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激光检验仪表轴尖表面光洁度与缺陷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由于实际应用环境中有大量混合流量及产品的处理性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通信网络性能测试通常能满足实验室要求却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客户的需求。为了评价网络节点的实际处理能力,建立了性能指标测试模型,并给出了网络节点主要参数(吞吐量、混合包的转发能力、新建连接速率等)的测试评估分析及验证实验。
基于多肽(Polypeptides PC2~PC6)中富有巯基(-SH)官能团, 其与单溴二胺(Monobromobimanes mBBr)能够发生缩合反应, 生成具有荧光信号的多肽衍生物;通过优化色谱分离条件,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多肽的方法;试验中利用质谱鉴定了PCs与mBBr缩合反应的比例关系。 结果显示, 通过比较PCs标记前后化合物的质谱图, PCs与mBBr反应比例关系为1∶1, 稳定性好;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多肽化合物, 五种化合物间分离度较好, 出峰时间集中在16.6~
针对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红外探测器非线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干涉图直流信号值缺失情况的非线性校正方法。针对需要实施校正的光谱计算基于带外虚假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结合无需实施校正的光谱计算一致性校正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实施本文所提非线性校正方法后,辐射定标曲线的线性拟合优度可以由校正前优于0.99提升至0.9999以上,且辐射标定后的各通道的辐亮度绝对偏差均不超过0.15 mW·m -2·cm·sr -1。相比已有的校正方法,所提方法避免了对干涉图直流信号的依赖性,但增加了对多个温度点黑体辐射定标数据的依赖性。
对腔内自注入再生放大运转时多种谐振腔结构下的输出脉冲宽度作了系统的分析.借助铁氧体传输线技术,用连续改变电脉冲宽度而不改变谐振腔结构的方法,在磷酸盐钕玻璃器件上实现了脉冲宽度在1.3~6ns内方便地连续可调.用较简单的雪崩管电路在同一个普克尔盒上完成了调Q与腔倒空两个动作,得到了功率3MW的单脉冲输出.
期刊
实验报道指出在3.39微米处运转的氦-氖光激射器功率输出上轴向与撗向磁场的影响。对这个课题,特别是对于塞曼调谐的可能性已经得到了注乙。应用轴向场减弱输出,大约到2000高斯时输出熄灭。在纵向场中,输出先有个微小的急降,然后增加到基本上保持一个常数,其磁场可起过2000高斯。输出变化的原因在于1)塞曼效应和布儒斯特窗。2)等离子效应。
期刊
美国无线电公司为陆军研制的无接触印刷机业已试验成功,它使用激光器将数字通讯的文字数字转印在普通的纸上。这种称为战术行印刷机的系统,借助于印刷机的激光束扫描涂有染料的塑料墨带而变换信息。
期刊
在移相干涉中,由于系统或者环境的原因会产生移相误差,进而导致面形检测产生误差。介绍了最小二乘迭代随机移相算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模拟仿真,高精度地迭代出原始面形。针对随机移相可能引起迭代得到的面形与真实面形相反的现象,理论上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在最小二乘迭代随机移相算法中,需要已知移相方向才能准确迭代出真实面形,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结论的正确性。给出了干涉仪移相方向标定的可行方法。
设计了一个基于二维光栅的高精度位置测量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分析了测量模型在编程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使用该仿真平台测试了模型的精度和运算时间。结果表明,当计算频率为20 kHz时,测量模型的编程精度优于0.79 nm,测量机箱引起的误差为8.84×10 -7 nm。该仿真平台能够有效地检测基于二维光栅的测量模型在编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并测试模型运算时间。
为解决有雾场景图像复原过程中目标边缘存在细节模糊及丢失的问题,结合暗原色先验理论、引导图像滤波和保留边缘的A-Trous小波滤波方法,提出一种保留边缘的A-Trous小波修正的单一图像去雾算法。先对暗原色先验的引导图像滤波去雾算法进行复现,再引入保留边缘的A-Trous小波滤波算子,用三级小波滤波后的残差结果补偿暗原色先验的引导图像滤波算法去雾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暗原色先验的引导图像滤波去雾算法,采用可见边对比度作为客观衡量标准,新增的可见边之比至少提高69.5%,可见边的规范化梯度均值提高30%
本文用激光选位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了NdxY(1-x)PO4晶体系统的浓度猝灭和Nd~(3 )离子一离子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浓度猝灭比五磷酸钕系统强,猝灭速率与 x~2有线性关系。激光选位时间分辨光谱揭示,在Nd(0.03)Y(0.97)PO4中,Nd~(3 )处于多种不等价的晶场格位中。由选位光谱对时间和温度的关系发现,处于不等价格位中的Nd~(3 )离子通过共振能量为δ=117cm~(-1)的二声子参助过程进行能量转移。确定了转移速率ωs=2.7×10~4s~(-1),室温下激发能量扩散系数为 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