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城市经济总量和决策者重视程度的不同,各地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多数中小城市经济相对欠发达和环境意识不强,城市园林绿化投入不足,致使城市园林绿化中出现不少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无长远规划,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城市的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使得成年树木被大量砍伐,砍了栽、栽了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二)、绿地结构单纯,生物多样性体现不充分。一些城市绿化树种虽然较多,但植物景观单调,在色彩、季相上无多大变化,缺乏生机活力,难以体现其园林艺术风貌。如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仅占全树种的15%,不能实现季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目标。另外,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绿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如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等。树木多以单种成片的形式出现,缺乏运用多种植物来造景,如大片的牡丹、桃林、国槐林、杨树林等,色彩单一,给人枯寂无味的感觉,绿化美化效果不尽人意。园林树种配置形式上,所采用的植物模式以丛植、片植、孤植为主,而列植、垂直绿化等其他植物应用模式少。
  (三)、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倾向性。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和树木生物学特性,盲目引进外地树种和重名贵品种轻乡土品种,重人工造景轻自然景观,重草轻树,造成引种失败和病虫害大发生。
  (四)、管理水平低。忽视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无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粗放养护管理,技术含量低。单位、居民法制观念淡薄,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着如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景观造景技术,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目前落后于城市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主要原因。
  (五)、绿化格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结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园林风格不断传入我国,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更加多变,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我国传统园林格局。园林植物种类、数量经过引种,外来物种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种类、结构和危害程度。如今,蛀干害虫、食叶害虫(如蚜、螨、蚧、粉虱、蓟马)和生态性植干病害已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另外,绿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害虫与寄主、天敌在长期进化中,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打破了这一比例关系,破坏了生态平衡,外来生物无天敌,致使病虫害严重发生和蔓延。
   (六)城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气候异常等促进了病虫害的发生。城市环境是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而地上部分城市空气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足以及人为破坏严重;地下部分往往是填埋的建筑垃圾,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这些直接导致树木生长势减弱、抗逆性降低,为有害生物的大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养护管理又长期跟不上,园林植物病虫害容易暴发成灾。此外,气候异常导致的冻害、抽条、旱灾、涝灾、烟尘、酸雨等自然灾害,会使林木生长势减弱,导致病虫害暴发成灾。
  (七)、园林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外来病虫害猖獗。随着国际、国内植物的频繁交流,由于进货方式不同,园林植物检疫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致使侵入型病虫害不断传入我国的不同地区。这些侵入型害虫比我国本地害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二、发展对策
  (一)、城市园林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同城市因气候、立地条件不同,生长植物种类也不同。因此,依据城市类型,对各城市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探索树木、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性、生存、生长发育规律,提出科学决策,选用合适树种。
  (二)、规划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
  (三)、在城市建设设计上采用多种类型,不仅可以植树、种草、种花、种果、种药,还可利用江、河、湖、海等水面养鱼、养鸭,在林中养鸟,并引进天敌,使人、动物、植物、鸟类、鱼类、微生物和谐相处,形成良性循环的能量、物质的转换。园林规划设计不仅限于观赏为主,不能只顾眼前的效果,还要有长远发展目标,要从城市长期发展考虑,留出基础设施用地,避免栽了砍、砍了栽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因此,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有所转变,要以建筑为主转变为以防护功能和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
  (四)、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选择的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包括有花植物近30 000种、树木近8 000种,可扩充造景材料。树种配置时要采取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合配置绿化模式。还要通过垂直绿化实现阳台、屋顶、院墙、围栏的全面绿化,并鼓励巿民养花、植树。为增加“绿量”,应多种叶大浓荫的大乔木,增加乔木比例,乔木下面种草皮,并适当点缀灌木,搞复层立体绿化。此外,要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化地的色彩,为市民提供距离合适、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园林绿化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创建园林城市需要领导重视,加强领导是园林工作的保证,特别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开展广泛的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实行单位评比和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的执法队伍,依据《城市园林管理条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惩侵占绿地、乱砍滥伐等破坏绿地的行为,依法维护和巩固城市绿化成果。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培养全社会爱护共同生存环境的自觉意识,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六)、抓好园林队伍建设,提高园林队伍素质,推动全民养护管理水平。为把绿化工作抓到实处,真正实现绿化目标要求,一是配备高素质绿化专业队伍。按城市园林绿化三级管理办法规定,市、区、街道等三级都应配备、完善绿化设计、管理人员。对现有的人员,要与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校联系,抓紧对城市园林绿化专业人才培训,特别是既懂园林设计又懂建筑设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二是各街道组建护绿小组,督促行人爱护绿草、树木。三是加强养护工培训。要与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校联系,抓紧对城市园林护绿人才培训,特别是既能修剪又能造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养护的需要。 四是推動全民养护管理。实行包干分区,把绿地管护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实行奖罚制度,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奖励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做得好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而对在养护管理工作中不问不管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处罚。
