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较差,提高成绩难度很大,是当前语文教师的困惑和需要思考的问题。要改变阅读教学现状,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必须扩大阅读范围,传授阅读方法,制订阅读计划,立足课堂教学,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挖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亮点。新课程的总目标对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又是学生最觉头疼的一部分。阅读教学质量差,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难度大,这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教师的困惑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它的目标是有利于人的发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一线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而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真理的知识,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
  教师应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某些学生不喜欢读有价值的科学书籍和文艺书籍,而喜欢读一些轻浮的冒险小说和“短命”的不会留任何痕迹的低劣作品,就是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不善于深入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不会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具体情况向他们推荐科普读物。引导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问题方面的科普著作和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所以应当使阅读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二、扩大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语文老师首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大量阅读书籍,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并学会快速有效地获取有效信息。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而语感正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阅读书报,只要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老师都应该鼓励。当然,首先书籍应该是健康的,看书时间的安排应该是合理的。某些老师不允许学生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能区别对待,只是死守一个原则:一律不许看,这样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阅读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想: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那么阅读教学工作就很难做。只有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才可能拓宽视野,才有可能增强读写听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三、立足课堂教学,张扬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中,某些教师拘泥于文本,照本宣科,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分析优美语句,概括文章主旨,看上去井然有序,实则老套,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
  其实,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阅读教材,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而应当把每一篇课文都当成阅读练习,为学生设计恰当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疑惑,老师则适当点拨,而不是主观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实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文鉴赏水平。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体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是学生阅读的向导,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而不是阅读的主体。课堂是师生共同研讨的阵地,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分析,引领学生阅读、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内涵、情感,只有富有个性化性的阅读才是真正富于创造性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对此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多赏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迅速走出困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修养,把自己打造成书香味浓郁的“学者”,让学生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让我们一起从农村初中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努力挖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亮点,探求新教法。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有个性地发展。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最突出的问题仍旧是部分地区急功近利,不遵循教学规律,
在取消福利分房之后,人们的房子与市场彻底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商品房、开发商、楼价这些新名词逐渐兴起之后,商品化的房子也在寻求一种商品化的制造方式。于是,我们又看到了
摘 要: 教科书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表达,更是特定价值和观念的载体,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体现了国家政治倾向,强调学生个人本位,传承多元文化,具有高度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科书 政治倾向 个人本位 多元文化  教科书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按照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编写,供师生使用的资料。教科书不仅是知识与文化的文本表达,更是体现国家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物质载体,承载着
产前3周到产后3周这一过渡时期在奶牛生产周期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时期奶牛经历了巨大的生理变化,主要是肝脏、乳腺及脂肪组织中脂类代谢的变化及再平衡。当能量的供给
摘 要: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存在不少弊端,收效甚微,教师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进行必要的训练,切实强化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以“读”为本 阅读方法  中学语文教师大多有这样的感受:课外花很多时间精心备课,查阅资料,设计教学思路等,课堂上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但学生似乎收获甚微:学生口头表达语无伦次,“谈文色变”,写作无话可说,东拼西凑,虚情假意,勉强成文,语文能力很低。我针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见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教学中作
我区“八五”期间育成的春小麦品种简介于美玲赵瑞霞刘永庆(内蒙古农科院作物所,呼和浩特010031)由内蒙古农科院主持、各有关盟市科研单位参加的“八五”小麦育种联合攻关课题,经过5年培
激光冲击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技术,显著的强化效果在多种不同金属材料上得到实际验证和普遍认可。为防止激光冲击对精密零部件尺寸产生影响或合理利用激光冲击诱导金
摘 要: 审美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当下高中阶段语文审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审美阅读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1.引言  我国已经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学习生涯中,高中学习任务相对繁重,面对升学压力,高中语文阅读也倾向于应试阅读,忽视审美阅读的重
芝麻育苗移栽高产技术山东省济宁农业学校(272131)王昭辰王存兴刘宗亮贾凡珩苏于泉从1994年开始,我们进行了芝麻的育苗移栽试验研究,经过两年的试验表明:使用芝麻移栽技术,可使夏芝麻生育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