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地区轻、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VP1、VP4区的基因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n2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1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重症和轻症患儿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VP1、VP4区的基因特征.方法 对来自2011年重症与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各5株EV71分离株进行VP1、VP4全序列的RT-PCR扩增测序,并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布的EV71 A、B、C基因型代表株进行核苷酸、氨基酸比对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轻、重症患儿的EV71分离株之间VP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0%~98.1%;VP4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7%~99.5%.轻、重症患儿的EV71分离株与C基因型代表株比较接近,VP1区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6.9%~98.2%、87.4%o~98.5%,VP4区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5.5%~100.0%、84.5%~99.5%,其中与2008年安徽省阜阳市的EV71流行株(C4亚型)VP1区核苷酸同源性分别可达97.0%~98.2%、97.9%~98.5%,VP4区核苷酸同源性分别可达96.1%~100.0%、97.1%~99.5%.3例重症患儿分离株在VP1和VP4的天冬酰胺(N)282丝氨酸(S)、苏氨酸(T)7丙氨酸(A)同时发生变异.结论 2011年上海地区10例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分离的EV71流行株均属C基因型的C4亚型;3例重症患儿分离株在VP1和VP4的N282S、T7A同时发生变异。

其他文献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1]。该病主要受累器官为腮腺,也可侵犯其他腺体和神经系统以及肝脏、肾脏等,发生严重并发症。为了解该病及其流行特征,现将2013年收治住院的4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患者男,30岁,身高176 cm,体质量56kg.既往体健,无精神疾病史,有男男性接触史,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过敏.近2个月反复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发现HIV抗体阳性约40 d,CD4+T淋巴细胞2/μL.机会感染得到控制后,予克林霉素预防肺孢子菌肺炎,并启动拉米夫定(300 mg,1次/d)+齐多夫定(300 mg,2次/d)+依非韦伦(600 mg,每晚1次)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
期刊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和髓外造血是PMF的病理学基础.其临床进展缓慢,出现进行性贫血、脾脏肿大、外周血幼稚细胞、泪滴状红细胞和骨髓干抽,伴有发热、乏力、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1.部分患者因并发脾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门静脉高压症表现而误诊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而PMF
期刊
明朝永樂十八年,皇帝朱棣在北京皇宫奉天殿暨殿前广场举行盛典,向天下庄严宣告,北京宫殿“今已告成”。此后的六百多年里,紫禁城有过辉煌,有过沉浮,有过变迁,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波澜起伏、源远流长。  走进紫禁城,宫苑殿堂与亭台楼阁壮丽辉煌、恢宏大气;一百八十多万件文物藏品琳琅满目、美轮美奂;朝代更迭,历史延续,中华文明与时俱进……  栉风沐雨十甲子,春华秋实六百载。阅尽往昔世相,历经风云变幻,在岁月的流变
期刊
目的 了解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并发颅神经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0年至2011年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共121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和首次脑脊液检查结果、颅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及转归.所有患者至少随访3个月,对合并颅神经损伤患者,随访时间至少1年,以判断神经损伤是否恢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结果 121例患者中22例出现
目的 探讨婴儿出生时HBeAg对联合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时HBeAg阳性非官内感染婴儿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H BeAg阴性88名婴儿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在出生即刻及出生后15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并按常规分别在婴儿出生时(0)、1和6个月注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20 μg.所有婴儿于出生后未免
梅毒螺旋体(TP)是引起梅毒的病原体,可侵犯全身皮肤黏膜、心血管、神经、骨骼等,造成多系统损害,甚至引起死亡.此外,梅毒能促进HIV的感染和传播,两者具有协同作用[1].近年来梅毒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目前TP仍不能体外培养,以往研究只限于TP的抗原物质,如今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TP基因学的研究至关重要,现就TP基因型流行病学及其与临床相
期刊
HBV相关肝功能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liver failure,HBV-LF)患者病死率高,预后不良[1-2].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和多分化潜能的早期未分化细胞,通过控制条件可以使其分化为肝细胞.干细胞移植治疗HBV-LF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避免移植后排斥反应,及治疗费用较低等优势,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包括干细胞的归巢机制[3].基质细胞
期刊
目的 分析2014年广东省暴发流行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期更好地防治登革热.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1 942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免疫层析法和ELISA法测定登革病毒(DENV) IgM和IgG抗体;实时荧光PCR检测DENV核酸,并对部分标本进行核酸分型;分离DENV并进行型别鉴定.结果 1 942例登革热患者中,1 821例(93.8%)普通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引起,其发病率居我国传染病的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细菌性痢疾的高发病率在全球属于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地区,据报道全球每年发病超过1.4亿例,导致大约60万例患者死亡,其中60%的死亡人数集中在5岁以下的儿童[1].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志贺菌耐药性逐渐增强,出现了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耐药和严重耐药现象,给临床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