  (七)、加强抚育措施,提高园林植物抗逆性。由于绿化工作一般都是在基础建设完成后进行,质量良好的土壤在建设过程中被回填和运走,绿化的土壤是贫瘠土壤,并已被建筑垃圾污染,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必须将清除建筑污染规划进去。在建筑完成后,建筑垃圾由施工队清除运走,禁止将其埋在地下或堆在绿地上,同时禁止在绿地排放污水、垃圾等。在栽植前充分考虑土壤肥力,贫瘠土壤种植绿肥,提高土壤肥力后再用于绿化;选择树种时最大限度地满足适地适树的要求,可通过除草、灌水、施肥、修剪、控水、控肥、挂设鸟箱、引进有益的昆虫和微生物等措施,提高林木生长势,增加林木抗逆性(抗旱、抗涝、抗寒、抗病、抗虫等)。同时,还要对林木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林木生长动态,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来防止隐患。
  (八)、加强植物苗木和林木检疫的力度,控制盲目引种。特别要加强对毁灭性病虫害检疫对象及容易造成危害的病虫害的检疫力度,对于有毁灭性病虫害危害的苗木,就地销毁;对于容易造成危害病虫害的苗木,进行药物处理后栽植;对于发现有毁灭性病虫害危害的林木,进行就地砍伐销毁;对于发现容易造成危害重病虫害的林木,立即进行化学药物防治,做到“防早、防小、防了”;对于危害较轻的林木,尽量不要采用化学防治,而应采用生物防治,避免城市污染。严格控制引种,只有在引种试验、驯化成功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讨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及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655.56 文献标识码:A  1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混凝土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内部因素作用下,保持自身工作能力的特性,或者说是混凝土在使用寿命年限内抵抗外界环境和内部所产生的侵蚀破坏力并保持自身外
期刊
[摘要] 本文以金华市民广场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亲民式”语境下的市民广场设计,以期提供市民广场规划及景观设计的经验。   [关键词] 金华、市民广场、亲民式 、可达性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市民广场源于古希腊议政场所,是城市的核心和灵魂所在,代表早期亲民式的公共空间。而市民广场在我国则是一种新兴的空间元素,是市民娱乐、休闲、观光等活动集聚的公共场所,可谓“城市客厅
期刊
摘 要:加强10kV配电网线路变配电的安装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输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前电力企业亟待解决并持之以恒的主要内容之一。相关技术人员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华规范操作之外,还应结合自身,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深入研究安装技术,并对其进行发展与创新,努力促进10kV配电往线路的安全、稳定与可靠,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进步。  关键词:10kV配电网;电网线路;变配电安装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参数化设计”在全球范围内倍受青睐的今天,凤凰传媒中心作为凤凰卫视在京建设的一个地标性建筑,由于其形式的特殊性也选择了参数化设计,构建了独特的几何形态、结构体系和表皮形态。本文通过对北京凤凰国际传媒的调研和分析,解读建筑,并对参数化设计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关键字】:凤凰国际传媒中心 参数化设计 数字建造  中图分类号:U644文献标识码: A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项目位于北京朝阳
期刊
摘要: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了纤芯折射率对光纤Bragg光栅群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芯折射率的增大光纤Bragg光栅的群时延量不断减小,时延峰值产生红移,且移动的幅度较大;同时一定带宽的谐振峰两边的旁瓣加强,整体呈现递减趋势。这些规律为设计新型的光器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光纤Bragg光栅;群时延;光器件  中图分类号:TN012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core
期刊
摘要:驾驶仿真系统主要功能为地铁司机培训人工驾驶训练和故障处理及突发应急处理训练。此系统的特点是缩短司机的培训周期,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补充真车训练在故障和应急培训上的不足。此系统的投入提供了安全可靠及方便高效的先进培训手段。适用于新司机的实作培训与老司机的在岗培训;提高司机驾驶水平、研究操纵技术的手段,促使司机“精通”驾驶技术;该系统通过集约训练、应急演练,系统设备的投入节约了对运营车辆、设备
期刊
摘要: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道路桥梁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桥梁施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城市道路桥梁技术深入研究。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有效对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市政道路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本文分析了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市政路桥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并且提出了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建设也出现了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盲目扩张、文化保护不力、产业聚集度低等一些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适时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实现城镇化从“量”到“质”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各地城市必将迎来新一轮新城建设的热潮。本文以亳州北部新城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新城发
期刊
摘要:在可再生资源紧缺、建筑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暖通空调的能耗要向着低能耗的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案既要考虑经济性、环保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技术指标的原则,又要注重暖通空调的设计、施工人员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道德素质。本文对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
期刊
摘要:结合宜昌市庙嘴三江大桥工程施工的实践,探讨了0#块支架施工技术。具体介绍了G-0#块支架施工工艺流程、0#块支架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支架搭设;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 三江桥主梁G-0号节段工程概况   宜昌市庙嘴三江大桥上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坝址约2700m,跨越三江的桥梁距已建葛洲坝三江公路桥约825m。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