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否进入“震动模式”?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
  2016年3月以来,印尼苏门答腊岛、阿富汗、缅甸、日本九州和厄瓜多尔先后发生了多次震级在7级以上的强震。这是否意味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频繁的强震对中国是否有影响?我们该如何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和预防?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和火山活动带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地壳强烈活动的地带。世界三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刘静
  中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属于地震多发带,但这次日本与厄瓜多尔地震跟中国地震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像这样在8天时间内出现4次7级以上地震的情形,1900年以来全球共出现过37次,其中仅3次在地震后3个月内,中国大陆发生了7级地震。从这一统计角度看,当前的强震连发态势对我国大陆的地震形势没有明确短期预测意义。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
  全球地震高发期是根据8.5级来定。一组7级地震不能判定“全球进入地震高发时期”,一个8.5级地震相当于180个7级地震。近年来,全球7级地震多,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都要发生20多次。4月份虽然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但从目前看,没有打破历年地震的水平。
  ——中国科技网
  客观说日本地震对中国的影响可能相对缓慢,但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是印度板块与青藏地块的“正面碰撞”,其对我国青藏高原地块东边界南北地震带以及西边界天山地震带的可能影响应引起关注。
  ——中国地震台网预报部主任蒋海昆
  地震发生前或许会有一些现象出现,但很难证明为地震前兆。即便对这些现象进行回溯和追究,也与地震预测相差甚远。因此,将诸如“鸡鸣狗吠”等现象作为地震前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副教授酒井慎一
  地震监测预报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大地形变监测结果在地震的预测预报和划定地震危险区的分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地球内部地震孕育过程和发生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此,还不能够给出确切的地震预报意见,这其中涉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需要共同研究。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陈聚忠
其他文献
对任何语言来说,口语水平的训练都是无法脱离语言材料的效率化传输与累积的。我国学生在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都是汉语这种母语,即便是在学习中接触英语,也难以运用,因为生活中的交流语言与其完全不相关。所以,我国学生想要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获得英语语言材料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只有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时间中才能够充分地接触英语,因为很少以其作为交流的工具,几乎无法在课后强化巩固其在课堂上获得的英语知识与能
目的探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AOF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8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旨在分析奥瑞姆自护模式实施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