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创作解读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zjs1989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于19世纪50年代发表的一部小说,其主题是反奴隶制。本文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旨在加深对小说主旨的理解。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复式教法;健康教育课    目前小学的健康教育课仍普遍存在着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学生被动学的传统式授课方法,而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中对现代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复式教法的运用,能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和谐氛围,创新科学教法,使学生在活泼、轻松中,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复式教法的提出及应用模式探讨    
咨询案例一:蒙女士,45岁,高中学历,商界成功人士。蒙女士的儿子今年18岁,迷恋上网,目前已经辍学在家。
〔关键词〕溺爱;严爱;纵爱;真爱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分别是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位列第一,可见家庭这位“雕塑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孩子成长的首席指挥官,我们的责任重大。在孩子充满快乐与艰辛的成长历程中,爱是贯穿其中的一根线,牵动着父母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