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兼论中国加WTO后的产业结构调整

来源 :当代亚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wenw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第一生产要素理论分析了“资本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体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一种必然结果;探讨了科技进步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原因;说明了信息产业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相互融合促进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指出并剖析了在知识经济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趋向软化的现象。文章还讨论了加入WTO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推动了环境保护全球化的趋势。环境保护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的出现,以及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国际化。它们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消极的一而,也有积极的一面。如何认识它以及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都值得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而印度在这方面的经历就十分典型,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对于朝韩首脑会谈能够得以实现的原因,本文作者认为,关键在于朝鲜外交战略和对南态度的转变。而朝鲜经济上的困难和外交上的孤立又是促使朝鲜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朝鲜在过去采取的抛开韩国、主要拉拢美、日的策略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将目光转向了韩国。
俄罗斯重视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但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关系的发展滞后于政治关系的发展。其原因是:俄的政治、经济重心在欧洲,欧洲是其利益所在,是其战略重点;西方国家对俄的重要性超过亚太,西方仍是俄外交的重点;俄经济衰退,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开发滞后,俄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东西兼顾”,只能先西方,后东方。
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理论在蒙古高校和学术界是作为批判对象而讲授的。90年代初,蒙古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西方经济理论也开始被经济学界接受的推崇,并被运用到改革实践中。多数学者主张,应结合蒙古的实际,吸收西方学中科学性、合理性的部分,以促进蒙古经济理论的发展。
十多年来,印度软件业生产增加了100多倍。本文介绍了印度发展软件业的政策措施,并指出印度经济正进入到一个以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为主要目标的新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从中长期看,东南亚地区的能源形势不容乐观。为了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东南亚国家纷纷制定和推行新的能源战略。东南亚国家新的能源战略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向海上要能源;二是实现能源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