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唱响青海文化品牌的华彩乐章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ong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14号,适逢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在古城西宁隆重开幕。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曲青山,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建军,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洛桑,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昂毛、副省长吉狄马加、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以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歌剧舞剧院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本次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
  
  此次博览会历时5天,“弘扬文化、传承文明、展示特色、打造品牌”的主题始终贯穿在以下五大展览展示活动之中。
  (1)精美绝伦的国际唐卡艺术精品展示区
  此展区集中展示了青海省黄南、玉树、果洛、湟中、互助等地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唐卡艺术精品以及青海省博物馆、藏医药博物馆、黄南热贡艺术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同时荟萃了周边如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内蒙等省区和尼泊尔、印度、缅甸等国家的唐卡艺术精品。
  (2)独具特色的黄南热贡艺术展示区
  该展区综合展示了黄南热贡艺术的产品,展区设计以平面立体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了热贡艺术品的全貌,体现出热贡文化独有的多元性、地域性、传承性和群众性。展示内容包括唐卡、堆绣、泥塑、民族饰品、石雕木刻、面具、金属工艺制品等民族民间工艺制品。现场由民间艺人现场制作、现场表演,并配有唐卡制作全过程的分解展示。
  (3)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博览会还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主要展示了土族刺绣、加牙藏毯、湟源排灯、河湟皮影、西秦刺绣、安塞剪纸、凤翔泥塑等青海省以及我国其他西部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品按照省区划分展位,既提升了展览的整体品味,也便于集中展示和销售,受到了参展单位的一致好评。展览馆内还搭起小型舞台,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族服饰表演、民间艺人河湟皮影现场表演等节目,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4)绚丽多彩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作品展示区
  此次的展览,主办单位从全国128个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选定了青海湟中、上海金山、陕西户县等10个省市的民间画乡来参展,同时组织邀请了全国著名书画集散地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多个画商前来参加展销。
  (5)国之瑰宝昆仑玉展示区
  这个展示区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昆仑玉为契机,主打青海昆仑玉品牌,广泛地组织了青海省内各玉器行业企业和经营企业参展,在展位设置上,突出各类玉器工艺品、现代民族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展示,大力加强昆仑玉的产业化发展平台的搭建。
  
  第六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青海省博物馆)
  
  本届展会是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省政府主办,省文化厅、省工艺美术保护管理办公室承办,省民族民间艺术品工艺美术协会、省博物馆协办。
  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届展会共设74个展位,来自青海省及甘肃、江苏、浙江等部分省区的50多家单位参展。三个主要展区集中展示了玉雕工艺品、水晶、藏饰品、装饰画、羊皮画工艺品,以及民族服饰、民族刀具、民族日用银器、民间艺术、民间陶艺、艺术藏毯、旅游纪念品、现代工艺礼品等1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的工艺美术品。
  


  
  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
  
  2008年6月15日至17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青海省文化厅承办的“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由青海民族学院组织省内专家学者,围绕唐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黄南热贡文化生态区保护等主题,聚焦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学术讨论,吸纳了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观点、思想,可以说是搭建起了一个广泛推介、传播、阐释青海文化的平台。
  
  唐卡鉴赏拍卖会
  
  2008年6月16日上午,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唐卡鉴赏拍卖会”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鉴赏拍卖会上,承办单位——青海红人创投集团和省产权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对释迦摩尼十六罗汉、观想图、白度母、四臂观音、宗喀巴等20幅新、旧唐卡作品和3幅苏绣唐卡作品进行了拍卖,来自省内外的近20家客商参与了竞拍。经过激烈的竞价,最后,白度母等八幅唐卡作品竞拍成功,成交额达69万元。
  
  黄南藏乡民俗文化行
  
  2008年6月16日,包括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的中外专家组成员,以及国内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在内的一行人,沿着黄河支流隆务河逆流而上,前往历史文化名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深入到吾屯、年都乎等热贡艺人之家,重点考察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的热贡艺术、民族歌舞、民间说唱、藏戏、宗教音乐舞蹈文化艺术活动。通过与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媒体进行文化交流,既扩大了热贡艺术的影响力,也为热贡文化生态区的保护与开发谋计谋策,以促进热贡艺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大型民族风情歌舞集《热贡神韵》(青海人民剧院)
  
  这是一台由青海省藏剧团·黄南州民族歌舞剧团创作的,以反映热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热贡风情歌舞集,晚会以“音诗”形式,分为《序》《画魂》《舞祭》《乡歌》《鼓韵》《石经》《祝福》七个篇章,这台晚会以民族地域特色文化为切入点,将原生态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以其充满民族特色的舞蹈、华美绝伦的色彩、尽显高原特色的故事再现了热贡浓郁的民族风情,生动展示了青海的唐卡、雕塑、堆绣、雕刻、神秘古谱、石经艺术、民间祭礼等文化、艺术、宗教、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青海原生态民歌手大赛
  
