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别土地政治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土地纠纷,人们常说其背后的成因是土地财政。其实,土地财政的背后是土地政治。在一定历史时期,多数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土地政治。有点历史眼光,再做点横向的比对,也许我们对自己的问题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当今时代,按经济学家的说法,农产品不符合“公共品”的定义,大略属于私人物品,农业生产也就属于私人经济部门。进一步说,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的土地,也应被看作私人物品。而政治属于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领域的问题,所以,土地,特别是农村土地,就不会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个说法对于当今欧美国家,是有道理的,所以,一些西方观察家常常不大懂得中国目前广泛发生的土地冲突。
  然而,土地政治在许多国家历史上却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历史可以从多个角度划分,例如,从以经济为主的角度看,人类历史有地本主义、资本主义和人本主义三个阶段。土地曾经不仅仅是农业要素,还是人的载体,是政治家生存的基本依凭。政治家攻城略地、征讨挞伐,无不以圈占土地为快。到后来,农业效率提高,工商业人口壮大,国家财政不再依靠农业收入,社会便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再后来,贸易条件的建立不再依靠军事力量,自由贸易原则占了上风,技术优势成为决定贸易条件的主要因素,历史便转变到人本主义时代。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有的国家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
  地本主义时代玩的是土地政治,常发生在今人看来很不文明、很残酷的事情,欧美国家也不例外。美国人当年对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的屠戮为人所共知,那些罪行在美国的历史博物馆也有反映。美国白种人之间在土地的抢夺上也是滥用公权、弱肉强食。记得有一则史料,说的是美国政府官员徇私舞弊、抢占“公地”的故事。19世纪前半期,美国法律规定,覆水土地的价格要低于可耕地的价格;定义覆水土地的办法是看船只能否从水面通过。买地人给官员好处以后,便随便找一只叫做船的东西,利用雨季,由人推着船在一片可耕地上面走一遭,官员便把这片可耕地记载为水面土地,廉价出卖给申请人。
  笔者曾用较长时间研究过一批苏格兰土地文献,体会到那里土地政治的残酷。15世纪之前,苏格兰高地还是某种部落社会结构,部落人把他们的首领看作领袖和父亲,虽然古代文献不足以反映当时的具体社会结构,但在土地方面没有明显的私有产权是肯定的。苏格兰归拢于英格兰之后,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归王室所有的土地,如果没有监护或代理,与公共土地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这种土地又是有价值的,甚至有很高的价值,就必然会被盗取,至于谁来盗取,用什么方法盗取,取决于具体的社会条件。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这些公共土地就被地主所侵占。有权势的人或其他地主可以伪造文件,证明某块土地是自己所有。在这个过程中,律师起到了土地加速转移给地主的作用,因为穷人没钱,请不起律师。说起这段历史,阿伯丁大学的Bryden教授有直言不讳的批评:那土地是偷窃的!
  这种偷窃还算是“文明”的。专门研究苏格兰历史的Hunter教授说得精辟:在英国(主要是指英格兰人)的殖民历史上,如果一个社会阻碍了它的“发展”,那就要毁掉它——对爱尔兰和北美的殖民,后来对苏格兰,都是这样的情况。18世纪后半期,南部社会对羊毛和海藻灰(用来做生产肥皂和玻璃的辅料)的巨大需求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英格兰人为了养羊需要牧场,开始在苏格兰高地驱赶本土百姓,一些居民的房屋被摧毁,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1821年以后,牲畜的价格和海藻灰的价格大幅度地下降,人们立刻生活无着,大部分家庭主要以土豆为生,人口开始过剩。要命的是土地不增加,而“驱赶”运动变本加厉。终于,在1845~1850年间,苏格兰高地的西北各县因土豆感染病毒而发生了大饥馑,大量人口死亡。
  历史翻过一页,美国人开始保护印第安人,甚至保护他们的语言。英国人也在北部地区发动了土地改革,有了一些保护穷人的立法。但是,当年土地政治下的那些苏格兰穷人所做出的牺牲却是永远不能得到补偿了。
  拿中国现阶段历史与欧美历史的地本主义时期相比是不恰当的,但土地对于“发展”的重要性却十分相似。中国的发展不仅借助了所谓“人口红利”,也借助了“土地红利”。直到现在,地方“土地财政”的基础是商品住房用地,而不是工业项目用地。农民低价卖地,城里人高价买房,一起补贴了工商业项目用地的低价、无价、乃至负价。温家宝总理新近讲话说,不能再以牺牲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换取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但愿从现在起,局面能有所改变。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可以说,南非转型至今仍在路上,绝非简简单单“宽恕”“和解”几个词语所能涵盖。其间曼德拉作为一个身负历史重托的政治领袖,有强烈的道德感而不孤芳自赏,识别历史大势而不急于求成,能发动群众而不滥用领袖魅力,足为后世之表。  一代伟人谢世,总是会引发人们无尽的哀思,而这些哀思所引发的种种评价和慨叹,又无一不映射着当下的现实。  从人们献给曼德拉的各种美誉中,不难管窥人们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的种种向往、企盼。
