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检测器凝胶色谱测定海藻酸钠的摩尔质量及其分布和稀溶液构象

来源 :分子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多检测器凝胶色谱技术测定了2种化学结构类似但动力黏度不同的海藻酸钠的摩尔质量及其分布和特性黏数([η])、Mark-Houwink指数(α)、流体力学半径(Rh)及均方回转半径(Rg)等参数.通过Mark-Houwink曲线,Rg,Rh vs.Mw曲线,形状因子ρ,及蠕虫链模型对样品的稀溶液构象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2个样品均为单一分布的海藻酸钠,其动力黏度的差异由其摩尔质量及其分布的不同所导致.构象分析显示在该溶解体系下,样品构象受摩尔质量的影响,以5× 105 g·mol-1为界,摩尔质量较小的分子链呈刚性略强的伸展链构象,而摩尔质量较大的分子链则呈柔性的无规线团构象.
其他文献
利用大孔树脂对九里香的乙醇回流提取物进行分级分离,采用盐酸-镁粉反应确定了80%甲醇洗脱组分为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待分离组分.根据上述组分中的主要化合物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和水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筛选并确定了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4:6:4:6,V/V)为适合多甲氧基黄酮分离的高速逆流色谱(HSCCC)溶剂系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分离产物的纯度进行分析,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技术确定分离获得的5种多甲氧基黄酮的分子结构.其中,5,7,3′,4′-四甲氧基黄酮、5,7,8,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展的聚合物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表面的方法,特别是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并概述了聚合物功能化GO杂化材料在催化、检测与传感、抗菌及阴离子交换膜等方面的应用,重点讨论了在金属纳米杂化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进展.
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在中国出现“环境传人”现象,且多国发现新冠病毒变异传染性增强情况.考虑新型冠状病毒“环境传人”传播途径和病毒变异两因素,建立传染病动力学SEIQR模型,进行疫情发展趋势仿真模拟.结果 表明,“环境传人”和病毒变异对新冠疫情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病毒变异对其影响更加显著,而“环境传人”因素会促使疫情爆发时间点大幅提前.对于传染率较高的变异病毒,提高干预措施的强度对抑制变异COVID-19病毒传播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