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骨文捃》(二)

来源 :殷都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ming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海内外的孤本,《甲骨文捃》的存在有其独特价值.《文捃》中马衡所藏部分为摹本,该部分摹本曾收录于多种著录书或拓本集,且同一版甲骨曾出现在六种不同的著录中,且著录情况多有不同,有些甚至出现四种不同的著录情况.同时,马衡所藏部分当中一些摹本与其在其他著录书或拓本集中的同版著录情况均不相同,所以这部分摹本有其独特的价值,深入整理研究这部分甲骨摹本及其著录情况,对于厘清该部分甲骨源流与传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8月31日,法國总理曼纽尔·瓦尔斯发表演讲时遭遇激烈质询,他努力解释,大汗淋漓,衬衫整个湿透。  东方IC/图
期刊
“要挡下这些‘蚊子馆’,不知要得罪多少人,付出多少政治代价,动辄被贴上‘阻挡建设’的标签,会让你丢官,能挡得住吗?”  到 台湾旅游,不少人参观过各地林立的客家文化馆、原住民文化馆。硕大的展厅,人流稀少、清净,或许有人回程后会夸赞在其中充分感受到“生命之静美”——但是对台湾人来说,这些斥巨资修建的场馆,人流稀少,最终不过是养蚊子的场所,甚至还要如蚊子吸血般吸走纳税人的公帑求生。  “蚊子馆”一词由
期刊
欧阳修是宋代《春秋》学研究的开山人物.但他在治《春秋》的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有以偏概全、错点“三传”,错综“三传”大义、并未透析“三传”本真,废传太过、忽视深入思考等方面的问题.而对这些瑕疵的关注在《春秋》学史上,甚至是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经史关系问题是中国经学史与史学史的关键问题,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持续了整个古代社会并延续至今.学界一般认为,经学对史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思想方面.事实上,经学对史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不仅体现在史学思想的形成上,也体现在史书编撰的过程中.以汉代史书编撰过程为例,经学的繁盛为汉代史书编撰准备了文献资料和著作形式,不但为史书提供了大量的史料,还促进了史书体例的创新,丰富了治史的方法.
用 近2年时间,调查完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抗战遗址后,广西社科院教授李建平的心情并不兴奋。  “即便一些被列为文保单位的遗址,也只能说得到了基本的保护,其他更多的抗战遗址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李建平惋惜地告诉记者。就在广西柳州,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战遗址,虽然门外挂有“文保单位”牌子,但它却破败不堪、少人问津。  记者调查的浙江宁波庄桥革命历史纪念馆也是如此。纪念碑已经很
期刊
北宋自从“熙宁变法”后,朝廷上下风谲云诡,党争骤起,许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有的谪贬海外,有的老死蛮荒。于是,见风使舵者多了,明哲保身者多了,说话怕遭弹劾,作文怕抓辫子,士风早已不似当年。不过,尽管政治运动残酷,士大夫中却始终不乏坚守本真和原则者,钱勰就是这样一位。  婉拒王安石拉拢  钱勰是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钱俶的孙子。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钱俶纳土归降,免去了一场血雨腥风的生死大战。钱俶归附以后,
期刊
近日,定于9月3日上映的电影《开罗宣言》公布了一组四张剧照,分别是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和毛泽东,引发网友争议。针对网友质疑,片方称,相关海报有好多张,选择发布这四张海报“有欠考虑”。那么,蒋介石当年在开罗会议上到底做了些什么?  1943年盟军在各个战场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美国总统罗斯福希望及时召开美、英、苏、中四大国领袖会议,协调战时与战后的有关问题。因苏联尚未对日宣战,罗斯福只好将原计划改为
期刊
后脱贫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由绝对贫困治理阶段转向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将成为贫困治理的战略转型和工作重点.居民收入差距明显、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压力大、农村基础设施与群众需求不匹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等现实问题突出,显示出广西深化相对贫困治理和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相对贫困群体和贫困标准确定难度大、相对贫困治理政策衔接困难、构建相对贫困治理新格局约束多元等困境,广西应转化贫困治理理念和战略:制定动态多维的相对贫困标准线和衡量机制,
自古以来认干儿子的,不外乎是看着对方的能力,为我所用,增强自己势力。另外就是出于机缘巧合,遇到掌权者刚好没有儿子。还有一种长期给别人当干儿子的,发迹后也认了不少干儿子,这纯粹为了找当爹的感觉。  乾隆朝有个姓汪的翰林,郁郁不得志,用拜干亲的方法作为自己进身之阶,虽然被不少人笑话,却有更多人效仿。汪翰林先是唆使妻子拜大学士于敏中的夫人为干娘,但后来于敏中失势,他又让妻子去拜尚书梁诗正为干爹,并令其好
期刊
李渔一生的政治态度凡三变:崇祯后期,年轻的李渔充满了为忠为孝的儒生情怀和慷慨轻财的豪侠之气;顺治初年,李渔政治态度和情感极为复杂.既有痛恨战乱、同情百姓、祈望和平的心愿,也曾有过舍生取义的想法.对于清王朝,有过激愤,也有过无奈;顺治八年之后,李渔已成为清朝顺民.三藩之乱时,他反对叛乱、褒扬忠臣、维护清王朝“王土”统一的政治倾向十分明确.总的来看,李渔没有恒定的政治情结与道义追求,李渔政治取向具有实用多变的特征.他常将个人需要置于家国利益之上,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政治态度.因此,李渔这种实用的政治态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