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变高中教师对语文选修课程的认识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長和个性发展。”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为此,如何科学地统整中学课程结构的各个层次要素,如何有效优化选修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从而真正构建一种充分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选修课程体系,是现阶段中小学校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为切入点,以模块化课程为理论依据,探索高中语文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与优化。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存在的问题
  1.选修模块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围绕这五个系列,各个学校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选修模块,如“论语选读”、“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总体来看,这些选修模块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存在的缺陷。
  2.选修模块限制有余而自由不足
  区别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其主旨在于关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由与选择是选修课程的最大特征,这也是落实选修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囿于传统认识、教学设施、教学任务、教师水平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学在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上作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可以概况为三种:一种是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明确要求只开设与高考内容相关的几个选修模块,并且要求全体学生都选这几个模块,如此导致选修课程“名存实亡”,湮灭了选修课程的本真含义和价值。一种是由于学校师资、教学设施限制,
  3.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然而,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教师在选修课教学时,照常按照惯性思维大肆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至于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意识等等或无从顾及或视而不见。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如开设“诗歌与散文”模块时,许多教师就选择古代诗歌、文言散文或诗词散文阅读专题训练;开设“小说与戏剧”甚至“文化论著研读”模块时,也是把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专项训练的宝贵题材。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凌乱随意,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的优化思路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优化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限制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调控以及各选修模块之间最优化的组联方式。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课程结构入手。
  1.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模块实施模式
  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言,“走班制”应当是选修课程实施的最佳方式。然而,考虑到高中教育需要保障相对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秩序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条件限制,高中选修课程实施要完全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转到理想化的“走班制”,在当前多少是不可实现的。因此,实行“双轨并行”应当是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路径。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模块分为两轨,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限定选修模块(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模块)为一轨,任意选修模块(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为一轨。
  2.中观结构——构建“统一集中+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组联模式
  高中阶段,“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必修课程是主要和核心,选修课程只能是“锦上添花”,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选修课是在约束性下的选择性修习。因此,在高中12个学段的划分范畴内,学校在第1~2学段可只开设必修课程,原因有二:一是高中第一学期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语文习惯各不相同,有必要对语文常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必修学习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的培养。第3~5学段可以开设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学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够扎实,不能开设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性的选修模块,以防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二是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一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了可能;二是必修任务大多已完成,有充裕时间集中选修,为学生的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学校可在第9学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主要解决高三学生分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上选修课程模块组联模式,通过兴趣选修模块进入限定选修模块,再到专业提升和择业就业准备选修模块,模块切换频度适中,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更注意关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3.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模块内容选择模式
  “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选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适当控制选修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可见,各个学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遴选。
  总之,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注重点面结合,点具有专题性、面具有综合性。必修与选修同步穿插的课程实施模式,会给学生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上带来新鲜感,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航放资料在寻找放射性矿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至今极少将其应用于寻找非铀金属矿产方面。本文通过对粤北地区已知的52个非铀金属矿床(点)的地质、物
摘要:日语助动词「れる」「られる」能够参与句子成分的搭配,改变主动句的主谓关系,是构成客观内容的重要因素。「れる」「られる」接在动词后可以表示动词的各种“态”,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时经常搞不清楚其含义,以致出现错误理解。本文就「れる」「られる」的几种“态”的含义和用法进行分析和区别,旨在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语法项目。  关键词:「れる」 「られる」 态 含义 用法     日语中的助
利用罚最小二乘原理构造加权惩罚平方和,将半参数回归模型与最小二乘配置结合起来,来处理GPS高程问题,导出了配置型模型中正规化矩阵正定时参数平差的计算方法,用直接法得到了参数和信号的估计量,给出了相应的公式。其次,通过选取合适的平滑因子,能使残差的分布更接近其真实分布,并用一个实例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基石。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现存的各种问题。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出发,从教材、教学方法、
我热爱自由,不会附属于任何一个男人。我跟现任的丈夫结婚,是由不得已的苦衷。婚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必要的,建立一个家庭,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在那里生儿育女,的确是很令
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成因的分析,阐述了失真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调控及企业微观管理所造成的危害,进而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正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满足民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等方面发挥了
小小和王生结婚,真是般配的一对,原本是个幸福的小家庭,可自从小小怀孕、分娩、哺乳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丈夫王生总是遭遇冷落,以往的冲动、激情好象被一扫而光。每每大力
时间战略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又一个源泉,速度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战据领先地位的关键.并就时间战略提出了见解及实施对策.
通过对吴川——四会断裂带的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铅、氢、氧、硫、碳同位素等动力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后认为。吴川——四会断裂带为一条深断带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