环顾这个我辛辛苦苦奋斗了4年却很快要换主人的地方。这时,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黑暗中我抓起话筒,竟然心跳得厉害,第六感觉告诉我,这里将传出一个不同寻常的消息。果然,电话那端急促又带些兴奋的声音说:“知道吗?那是块玉,是块真玉,是块上好的宝玉!”
  最后,我并没有出卖这块玉来拯救我的生意,但是我渡过了难关,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是外婆唤起了我的斗志。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生外婆其实送给我了两块玉,一块就是这块价值连成的宝玉,另一块不就是她那看似粗糙,却是至宝的爱吗?
  
  小编的话:欢迎大朋友们来“童年一叶”栏目,为我们讲述这些有趣而耐人寻味的故事。相信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会有所收获,从而信心满满地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其他文献
又是一个严冬到来了。北风呼呼作响,我坐在桌前,寂寞像迷雾一样无声无息地在我周围散开。窗外,几根干枯的树杈颤抖着伸向阴沉的天空,开始有星星点点的小雪粒从空中飘落,我忽然想起了上三年级时度过的那个雪花悠悠的冬日。  记得那时开学已经好几周了,可是我们的语文因缺老师而迟迟无法开课。我们这些三年级的孩子们眼瞅着干巴巴的课本,心里多么渴望有位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啊!我忍不住把窗户纸捅了个小洞,用企盼的目光呆望着
期刊
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来自于美国。在美国,麦当劳的规模远远超过肯德基。但在中国,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早于麦当劳,所以规模远远超过麦当劳。  Waitress: May I help you?我可以帮你吗?  Jack: Yes. Can I have a BigMac Combo and a twenty-piece fried chicken? 是的,我想要一份麦香堡套餐和一份20块的炸鸡块。  Wai
期刊
“哥,给你!”弟弟塞给我一个毛茸茸的东西。  “桃子!”我惊喜地喊出了声,连忙问,“哪来的?”  “山上摘的!”弟弟得意地说,“不信,你问他们。”  我如获至宝似的捧着这个桃子,仔细瞧了好一会儿,才把那个红润的桃子上的“毛发”小心翼翼地给“理”了,然后用嘴触到桃子的头部,用力咬了下去,那酸中带甜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滋味儿真美呀……  这里是家乡的牯牛山,高大的山上到处都是野菊花,加上一棵棵枝繁叶茂
期刊
那一年,德皮勒完成了全部学业从州立大学毕业了。他去了一所学校教文学,所以,我们应该叫他德皮勒老师。  其实,德皮勒非常想做一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四年前的他,是那么单纯而痴迷的一个运动青年。但是,他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中化为了泡影。  揣摩着从最新的教育学书籍上学来的方法,德皮勒想在学生身上一一实验。书籍大部分都是麦尔教授推荐给他的,应该不会错。麦尔教授是他大学选修心理学的主课教授,是一个有着短短白胡
期刊
回想童年的一些事情,我的心里曾经掺杂着一种难言的苦涩甚至是怨恨。而这种苦涩和怨恨,竟然和我爹有关。  7岁时,娘带着我和2岁的弟弟,从河北老家到山西去找爹,我爹在那里修铁路。  第一次见到火车,那有着大红轮子的火车,吐着滚滚浓烟的火车,把我的童年由平原带进了新鲜又神秘的大山,带进了那开着山丹丹花飘着云朵的黄土高原。  我进了铁路小学读书。铁路小学的孩子们大部分来自东北,他们说着好听的普通话,管娘叫
期刊
山谷中,茂密的森林深处,生长着一株小草和它的同族。它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高耸的苍松旁,整日里呼吸着泥土的气息,偶尔拂过一阵风,带来远方未知世界中的几缕芳香。  松树是那样的挺拔,直耸云霄。它长长的树梢像伸出的臂膀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小草只能透过其中的间隙,看看外面蔚蓝色的天空和天空中漫不经心飘过的云朵。每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总会灵巧地穿过重重“阻碍”,调皮地将自己分解成零零碎碎的小块,洒在枝叶上,洒在树
期刊
这个早晨  我的笔跪着行走  回家的路  在您的皱纹里蜿蜒    一把撑开的花伞  割断了我的视线  您手捧着相册  在方寸间回忆我的容颜    桃花灯盏依旧  映着您那温柔的垂首  只是泪水  刺痛了我的双眼    雨打湿了天  您的笑靥依旧灿烂  将您一生的辛劳  开成五月娇艳的康乃馨    我把心贴在风中  放飞写满祝福的纸鸢  愿它为您捎去儿的祝福  祝福母亲:健康幸福平安
期刊
漫画陪伴了无数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如今,当少年长大成人,以前漫画中的英雄又从书里蹦到了电影大屏幕上。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英雄人物,仿佛一夜间就真实地出现在了我们身边,儿时幻想的英雄模样突然变得清晰,不知你能不能接受他们。    最无心插柳的大侠——《蜘蛛侠》    在2002年之前,蜘蛛侠对于我们还只是个传说,作为美国最著名的三大英雄之一,他与我们的距离比起超人和蝙蝠侠要远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效镜
期刊
又到五一劳动节了。提起这劳动啊,桃子可得问问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社会实践吗?有没有想过“小鬼当家”似的学挣零花钱呢?”  如果你们有这个打算的话,就先了解一下团结中学的小小少年们是如何走上“致富之路”的吧!   4月10日,周六早上七点半,细雨蒙蒙,整个城市似乎还在春雨的怀抱中沉睡着,可团结中学的校园里早已热闹非凡——学校两年一度的“小鬼当家”活动又开始了!初一、初二年级近800名学生,被分
期刊
1999年3月底,一支来自英国的名为“终极指南”的野生动物勘察保护小组,从缅甸曼德勒启程,来到我国云南省澜沧江以西、缅甸萨尔温江以东的这片亚马逊式的原始森林。在东经98.53度、北纬21. 07度处,他们发现了一个奇观——在一个方圆近180米、高约4.5米的地穴内,竟有不下50具亚洲象的骨骸,洁白的象牙显示着一笔巨大的财富。显然,这是一处尚未被盗猎者发现的象冢。大象在弥留之际,一般会拼尽最后一丝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