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预防与克服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safds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就是作文。小学生面对作文往往都有厌倦、害怕的心理障碍,这对于其写好文章是极为不利的。文章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这些障碍,从而以平常心来进行写作。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心理障碍 预防 克服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每当教师布置作文,教室里总会传出学生唉声叹气的声音。还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学生写作文的窘态:“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顿足咬笔头”。小学生面对作文往往都有厌倦、害怕的心理障碍,这对于其写好文章是极为不利的,本文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预防和克服这些障碍,从而以平常心来写作。
  
  一、从“为什么写”探讨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防治
  
  “为什么写”这一问题又包含有“写给谁看”和“写了做什么用”这两个小问题,也就是作文的读者是谁、作文的功用是什么。解决好这两个小问题也就基本可以预防小学生对于写作文的一些心理障碍。
  
  1.确立读者意识
  伊塞尔曾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就是说,自己的看法与读者的看法在作文中应该有一个平衡点。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很少会注意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结果学生会产生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想法。教师从某方面来说不仅仅是一位单纯的读者,更是带有指导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作文的引导者,所以说学生的读者仅由教师来扮演是不够的。作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要有活生生、实实在在的读者才能刺激学生写作文的欲望,学生也才会肯定自己作文的价值。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一些读者群,组织一些活动。这个读者群可以是同班同学、父母和老师,也可以是其他年级、其他学校的好朋友,甚至可以是社会上某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同学们互评作文,这比起单单以教师的权威性来评价作文更能让学生受益。而且同学间的年龄相近,朝夕相处,他们之间更了解对方,也更能发现彼此的点滴进步、情感方面的变化。这个读者群建立起来之后,学生的作文观念就会转变,不再觉得作文只是交给教师的任务,而开始把作文当作一种交流;不再是挖空心思地硬挤出几百个字,而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实地写出来。教师可以将一些匿名的学生优秀作文集成一个小册子,并在班上、年级上、家长会上展示,特意在册子的最后留有相当位置的“向小作者说的话”一栏,让读者们都写下自己对作者文章的理解和鼓励。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认识到了写作文的意义。
  
  2.形成真实的创作感受
  在大多教师看来,学生写作文是一种学习语文知识中写的练习,并不是真正的写作,而是虚拟的写作行为。而学生自己也认为作文的用处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最多再远点就是为将来的工作学习打下基础。
  但是作文不仅仅是为将来而准备的,而是立足于现在,表达学生现在的生活、情感。所以,学生写作文的过程应该是属于一种创造性的体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在作文的真实性上下工夫。叶圣陶先生曾说:
  “写作所以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原在表白内心,与他人相沟通。如果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徒然说一番花言巧语,实际上却没有表白内心的什么:写作到此地步便于生活脱离关系,又何必去学习它?”所以,教师要在作文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将作文当作真实的创作来看待,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这一创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拟定一个写作计划,让学生为低年级的同学编写一些故事,最后装订成册发到低年级的班级供他们阅读。学生们为了解低年级同学的阅读兴趣,会询问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直接“采访”低年级的同学,结果第一本故事书写出来后图文并茂,既有创造性,还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获得了家长和同学的广泛好评。当学生知道“写给谁看”和“为什么写”之后,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还会厌烦和恐惧吗?
  
  二、从“写什么”看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防治
  
  学生写作无从下手,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由于学生缺少经历,真的没有东西可写。又或者是经历了但是却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素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都是学生疏于观察和作文的命题脱离学生的实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并不是真的没有东西写,而是有一些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在教师、评分细则中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是意义不够大,而导致不能写。要想解决好这个关键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1.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受生活
  写作的基础是对生活的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文时留心观察、认识、理解生活的外化。这个感悟也就是感受和领悟。只有当学生以一个个体生命,通过各种方式去感受生活、感悟生命的时候,才会产生倾诉的冲动。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慢慢将学生引向真实的生活,指导学生感悟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路上的小事》这一作文题的时候,笔者留出一节课的时间带学生绕着学校附近走了一圈,指导学生沿途观察、感悟。最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有的记述了路边乱扔垃圾的现象,有的描写了地上的虫蚁,还有的写到了路上遇到一个衣衫破烂的小朋友的感悟。通过这次实地观察,学生学会了如何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提升了学生选材的独特性和思考的深刻性。
  