雷颐(作者系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随着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涉嫌腐败接受调查,大学“招生腐败”随之浮出水面。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三个环节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东部某院校工作人员坦承“‘点招’也是随行就市,由于今年点招指标下降,一个名额已经由去年二三十万元涨到了100万元。”  当前教育的弊端人人都有强烈的感受。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陆续发表系列文章,在
赵欣瑜 京城第一名媛晒全家福  赵欣瑜曾参与演艺行业,是北京最豪华俱乐部的投资人,现被称为京城第一名媛。日前,赵欣瑜在微博首次公开承认丈夫为叶剑英之子叶选廉,随后晒出一家三口全家福并配文表示:“谢谢关心。爱护我的朋友们,我很幸福……”汤姆·戴利 恋知名编剧自曝“出柜”  19岁英国跳水神童汤姆·戴利最近在Youtube的一个采访节目中自曝“出柜”。他说:“今年春天我和某人相遇,我的生活因此而完全改
我在给《中国新闻周刊》写这封信的时候,正是一个有趣的时机:美国正在经历11月第一个星期二的“选举日”,各州和地方的无数竞选活动激烈展开着。与此同时,中国即将召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待我的这封来信发表之时,这次全会应该已经闭幕了,全会的公报想必会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媒体重点报道的主题。  我想先从对美国几项选举结果的观察谈起,再来说说我对中国如何看待美国问题的一些疑问。  在美国国内政治上,2013年应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掀起了一轮回国热潮。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连续几年保持在7%左右的增长率。尤其是在那一时期,有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令人们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普遍持乐观态度:第一,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WTO);第二,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这两个重大事件先后发生,让中国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海外华人也必然受到这一趋势的感染和影响,改革开
2008年奥运开幕式的那个夜晚,北京的天空出现了29个“大脚印”,很多人看后都说感到震惊。其实,那只是一场别出心裁的焰火表演。然而,在更加高远的太空,中国人留下了更为坚实的足迹:始于1992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迈步之初并不引人注目,时至今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首次实现女航天员“飞天”,并按计划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和人工交会对接,中国航天事业20年间迈出的这“第N步”,才真正开始让世界震惊。
炽烈的阳光下,头发花白的雷·麦克格文在游行的人群中颇为显眼。这位74岁的老人站在白宫北侧的道路上,高举标语:对叙利亚发动战争的理由是谎言。  对近在咫尺的白宫,麦克格文很熟悉。作为美国前CIA官员,他在27年的公职生涯里,曾为7任美国总统效力。且在1981年至1985年,麦克格文因负责国家安全情报评估和总统每日简报工作时常出入白宫,向当时的总统里根和副总统老布什汇报工作。  一个多小时前,奥巴马在
去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展开的地方党委换届中,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厅局长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执政党执政理念正在进行调整,对于未来中国的治理模式转型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使中国朝着“依法治国”的理念向前走。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本世纪初,各级地方政府中公安局长一般不以同级党政领导的身份出现。  从2003年开始,各级公安部门负责人的政治地位开始提高,比如由党委常委、政府副职兼
“不让南海问题干扰两国合作大局。”10月中旬访问越南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越共总书记阮富仲时呼吁。作为东南亚访问之旅的第三站,在越南,李克强实现了不少“零的突破”。  据统计,两国领导人共出席了12项双边合同签字仪式,合作范围涉及贸易、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和海洋等领域。所有合作项目中,最受外界瞩目的应是联合研究开发南海争议区域的海上工作组的成立。“海上工作组的成立,意义重大。如果这种尝试成
据悉,2013年中央派出的10个巡视组已完成对派驻地方和单位的巡查,新一轮中央巡视进入收尾阶段,中央巡视组也将陆续公布巡视反馈情况。  国庆节前夕,有媒体记者逐一拨打中央各巡视组的公开电话,发现巡视组固定电话皆已注销为“空号”,而公开的手机号则为“关机”状态。此前,中央巡视组进驻被巡视地区和单位期间,在工作时间内都有工作人员负责接听公开的电话、记录举报线索,而联系方式注销则意味着第一轮中央巡查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