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欣赏主题
  音乐主题是音乐作品的核心,是乐曲形成的基本要素。欣赏时抓住音乐主题,让学生明确作品的主旋律,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因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随着时间的推移瞬息即逝,如果对一些主题与重要旋律没能够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对后面出现的音乐就不能很好地领会。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我就把主题旋律抄在黑板上,让学生演唱、熟记,并请他们注意感受音乐主题所表现的风格、特点。学生们唱了以后再听,他们纷纷认为主题1:欢快、活泼;主题2:轻松、优美等等。听完之后他们表示对主题1的印象尤其深刻,他们说欢快的音乐就好似人们听到了莫大的喜讯而表现出热情快乐的样子。这样,喜讯到边寨的情境便深刻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二、参与角色情境
  参与角色情境就是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演奏、演唱或表演等形式来感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生可以采用打击乐器参与演奏、表演或创造性地为音乐作品作节奏伴奏;也可以让学生扮演音乐作品中的角色,按照音乐所表现的形式进行角色表演、歌唱或演奏;还可以让学生将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想象,通过绘画、诗歌、散文或演讲等形式表达出来。
  音乐欣赏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活动,音乐欣赏教学中急需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参与,不仅可以丰富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如在教学《美丽的春姐姐》时,小朋友的表演欲就被激发出来,同时能够在结尾时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动手能力,为春姐姐作装饰画等等,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铺陈音乐背景
  大部分的音乐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或传说,欣赏这类乐曲,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这些与作品密切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欣赏古曲《高山流水》的时候,就有必要介绍一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背景故事。先秦《列子》一书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方鼓琴,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若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学生只有在熟悉背景故事的基础上聆听乐曲,才能真正体会到乐曲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四、融入媒体推介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器官,外部环境往往通过人的视觉系统影响到人的内心世界情感。创设富有新意、诱人遐想,能产生美妙情境的视觉环境对音乐欣赏教学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被应用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观看与音乐有关的图像、实景,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然后慢慢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五、音乐走入生活
  从孩子日常生活出发,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片断组成音乐,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教孩子们唱一首《摇篮曲》,首先让他们唱歌词,再看图画,在有了具体内容和直观图画基础上,再让学生唱这首歌的同时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面前有没有出现一幅小宝宝睡觉的图画?能不能用一句美丽的话把看到的画面讲给大家听?孩子们回答“好像看到小寶宝安静的睡着了;小宝宝在睡梦里笑……”能不能用最动听的歌声使画面里的小宝宝睡着?我们这样唱,小宝宝睡着了吗?这样启发就把孩子们带进了特定的环境,既培养了孩子们有感情地歌唱,又教会了他们听了音乐怎样去想象。
其他文献
学校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土壤,学校对教师成长的关注程度、评价机制等直接决定着青年教师的发展方向和成长速度.学校只有不断发展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培养力度,给予青 年教师足够
法学系列案例教学法,由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讨论案例法、旁听案例法、实习案例法五种案例教学法组成;这一教学方法反映法学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整体
概括总结对外汉语教学的四个发展阶段,分别阐述各个阶段的发展背景、留学生规模等方面情况,从而说明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项教育事业,又是一项外事工作,它的兴衰与国内外形势的
【摘 要】 审美教育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不断钻研业务,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广泛接触社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努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科学民主的教风,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里,展开色彩绚丽的翅膀,尽情地在语文这片蔚蓝的天空中翱翔。  【关 键 词】 审美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一节优秀的语文
校内协同育人不畅,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突破的瓶颈性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抓住学校文化认同和校园机制协同这两个关键,双核驱动,采取系列措施,通过不
【摘 要】 新课改之后,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促进师生间的紧密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文从备课、课中及课后三个角度着手,对“堂堂清”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堂堂清”;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堂堂清”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主题是实施有效教学,构建“堂堂清”课堂,而这里所指的有效教学,则是指进行适应性、层次性与指导性
一、背景信息小丽(化名),女,高三年级学生,梳着齐耳的短发,人长得瘦瘦小小的,说起话来声音很轻。该生性格较为内向,对自我的评价很低,存在很多认知偏差,在辅导的过程中多次流泪
新生代员工群体不可逆转地成为职场中的主力军,这一群体与老一辈员工存在的差异给企业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题。对于真实型领导如何影响新生代员工工作绩效的研究仍比较欠缺