  2008年6月15日下午5点半,由青海省文化厅主办,省文化馆承办的青海原生态民歌手大赛在西宁市中心广场拉开帷幕。青海省以州、地、市文化部门为组织单位,从各地选拔推荐出10名歌手组成民歌艺术代表队。参加青海原生态民歌手大赛的选手们,用风格迥异的民歌和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突出展示了“花儿”“拉伊”、弹唱等民歌艺术风采。那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激情的歌词,让广大高原群众沉醉在民歌的海洋当中,心情格外舒畅。
  
  “和谐青海、美丽家园”天天演活动
  
  此项活动是历届文化旅游节的传统项目,在群众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本届活动历时5天,利用西宁的新宁广场和中心广场等为场地,组织了专业的剧团和西宁市的群众业余文艺表演队伍进行了一系列的表演和电影放映活动。与此同时,演出和放映活动还深入到了社区、企业、工地、学校、部队等地。内容丰富,受众面广,深受群众喜爱。
  总之,通过这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不仅充分地突出了青海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全新打造了青海省以唐卡艺术为主的民族文化品牌,而且将民族文化旅游节与唐卡艺术相结合,搭建了新的展示平台,不断丰富文化旅游节的活动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唐卡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其他文献
自称“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  看了这个“雷人”的观点,我不禁浮想联翩。首先,我不同意有人说经济学家是在说胡话、傻话、天真话。我只能说,茅先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说话和办事怎么能够分得清楚呢?  比如,廉租房不设厕所的创意,似乎是在为穷人办事了,可是,茅先生显然没有与时俱进,因为,现在的穷
期刊
近日,“常州郑陆镇一个月招待中华烟2789包”的报道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常州市武进区委、区政府也分别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该乡镇机关75名干部主动以现金形式上缴150条发福利的中华香烟。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工作烟”问题曝光后,有关部门不回避不护短不狡辩,分别在第一时间做出了良性反应。这不失为一种积极负责认真的态度,让公众看到了一种痛改前非的姿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固然可怕
期刊
根据山东省农业厅对2008年全省三次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汇总情况进行的通报,威海市总合格率达到99.5%,居全省首位。这是自2007年省农业厅开展例行监测以来该市连续第二年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据《威海晚报》4月17日报道)  作为一名威海人,看到这样的报道当然会感到高兴甚至幸运。毕竟同省内其他地方比起来,起码说明咱们吃进嘴里的蔬菜要相对安全一些、放心一些。但在水土污染和农药使用无处不在的今天,
期刊
一个人能出书当然好,如果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写点美文出来娱乐读者自然是一件好事,假若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的文章波澜不惊,别人看了味同嚼蜡,那还是别出书为好。怕就怕没有自知之明,明明是一根“米米蒿”,楞把自己当成“灵芝草”,那就糟了,即使你皓首穷经,弄出来的也是“文化垃圾”。  我曾受命替人推销过几本书,第一次推销的是一位报社编辑的小说,另一次推销的是一位领导在报上发的几篇言论文章和几篇会议讲话
期刊
对“三聚氰胺”的“热骂”还未完全平息,又闻午餐肉中检测出了“瘦肉精”,以前这些连读书人都很少听说过的化学原料,现在我脱口就能说出几条用途和危害。我在与你们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地“亲密接触”中受益匪浅,感慨良多。特致信以表“谢意”!  首先,我“感谢”你们让我学到了许许多多新东西新知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中认识了苏丹红,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散装白酒中认识了工业
期刊
最近有两条与自行车有关的新闻:为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武汉市青山区建成自行车免费租赁异地存取的出行系统。目前,活动试行已经半年,投放的1000辆自行车无一丢失和损毁;去年5月,杭州运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由于收效不错,杭州准备增加投入自行车,使之达到5万辆。  应该说,城市为市民提供免费自行车租赁,确实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是
期刊
两位中国作家赴德访问反响热烈  应德国2009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主席的邀请,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作家协会派遣,著名作家戴来、谭旭东近日在德国慕尼黑、纽伦堡、奥格斯堡、维尔茨堡和法兰克福等城市做了为期一周的巡回文学朗读和讲座活动,在当地反响热烈,颇受好评。  戴来是“70后”代表性作家,也是春天文学奖的首位获奖作家。她在德国朗诵的《甲乙丙丁》就是自己的作品。谭旭东是著名诗人和评论家,他的《重绘中
期刊
纪录片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产生,并不断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余年里,涌现出了一大批纪录片的经典之作,从美国人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到格里尔逊的《飘网渔船》;从苏联人维尔托夫的“真实电影”,到荷兰杰出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的《四万万人》,到上世纪60年代的《夏日纪事》《推销员》,一直到1972年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中国》等等,无一不是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品。    客观叙述
期刊
摘 要:视觉传达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一直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依据指导原则和规划思路,整合课程体系,并强调教学内容安排要以“衔接性”为目标,全面把握课程的纵向、横向联系,总体设计、重点突破,形成了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课程执行方案。  关键字:视觉传达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衔接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
期刊
文化馆是县区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和龙头,也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  近几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公共明珠镇创建工程”、村落文化“星光工程”及文化进百村等一系列举措。区文化馆作为实施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部门,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彰显公益特色,树立起在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众形象。    一、坚持公益性办馆理念,立足为农村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