  2.减少写作束缚,降低评改要求
  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一颗平常心来写作文,这里所谓的平常心指的就是要将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在写的时候没有给学生事先预设的框框,没有要求学生写出多么大的意义。也许学生写出来的是稚嫩的语言,行文中也没有缜密的逻辑,但是教师要学会从中感受那一颗颗童稚的心灵和真实的情感。学生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没有种种规范束缚,习作才有可能越写越好。如果教师用一种大众、权威的观点来看待小学生的作文,往往也体会不到学生习作中透露出的情感,学生也会慢慢地谨言慎思,不敢动笔。例如一个学生在《我的梦想》中谈到自己的三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做一只冬眠的小熊,因为这样就可以再也不用早起上学了。第二个梦想是希望妈妈可以答应自己所有的要求。第三个是希望开一个卖学习方法的商店,这样就可以让同学们都有好的成绩。面对这样一篇作文,教师往往会以作文的立意不高而给予低分,但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天性,那样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没有东西可写,动笔的时候想着怎样才能微言大义。
  
  3.淡化写作技巧,做到先“放”后“收”
  小学生的作文处于学习作文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把握住“放”与“收”的节奏与时机非常重要。做到先放后收,收中求放。具体就是,在儿童初学作文阶段,不对他们进行“文章作法”之类的约束,鼓励他们放开胆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当他们升入高年级之后,再慢慢教他们遵循写作的某些规律和法则,从立意谋篇到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然而在“收”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和眼光去要求学生,促使他们敢想敢说,学会“求异”,并不断地超越自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帮助小学生克服作文的心理障碍对他们今后写作文的成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调整辅导学生的方法,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文的能力。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脑缺血损伤后细胞凋亡受许多基因调控。在调节细胞凋亡的三种途径中,线粒体和死亡受体途径已受到广泛关注,而内质网途径研究相对少见,且多集中在体外细胞研究方面。
凭借在国学领域的钻研精神和过人禀赋,陕西省西安市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征服了复旦大学的教授们。为此,8位教授希望学校破格录取孙见坤。在复旦向其伸出橄榄枝之时,孙见坤却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被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消息一出,便在在媒体上掀起的轩然大渡,完全可以演变成一部“从孙见坤事件说开去……”的大片,全民展开了今年高招话题的最火热的一波讨论。正是
自主招生应坚持    《教育界》:自主招生在八年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作为一位自主招生的参与者,您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吴奕:自主选拔发展到现在,参与试点的高校越来越多,参加的学生也呈滚雪球式的方式递增,中学和社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几年来有数万名优秀考生通过自主选拔录取进入到了理想中的高校。我接触到的考生和家长、中学,还有大多数媒体对于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是认可的,持赞成意见的。尽管目前仍
张凌1959年11月出生于陕西。1982至1986在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就读,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87至1988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习铜版画专业,1988年至今一直在西安美术学院研究
“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成就美好未来的素质”是我校现任校长孟宪彬在总结学校五十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结合学校及学生发展实际提出的办学理念。我们清楚地知道:任何理念都必须找到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否则毫无意义。因此,对于被社会公认为“轻负担,高质量,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一所省实验性、示范性“窗口”学校来说,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校长用智慧播撒在每一位实验教师心中,伴着教师教育理想扎根于每一位
研究目的1.探讨IMR的不同重组设置对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2.探讨IMR在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中最优IMR重组设置。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前
本文对TNFα通过增加骨髓中SDF-1α的浓度梯度增强造血干细胞向骨髓归巢的效率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通过ELISA检测TNFα、地塞米松和阿司匹林对BalB/C小鼠血清中SDF-1的浓度变
摘要: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题研究 教育体制  创新人才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在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之前,笔者一直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是普通的一线教师,搞好自己平时的教学任务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搞课题研究?那应该是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目的:观察猫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时十二指肠压力与胆总管压力的关系及大黄对其的影响. 方法:杂种猫18只,随机分三组:对照组(C组,n=6),开腹后测十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